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壯美日出到星漢燦爛,人們在肉眼觀天象的過程中獲得慰藉,也用手中相機捕捉它們的痕迹。
然而拍攝天象其實有不少技巧,比如不少人誤以為天黑月圓最适合拍月亮,殊不知這時候亮度相差太大,遠不如剛日落的“藍色時刻”更出片。而受到近年城市光污染的影響,怎樣捕捉好看星空也成為一門“玄學”。
清華博士于海童在拍攝星空的道路上不竭探索,其作品曾獲2017年英國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攝影師一等獎、2017年TWAN“地球與天空”星空攝影年賽一等獎等諸多獎項。澎湃問吧邀請天文攝影師于海童,聊聊如何用鏡頭捕捉最美天象。
鏡頭下的“城市月亮”
@碧空如洗一白雲:封面的美麗月亮是什麼設備拍攝的?是一次拍出來的還是後期合成?
于海童:封面的大月亮是用400mm左右的長焦鏡頭拍攝。普通單反、無反相機或者長焦一體機都可以拍攝。
月亮與建築的合影也都是一次拍出來的,并未經過合成。手機現在拍攝城市與月亮的合影比較困難,因為手機長焦鏡頭倍率低、感光能力比較差,在夜間難以獲得清晰的高倍變焦圖像。
@呆涼快:拍攝月亮有最好的時間段嗎?為什麼别人拍的月亮那麼大,而且還會有建築物背景,而我拍的月亮那麼小,且隻能拍到月亮本身?
于海童:拍月亮建議在月亮剛升起或将要落下的時刻拍攝,此時月亮在地平線上方,很容易跟建築物或者自然風景拍到同框合影。等月亮升高後,就隻能拍攝到月亮本身了。
一些攝影師格外喜歡在剛剛日落的時候拍月亮,這在攝影圈還有一個專業術語,叫“藍色時刻(Blue Hour)”,差不多就是指日落後的30分鐘到一個小時,這時暮色還未褪盡,地上的燈火已經亮起,是光線、色彩特别美的瞬間,如果在這個時候月亮升起或者落下,通常就可以拍攝到亮度适宜的月亮。而如果希望把月亮拍大,就需要用長焦鏡頭或者支持高倍變焦的手機。
2021年,深圳的月全食與摩天輪。 于海童 圖
@神田川:我用手機拍出來的月亮很糊,周圍總有一圈光暈,想知道怎樣拍出清晰、光線正常的月亮?
于海童:手機拍攝月亮時建議使用有潛望式長焦模組的機型,比如大部分安卓旗艦機型。此外也有很多新的機型有專門的月亮模式,能幫助拍攝曝光正确、細節比較清晰的月亮。
新手怎樣拍出好看星空
@澎湃網友niIrqe:拍星空的效果有季節之分嗎?
于海童:星空的效果當然有季節之分。對于北半球而言,晚春和夏季是适合拍攝銀河的季節,此時能看到天蠍座與蛇夫座區域漂亮的銀河中心區域紋理。到了秋冬,銀河隻能看到較暗淡的部分,但天空中的亮星更多,适合觀賞星座。北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福祿壽三星所在的獵戶座,都是秋冬季星空中璀璨的地标。
@小狼:現在城市光污染嚴重,請問你們通常通過什麼途徑找到合适的地方進行拍攝?普通人拍攝星空需要怎麼的設備呢?
于海童:可以使用光污染地圖(lightpollutionmap)網站查看附近光污染較小的區域。一般來說,離附近的大城市距離越遠、拉升海拔越高,就能獲得越暗的夜空。
設備方面,近幾年的入門單反、微單都可以嘗試拍攝星空。如果希望認真拍攝畫質較好的星空,推薦使用全畫幅相機配合光圈較大的廣角鏡頭。當然,現在越來越多手機也有星空拍攝能力了,方便普通愛好者嘗試入門。
“A battle we are losing", 北京郊區射電天文台被淹沒在市區的光污染中。2017年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攝影師邀請函封面作品。 于海童 圖
@無知者無畏:手機拍攝星空有什麼技巧?
于海童:手機拍攝星空,建議選擇近幾年主打攝影的旗艦型号,它們的主攝一般由較大的感光元件和大光圈構成,能拍到畫質不錯的星空與銀河。如果手機支持專業模式手動曝光,可以嘗試手動調整曝光至30秒左右,提高感光度直至照片中星空亮度合适,并拍攝RAW文件保留後期能力。有些手機有專門的夜景模式甚至星空模式,也可以嘗試使用。另外要記得搭配能夾持手機的三腳架哦。
@澎湃網友niIrqe:有時候看到一些星空圖,一圈圈年輪狀的星空是怎樣拍出來的?
于海童:你說的應該是“星軌”(startrails)。它是通過相機長時間曝光拍攝而成。随着地球自轉,在地面的觀看者眼中,天空中的星星也是圍繞北極星做圓周運動。夜晚時分讓相機保持快門打開的狀态,曝光一小時甚至更久,就可以把星星旋轉的軌迹記錄在單張照片中。
@澎湃網友UvYbqu:經常有新聞預告流星雨,但事實上一次都沒看到過。想知道攝影師們都是在哪裡拍流星?
于海童:每年有很多次流星雨,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流量很小的流星雨,不值得專程觀看。衡量流星雨流量的單位是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指最理想條件(無光污染、無月夜、無雲、流星輻射點在天頂)時每小時預期的流星數量。大部分流星雨的ZHR在10甚至更低,如果稍有光污染或者天氣不好,就意味着每小時隻能看到個位數流星,這樣的流星雨是不推薦專門觀看的。
對于我國的觀測者而言,每年需要注意的流星雨隻有三場,ZHR都在100以上,合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1月初的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中旬的雙子座流星雨。隻要趕上天氣良好、月光幹擾較小,可以嘗試去野外觀看這幾場流星雨,應該不會讓您失望。
“血月的上升”,拍攝于内蒙古庫布齊沙漠的銀河拱月。 于海童 圖
工科博士vs天象攝影師
@Aquarius小瓶子:您同時也是清華工科博士,怎樣兼顧好科研和攝影這兩件事的呢?工科背景對于你了解天文有幫助嗎?
于海童:我覺得會有一點幫助。天文攝影是技能要求較強的一種攝影題材,工科培養的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能幫助我比較容易掌握星空攝影的技巧,了解哪些相機、鏡頭适合拍攝星空。至于天文知識,其實我了解得比較淺顯。拍攝星空隻需要掌握簡單的天文和氣象規律,比如四季的星空、每月月相的變化和日月升落,這樣的簡單知識隻需要拍幾次就能掌握,不需要專門專業背景。
至于科研和攝影的兼顧,在學校時我的主業當然是科研啦,用自己的業餘時間見縫插針地拍攝星空。我在北京上學,驅車三小時左右就可以到河北的遠郊拍到條件較好的星空,所以經常是連夜上路、一夜往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