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竹橋村中的臨水古屋與屋前晾曬的紅辣椒。 謝東琳攝(人民視覺) 圖②、圖③、圖⑥:金溪縣雕版印刷的制版、雕版、裝幀工序。 鄧興東攝(人民視覺) 圖④:遊客在細雨中遊覽古村。 本報記者 周 歡攝 圖⑤:金溪縣浒灣鎮雕版印刷博物館保存的古籍。 鄧興東攝(人民視覺) 圖⑦:竹橋村全景。 朱文榮攝(人民視覺)
江西撫州市金溪縣,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古村落博物館”,而“博物館”裡最具古韻的,當數竹橋村。竹橋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109幢。從空中俯瞰,古村就像一柄巨型折扇,一幢幢古屋連在一起,氣勢不凡。走進古村,青磚黛瓦、石闆幽巷、霧霭煙岚,700多年的煙火故事在這裡流轉。2012年,竹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從江西撫州金溪縣城往北約10公裡,但見不遠處瀝青路和一條古驿道十字交會。跨越時空,古與今在此相遇。古驿道中間為3列青石闆,兩邊是寬厚的鵝卵石步道,獨輪車在青石闆上留下的深深凹槽,仿佛訴說着古時商貿的繁盛。
三進門樓 水塘穿村
若想深入領略竹橋古村的美,得過三道“關”。
沿着蜿蜒的石路,便來到了第一“關”——總門樓。屋宇式的門樓,除了是進村的主要入口,還起到防衛作用,古時設有炮台,由專人把守。上世紀末,為了方便運輸,村民拆除了哨間和大門,但磚木結構的門樓仍完好地保存了下來。觸摸磚牆,仰看梁枋,時間在門樓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數百年來,代代竹橋人出門走南闖北,入門安居樂業。
從總門樓進來,竹橋古村的景就别緻起來了。民居、祠堂合圍着一方開闊的石砌水塘,古屋青磚黛瓦、樸實素雅。時而水波漾起,屋影搖曳生姿,濃郁的古韻撲面而來,悠深的歲月感不自覺地在心裡升騰起來。
水則為竹橋古村增添了一份靈韻。村内共有8方大小不一的水塘,其中7方布局形同北鬥七星,另一方形似圓月,村民詩意地稱之為“七星伴月”。整個村子坐落在緩坡上,水塘間有暗渠相通,與寬深的下水道構成了可靠的排水系統,“雨後天霁,濕不沾鞋”。
沿着塘邊一側往裡走不到百米,就到了第二“關”——中門樓。依舊是四周民居、中間塘的格局,門朝塘開,間有照壁遮擋。不過,空間小了些,布局也稍顯緊湊。塘間有石路隔開,呈“S”形直通第三“關”——上門樓。往裡,便全然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高牆夾一弄,弄寬僅1米左右,岔路縱橫,真可謂“曲徑通幽”。行走其間,隻覺無限接近“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颠”的生活。高聳的牆體裡,還有奧秘可探。村中不少古宅都是磚石混合砌體牆,即下砌大塊青石做牆裙,上砌眠磚。奧秘就在這青石牆裙裡。若見荔枝紋狀青石牆裙,那麼這戶人家一定有人經商,原因是“荔”“利”同音;若是菠蘿紋狀牆裙,必定是家有書生,紋路溝壑分明,起到消音作用,且寓意“書山有路路不易”;如若是抛光面,那家裡肯定有人做官,寓意為“一馬平川、平步青雲”。
這便是竹橋古村三進門樓、層層遞進、水塘穿村的村落格局。如此布局,與竹橋餘氏家族數百年來聚族而居以及從事的活動緊密相關。餘氏重商,男丁多在外闖蕩,留下婦女、老人和孩子守村,如何增強凝聚力、防賊就成了日常需要重點琢磨的事。不管是三門拱衛、為盜賊布設的各種小陷阱,還是縮小建築空間距離,增強鄰裡親和力團結力,進而提升對外整體戰鬥力,皆有考慮。
朝往暮歸,竹橋四時之景晨夕百變。清晨的竹橋是柔和的,剛蘇醒的樣子就像曆經數百年風雨而新生;中午的竹橋是熱烈的,陽光普照,微風拂面,古村一副惬意又潇灑的樣子;傍晚的竹橋是金黃色的,盡情地釋放一天中最後的美,自在、慵懶;深夜,遊人散去,竹橋古村幽邃靜谧。而雨中的竹橋,淅淅瀝瀝,撐一把油紙傘,就是一處煙雨江南。
儒商并重 品讀為先
“賈而好儒”多用來描述徽商,套用在竹橋餘氏商人上也頗為恰當。“儒商并重”“崇文重教”“竹橋村是中國傳統社會農、商、耕并重的有豐富人文曆史信息的标本之一”等論述散見于各類文獻資料。這點,從現存古建築遺址中也可尋見。
“學祠一體”是金溪古村落的一個特有現象。商人在外做生意賺了錢,回村捐資建房,往往把祠堂和學堂修建在一起。村東的鎮川公祠由商人餘彙清所建,也是竹橋人延師教子的場所。祠堂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中堂,二是兩側的書室。以蘭桂比喻子孫後代,将一側書室命名為“培蘭”,作女子讀書用;另一側命名為“植桂”,作男子讀書用。“培蘭”“植桂”即意為培植人才,意蘊深遠。
蒼岚山房則為私塾先生執教之場所,挂有對聯“精勤經史學人事,坐起恭敬儒者風”。左右廂房同為男女書室,為方便書室采光,院内特意把天井開成了豎式。與鎮川公祠相似,院外屋宇門楣上題有二字“拜石”,特别的是,“石”字中多了一點。據傳,屋主效仿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愛石成癖,每次見到石頭便下拜稱兄;還有解釋說,“石”字加點,有“點石成金”之意。
竹橋餘氏經商、做人追求崇德尚品、不忘根本,其教化的方式頗為特殊,常在門樓等顯眼處布設内容。
總門樓前,有3口古井呈品字排列,方形井口,周圍砌有圓形石護欄,外圓内方,酷似古代銅錢。《竹橋餘氏宗譜》記載:“自是三井品立,亦先人心計也。農民睹之,知為人邪正固有品級之分;士子睹之,知貧可守而品不可壞也;商賈睹之,知當忠主任事品德不謬也。”每次進出村,每次挑水、吃水,都提醒着他們不管做官、經商,還是務農,都要講品德。
中門樓正前方地面上,一個青石闆鋪就的大大“本”字不斷吸引遊人駐足。本者,根也。如此布設,意在提醒後人不要忘本。同時,建造者特意把中門樓建得低矮,即使在外做了大官,也要下馬下轎,步行進村。餘氏後人也多謹遵教誨,在外事業成功,回村或修建祠堂、宗廟、道路,或捐資助學。門内左側,有一嵌在牆内的“惜字爐”,竹橋餘氏敬惜字紙,不允許随意丢棄和踐踏,凡錯印書籍或廢棄紙張都要統一在惜字爐焚燒。
煙火猶存 傳承新生
宗譜記載:“村民耕讀漁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上三百家煙火,俨然一小都市也。”古時,竹橋餘氏在此過着安定祥和的生活。
目前,餘氏家族仍有900餘人生活在竹橋村,村裡的年輕人雖然也在附近建起了排排新居,但有不少村民仍住在古村内。“屋要人撐”,這也是村内絕大多數古建築能保存完好的原因。
中午時分,村内炊煙袅袅,燒柴的淡淡香味彌漫開來,是家的味道。水塘邊,大簸箕裡擺滿了村民晾曬的辣椒餅、茄子幹,為古村增添了一分鮮豔的色彩。村内遊人熙攘,歡歌笑語,古村似乎展現出了無限的生命力。
周青雲老太太今年72歲,嫁到竹橋村50多年,對村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充滿感情,她和老伴多次拒絕了兒女接他們去城裡居住的邀請。“我就偏愛村子裡的這股古味。”走進二老的屋子,還是舊時房屋的架構,進門便是寬敞的廳堂,左右側是起居室、廚房、雜房,幹淨整潔、古樸素雅。
2005年,當地政府啟動了對竹橋古村的修繕工作,而在這之前,竹橋村民可謂是當了多年的“桃花源中人”。“村民對古村雖然有所了解,但渾然不覺自己一直生活的竹橋村也是古村。”村婦女主任黃小梅介紹,直到政府采取保護措施,村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住在“寶貝”裡。
村民有了保護意識,聽說以後還要走古村旅遊的新發展路子,積極性高漲。拿着簸箕扁擔,家家戶戶的壯丁都吆喝着來清理8方水塘裡的淤泥。如果家中勞動力在外工作,還會自己掏錢請人代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水塘清理工作就完成了,八塘悠悠清水重現竹橋古村。有水就有了靈氣,古村面貌煥然一新。
2014年,金溪建立古村保護“一村一檔”制度、監督機制、定期調度機制、問責機制及“一員護一文物”“一員管護一古村”的專人看護機制,為每個傳統村落都配備了文保員,實行專人“一對一”保護。2018年,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金溪縣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啟動“拯救老屋行動”,共同保護、傳承與利用好金溪縣優秀的文物文化遺産。金溪縣還成立了專門的機構“老屋辦”,打造一流的工匠隊伍進行維護修繕,調動村民積極性,自發地對老屋進行搶修保護。
竹橋的美,不僅在于它的建築,更在于700多年來竹橋餘氏在這裡燃起的人間煙火和積澱下來的文化。
■遊覽貼士
竹橋古村布局,恰似一柄巨扇。進入竹橋古村後,沿着青石闆路一路前行,依次可參觀總門樓、中門樓、上門樓、八家弄、十家弄等系列明清古建築。
竹橋古村也有茶吧、書吧、咖啡吧等各類休閑娛樂場所。遊客可以走走歇歇,飲飲茶、看看書、喝杯咖啡、聽聽音樂,一邊欣賞古村獨特風光,一邊感受古村慢生活。如果時間充裕,也可到周邊古村轉轉,大坊荷蘭創意村、數字遊墊古村、心學創始人陸九淵故裡陸坊村等風格各異的古村,離竹橋古村都很近,均隻需5分鐘左右的車程。《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5日 14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