2022年各地主要經濟數據,尤其是GDP總量還未出爐之際,一份2022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榜單已經出爐,開始刷爆朋友圈。1月4号,2022年中國城市百強峰會在上海舉行,并且發布了百強榜單。這份榜單不僅僅依靠經濟數據,還包括了基礎設施、科研教育、民生福利,整體上來看,較為公平。根據綜合實力的高低,将百強城市分為三個層次,即一線、二線、三線。其中,一線18個、二線34個、三線48個。
地處我國長三角的江蘇,作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省份,再次沒有意外的下轄13市全部上榜。這與GDP總量一樣,能在全國做到這樣的,唯有江蘇。由于是通過綜合實力展現,江蘇13市的站位也出現些許不同,很多人會以此依據,說此為“野榜”,其實,整體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
在一線城市中,江蘇共有3座城市上榜。其中,南京第6,蘇州第11,無錫第17。雖然說,蘇州幾乎在各項經濟數據中,強于南京,以GDP總量為例,在最新的去年前三季度GDP中,蘇州為16393.31億元,南京為11907.06億元,差距有4486.25億元。在财政收入上,以最新的1-11月的數據為例,蘇州為2332.87億元,南京為1618.85億元,差距為713.85億元。
為何南京能夠在蘇州之前,而蘇州又未能進入全國10強。這種種原因在于蘇州科研教育的短闆,而南京恰好也優勢。蘇州與成都、重慶、杭州、天津、武漢比綜合實力也同樣不敵。這或許就是該份榜單客觀、公平的體現。
江蘇3市進入全國二線。蘇南、蘇北、蘇中各有1市上榜,二線城市在江蘇分布較為均衡。包括蘇南的常州,蘇中的南通和蘇北的徐州。這三大城市的整體位置是常州>南通>徐州。常州的優勢在于民生福利和綜合經濟,徐州則是基礎設施和科研教育,南通則是有點“中庸”的味道。
有業内人士指出,如果綜合實力的參考指标中,再添加曆史、交通,徐州或許可以領先二線城市,将領先常州、南通。這也是對徐州綜合實力的最大肯定。随着地鐵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和淮海經濟圈政策的落實,徐州也必将會領跑二線。
其它7座城市全部為三線。依次為鹽城、泰州、揚州、鎮江、連雲港、淮安和宿遷。這七大城市之間的總和實力差距并不大,全部處于48個三線城市的中遊以上。其中,鹽城更是領跑三線,僅次于荊州。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城市,潛力很大,這幾年在經濟綜合實力上在蘇北領跑,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
連雲港在三線城市的站位中,要領先淮安。這一點或許很多人并不理解。從GDP總量的角度,連雲港确實比不了淮安,即使是經濟綜合實力。以财政收入為例,在1-11月中,淮安為279億元,而連雲港為254.81億元。連雲港的優勢在哪?有專家指出在基礎設施和科研教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