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1:07:20

自從互聯網火了以後,一大堆 o2o,b2b,c2c 的産品出現,這些名詞也漸漸為人熟知,但很多人對這些産品的理解也是停留在概念上,實際上絕大部分人用的都是 To C(也寫作2c)産品,比如微信,qq 等。今天丁丁就站在設計獅/産品汪的角度從概念到設計給大家分析一下 To B 和 To C 産品的區别,為方便理解,以下舉例會采取兩個極端進行對比。

丨概念

字面上的意思都很明确:To B 就是 To business,面向企業或者特定用戶群體的面商類産品;To C 就是 To customer,産品面向消費者。平常大家讨論比較多的是 To C 類産品,因為大家都在使用,且設計師很多在從事 To C 類産品的設計工作。

To C 産品是發現用戶需求,定義用戶價值,并準确的推動項目組達成這一目标;而 To B 産品是根據公司戰略或工作需要,構建生态體系,或者推動将流程系統化,提高效率。

說白了就是 To C 産品是你去挖掘用戶需求,是創造,從無到有;To B 産品是公司戰略或相關方給你提出要求,産品經理将這類「線下已有的需求」系統化,達到提高現有流程的效率的目的。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1

一個機智的用戶來使用是這樣: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2

一個不太機智的用戶來使用是這樣: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3

然後看一個 To B 類産品,信息架構複雜的時候,如果設計師沒有達到邏輯清晰,那設計出來的任務流程可能是這樣的: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4

這時,

萌萌的用戶會:-_-

默默的用戶會:呵呵……

兇狠的用戶會:設計師你過來我保證不砍死你……

所以做 ToB 類産品設計,一定不能像寫散文一樣,随心而至,随時下筆,得像寫議論文那樣,做足功課,想清楚重點和邏輯,腦中成圖,再動手畫稿。(圖來自@設計師Yoyo)

丨學習成本

做産品設計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證用戶學習成本足夠低,低到沒有最好。做 To C 産品這個目标很明确,也很容易靠攏,而做 To B 産品很難。

比如一個中國電信客服的界面,一個PC界面密密麻麻上百個功能,業務員完全憑借自己的記憶力和習慣來進行操作,沒有太多的任務流清晰度可言。這樣的産品使用,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學習才能達到基本使用,學習成本肯定不低。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5

還有不少 To B 産品,需要有專門的培訓和講解,才能勉強讓新用戶開始使用。這個時候,如果單純以學習成本低到沒有來要求 To B 類産品,非常難。信息架構複雜起來,是很難通過認知設計、視覺設計、交互流程簡化來解決學習成本高的問題。

有幾個點可以幫助到,一是靈活有效的提示,二是充足有價值的用戶測試,三是深刻理解業務,設計師的業務理解水平接近架構師和産品經理的水平,才能從體驗側做一定範圍的有效改動,來幫助産品的可用性得到提升。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6

丨業務理解度

做複雜信息架構産品,最難的就是業務理解入門。例如做微信、QQ 音樂等産品,設計師相對好入手,因為設計師本身也是用戶群體。而複雜信息架構産品一般不是給普通用戶使用的,而是給一個特定群體的用戶使用的,大部分情況下設計師與這個特定群體是沒有交集的。

例如設計師接到一個任務,做銀行交易系統,首先,設計師沒有在銀行工作過,對銀行交易流程基本不了解;第二,設計師完全不知道使用這個交易系統的用戶的心理模型、工作狀态、用戶場景、喜怒哀樂。如果這個銀行交易系統是給尼日利亞的某個銀行做的,可能設計師連當面和用戶交流的機會都沒有。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7

所以做這類産品時,動工前,設計師大部分時候業務理解度無限趨近于 0。最好的方式就是建議設計師能自己跑去真實使用場景做做自己的用戶訪談,例如到用戶群體做一天的跟蹤訪談、用戶深訪、任務流程記錄、用戶痛點記錄等,這些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帶來的價值遠遠大于架構師或者産品經理給設計師描述帶來的價值。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8

以上就是從概念到業務兩者的對比,簡單總結就是 To C 産品的用戶直接是用戶個人,所以更關注人性或者說用戶體驗,強調的是剛需,痛點,高頻,體驗,而 To B 産品存在的前提就是為了滿足「組織完成業務信息化」的需要,所以 To B 的産品非常關注組織和業務,核心是功能服務、效率以及系統。

當然還可以繼續從其他維度繼續對比,但丁丁覺得沒必要,以上基本可以弄懂兩者的區别,最重要的還是工作實踐。講到産品,就離不開産品經理,下面我們主要從産品經理在這兩類産品設計中體現的能力來看下兩者的區别。

丨To C 産品對産品經理的最大要求

很好的用戶嗅覺,能準确提煉用戶真實需求,為産品的市場化方向和用戶利益尋求到一個平衡點;需要有一定的運營基礎,能根據用戶反饋不斷優化産品;優秀的 To C 産品經理還是個優秀的數據分析師,能夠根據數據結果反推産品功能。

做 To C 的産品經理一般都樂于分享,經常可以看到他們跟老闆 pk,性格不會很悶。他們還會懂那麼一點運營、營銷、品牌策略,并會将其體現在産品形态中。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9

另外,To C 的産品和開發是同一個團隊,目标一般都是一緻的,他們朝着同一個産品方向去努力即可,所以你會看到 To C 産品經理的項目推動力要求沒有 To B 産品經理的推動力要求那麼高。

To C 産品經理還需要擁有很高的交互設計能力和用戶體驗感知,這裡所說的交互設計和體驗感知都必須圍繞公司戰略和産品方向進行展開,To C 的初級産品經理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把太多的時間摳在産品的設計細節上。說具體些,就是把産品的交互設計和 UI 設計看的太重,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 Axure 原型圖的設計上了,而忽視了産品方向和産品本身應該重點考慮的地方。

丨To B 産品對産品經理最大的要求

To B 端的産品經理需要具備優秀的需求梳理能力和推動能力,在大公司尤其明顯。你可以看到,To B 端産品的需求是服務于公司戰略、或者服務于線下已有的流程,産品經理要做的是理解和實施公司戰略,構建生态系統,或者将已有流程系統化,也就是說需求主要的來源并不是普通用戶。

構建完整生态,或者提升效率,就是 To B 産品經理的價值所在。你的某個推動,會改變行業,如微信公衆号的産品經理,提出的商家管理生态,就為線下商家提供了完整的互聯網化轉型解決方案。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10

做To B 産品的産品經理一般都擁有慎密的邏輯思維,他們的性格相比To C 産品經理也稍顯沉悶,他們大多數理性過頭。他們能夠很耐心的坐下來理解公司或合作部門提出的要求,其實他們同時擔任任着産品經理和需求分析師的角色,優秀的To B 産品經理如果轉型,具備做大公司的 IT 系統咨詢分析師的能力。

tob和toc産品的差異(同樣是産品ToB)11

最後來個小彩蛋,丁丁在搜索資料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用 13 張圖來闡述兩者創業的區别,很有意思,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回複「庖丁開發」公衆号「彩蛋」倆字看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