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成語故事大全? 【原文】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1),分财利多自與(2),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3)鮑叔謀事(4)而更窮困(5),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6)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7)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8),知我不遭時(9)也吾嘗三戰三走(10),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11)敗,召忽(12)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史記·管晏列傳》 ) 【注解】 (1)賈:音“鼓”,做生意 (2)與:給 (3)為:音“位”,替 (4)謀事:謀劃事情 (5)窮困:困頓不堪 (6)時:時運 (7)見:被 (8)不肖:沒有才能 (9)遭時:遇到好時機 (10)三戰三走:三次打仗,三次逃跑 (11)公子糾:管仲侍奉的君主 (12)召忽:與管仲一同侍奉公子糾的友人 【故事闡述】 管仲是春秋時齊國的名相,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的霸主鮑叔牙又稱鮑叔,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他們兩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當時的君王是齊襄公,起初,管仲侍奉襄公的兒子公子糾,鮑叔牙侍奉公子糾的弟弟小白當時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都在國外,襄公死後,群臣決定迎接公子糾回國當國君,而公子小白也想返國就位,管仲怕小白先回國,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裝中箭,騙過管仲,然後與鮑叔牙快馬加鞭先回到齊國,當了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立刻請來鮑叔牙,讓他做宰相但是鮑叔牙卻向齊桓公推薦還囚在牢中的管仲齊桓公接受了鮑叔牙的建議,請管仲來做宰相後來管仲在齊國執政,使齊桓公稱霸 管仲後來回憶道:“我貧窮時,與鮑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時,總是多拿,鮑叔從不以為我貪,他知道我是因為貧窮的緣故我曾經替鮑叔謀劃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頓不堪,陷于窘境,鮑叔不認為我愚笨,他知道時運有時順,有時不順我曾經三次作官三次都被國君驅逐,鮑叔不認為我不好,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機我曾經三次打仗三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小,他知道我家裡有老母需要贍養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之殉難,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鮑叔不認為我無恥,知道我不因小節而感到羞愧,卻以功名不顯揚于天下而感到恥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仲臨終前,齊桓公問管仲,鮑叔牙可以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說不行,認為鮑叔牙善惡分明,不能包容壞的一面如果把政權交給他,既害了你齊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鮑叔牙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因為管仲不推薦自己接替相位而不滿,反而高興,隻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鮑之交”就是用來形容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來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讨論】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請你說說看,管仲是以什麼心情說出這句話的? (2)鮑叔為人處事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什麼?為什麼? (3)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如何做到處處為别人着想?請舉出幾個例子 【造句練習】 例:我與你的友誼如同管鮑之交,深摯不移 例:如果能得到一段管鮑之交般的友情,那就太幸運了 【相似成語】 陳雷之契、羊左之誼 【課後時間】 在中國文學中,關于描述友情的成語你認得多少呢?測試一下吧 ( ) 之交:年齡一老一少而結為朋友 ( ) 之交:朋友的交情,比黃金還堅,蘭花還美 ( ) 之交:心意相投,彼此無疑忌的朋友 ( ) 之交:曾經共曆困苦的朋友 ( ) 之交:貧賤時交的朋友 ( ) 之交:結拜兄弟或姐妹,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管鮑之交成語故事大全?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1),分财利多自與(2),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3)鮑叔謀事(4)而更窮困(5),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6)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7)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8),知我不遭時(9)也。吾嘗三戰三走(10),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11)敗,召忽(12)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史記·管晏列傳》 ) 【注解】 (1)賈:音“鼓”,做生意。 (2)與:給。 (3)為:音“位”,替。 (4)謀事:謀劃事情。 (5)窮困:困頓不堪。 (6)時:時運。 (7)見:被。 (8)不肖:沒有才能。 (9)遭時:遇到好時機。 (10)三戰三走:三次打仗,三次逃跑。 (11)公子糾:管仲侍奉的君主。 (12)召忽:與管仲一同侍奉公子糾的友人。 【故事闡述】 管仲是春秋時齊國的名相,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的霸主。鮑叔牙又稱鮑叔,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他們兩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當時的君王是齊襄公,起初,管仲侍奉襄公的兒子公子糾,鮑叔牙侍奉公子糾的弟弟小白。當時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都在國外,襄公死後,群臣決定迎接公子糾回國當國君,而公子小白也想返國就位,管仲怕小白先回國,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裝中箭,騙過管仲,然後與鮑叔牙快馬加鞭先回到齊國,當了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立刻請來鮑叔牙,讓他做宰相。但是鮑叔牙卻向齊桓公推薦還囚在牢中的管仲。齊桓公接受了鮑叔牙的建議,請管仲來做宰相。後來管仲在齊國執政,使齊桓公稱霸。 管仲後來回憶道:“我貧窮時,與鮑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時,總是多拿,鮑叔從不以為我貪,他知道我是因為貧窮的緣故。我曾經替鮑叔謀劃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頓不堪,陷于窘境,鮑叔不認為我愚笨,他知道時運有時順,有時不順。我曾經三次作官三次都被國君驅逐,鮑叔不認為我不好,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機。我曾經三次打仗三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小,他知道我家裡有老母需要贍養。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之殉難,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鮑叔不認為我無恥,知道我不因小節而感到羞愧,卻以功名不顯揚于天下而感到恥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仲臨終前,齊桓公問管仲,鮑叔牙可以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說不行,認為鮑叔牙善惡分明,不能包容壞的一面。如果把政權交給他,既害了你齊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鮑叔牙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因為管仲不推薦自己接替相位而不滿,反而高興,隻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鮑之交”就是用來形容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來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讨論】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請你說說看,管仲是以什麼心情說出這句話的? (2)鮑叔為人處事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什麼?為什麼? (3)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如何做到處處為别人着想?請舉出幾個例子。 【造句練習】 例:我與你的友誼如同管鮑之交,深摯不移。 例:如果能得到一段管鮑之交般的友情,那就太幸運了! 【相似成語】 陳雷之契、羊左之誼 【課後時間】 在中國文學中,關于描述友情的成語你認得多少呢?測試一下吧! ( ) 之交:年齡一老一少而結為朋友。 ( ) 之交:朋友的交情,比黃金還堅,蘭花還美。 ( ) 之交:心意相投,彼此無疑忌的朋友。 ( ) 之交:曾經共曆困苦的朋友。 ( ) 之交:貧賤時交的朋友。 ( ) 之交:結拜兄弟或姐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