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高程DEM數據有12.5米、30米與90米等幾種精度,這裡就從分辨率、影像疊加效果、等高線效果和高程渲染效果等幾方面對它們進行比較說明。
12.5米與30米高程DEM數據都可以通過水經微圖進行下載,30米高程DEM數據也可以通過聯系我們免費獲取一個省的數據,具體領取方法請參閱“百度網盤可免費下載全國30米SRTM高程啦!”一文【點擊查看】中的詳細說明。
12.5米、30米與90米高程數據的比較我們在水經微圖中選擇一塊地形起伏不算太大的目标區域。
項目區域
這裡分别準備好用于比較的90米、12.5米與30米高程DEM數據,其中12.5米與30米高程DEM數據可以在水經微圖中下載。
高程DEM下載
分别将90米 SRTM數據、水經微圖中下載的30米和12.5O米的高程DEM數據加載到ArcGIS内,可以從屬性中查看到分辨率。
首先是90米的SRTM數據,分辨率大概是79m,接近90米。
90米 DEM分辨率
其次是谷歌地球30米分辨率的DEM,ArcGIS中顯示的分辨率約為32米,接近30米。
最後是12.5米的DEM數據,ArcGIS中顯示的分辨率為12.5米。
12.5米 DEM分辨率
我們将下載的高程數據生成三維地形後,并将衛星影像與其進行疊加,由于該區域的衛星影像顔色較暗,肉眼看不出明顯的區别。
90米三維地形與影像疊加
30米三維地形與影像疊加
12.5米三維地形與影像疊加
但我們分别将90米、30米和12.5米的DEM加載到Global Mapper中,隻看高程渲染圖時,就能看出他們的差異比較明顯了。
首先是90米高程DEM渲染圖,肉眼看起來就會略顯模糊和粗糙。
90米 DEM渲染圖
然後是30米的DEM渲染圖,在90米的基礎上,細節明顯有所提升。
30米 DEM渲染圖
12.5米 DEM渲染圖和真實地形比較接近,包括左上方河中心的島嶼都有體現出來,能更真實地反映地形地貌的起伏。
12.5米 DEM渲染圖
分别對90米、30米和12.5米的高程DEM數據生成等高距為5m的等高線,可以看到效果對比也非常明顯。
90米的DEM生成的等高線比較粗糙,隻有起伏較大的山體附近等高線才比較密集,并且非常不圓滑。
90米等高線效果
30米高程DEM生成的等高線相較于90米有一定的提升,等高線看起來更加的圓滑,但整體提升并不是很大。
30米等高線效果
12.5米高程DEM生成的等高線,無論從等高線的詳細程序還是圓滑度都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12.5米等高線效果
我們再通過Global Mapper生成的三維地形效果進行比較,也可以看出90米、30米和12.5米高程三維地形的明顯示區别。
90米高程生成的三維地形看起來比較粗糙。
90米三維地形
30米相較于90米,更能反映地形地貌的起伏,但明顯還不夠。
30米三維地形
但基于12.5米高程生成的三維地形,可以看到地形地貌的起伏非常明顯,一些很小的山體都能得到體現。
12.5米三維地形
綜上所述,無論從等高線生成效果和高程渲染效果上來看,僅憑肉眼都能看出30米高程優于90米高程,而12.5米高程又優于30米高程,12.5米高程更能體現三維地形地貌起伏的細節。
總結12.5米高程DEM原始數據有40TB之多,且坐标投影為UTM,我們将該數據作了一系列的拼接、投影轉換、切片和打包為DAT文件等處理,然後再通過WeServer進行發布。
我們工程師在數據處理方面,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并做了一系列的繁瑣工作,最終才能讓大家在水經微圖中輕松查看和下載。
最後,如果大家在下載高程DEM數據和使用水經微圖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電話400-208-0050獲得技術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