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宿遷市召開1 X新聞發布會,《宿遷市“十四五”生态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對外發布。
發布會上,宿遷市生态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增銀介紹,“十三五”期間,宿遷生态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結構調整力度顯著增強、污染防治攻堅成效突出、生态保護建設紮實推進、風險防範水平穩步提升、環境監管能力明顯提升、環境治理體系日益健全。公衆對生态環境滿意程度持續提升,2021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0.8%,同比上升7.6個百分點,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二。
“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績讓人們對“十四五”時期的生态環境有了更高期待。《規劃》明确了綠色低碳發展、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系統、環境治理、滿意度等7大類22項指标。其中約束性指标12項,預期性指标10項。到2025年,全市生态環境保護取得新進步,生态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生态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重要突破,美麗宿遷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規劃》明确了“十四五”時期生态環境保護10項重點任務。
嚴格源頭治理,以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效率提升為着力點,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深化綠色低碳試點示範,實施溫室氣體和污染物協同控制,全面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加強PM2.5和O3、NOx和VOCs協同控制,深化固定源、移動源、面源治理,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堅持污染減排與生态擴容兩手發力,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态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推進上下遊、左右岸協同治理,提升水生态環境質量;
加強土壤和農村環境保護,以“鄉村振興”為統領,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建設生态宜居的美麗鄉村;
系統推進生态保護修複,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強化生态保護監管,全力打造江蘇生态大公園;
緊盯危險廢物、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新污染物、核與輻射等重點領域,強化風險防控,有效保障區域環境安全;
深化改革創新,以生态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為契機,強化激勵約束政策供給,健全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
強化生态環境執法監管能力建設,推進生态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加快補齊生态環境基礎設施短闆,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強化宣傳引導,大力宣傳生态文明思想,培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進生态環境共建共享。
“十四五”期間,宿遷将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問題導向,系統謀劃;改革創新,彰顯特色;以人為本,共治共享”四大原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将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态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将生态環境保護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不斷探索經濟發展和生态環境保護相得益彰、協同增效的綠色發展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