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事件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北約”這個組織的名字,而在前段時間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沖突中,“北約”也可以說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那麼,“北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北約為什麼要實行東擴,而俄羅斯又為什麼對“北約”東擴反應如此強烈呢?
北約成立:遏制蘇聯擴張,削弱蘇聯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随着老牌帝國紛紛衰弱,世界新格局雅爾塔體系确立,蘇聯、美國成為世界上兩大強國,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随之進入對立狀态。
杜魯門簽署馬歇爾計劃
受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歐洲老牌強國國力損耗極大,工業、農業損失極為嚴重,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直到1947年仍然難以恢複到二戰前水平,而美國國内經濟卻是空前繁榮。無論是為了打開歐洲銷路,還是為了确保歐洲國家遏制蘇聯西擴,歐洲複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随之出台,美國在四年之内援助歐洲各國資金131.5億美元。
與此同時,由于德國包括柏林在戰後被分為東西兩部分,而雙方又矛盾不斷,于是蘇聯在1948年6月關閉了通往西柏林的交通要道,最終導緻了“第一次柏林危機”,這導緻英法等國面臨着蘇聯的嚴重壓力。
此外,由于歐洲戰後的普遍貧窮,導緻西歐一些國家的共産黨迅速發展,甚至在戰後國家的選舉中,取得了普遍性的成功,法國的共産黨甚至一度成為了議會第一大黨。共産黨的迅猛發展,無疑使得蘇聯影響力在歐洲越來越大,這不能不引起歐洲各國的重視和警惕。
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
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美國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公開攻擊蘇聯的擴張,并主張對此不能采取“綏靖政策”,主張英美等國結成同盟,并希望美國能夠擔負起遏制蘇聯擴張的責任。
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緻國會的關于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産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态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即杜魯門主義)。
于是,為了減輕蘇聯的壓力、遏制蘇聯的擴張、削弱蘇聯的影響力,在美國的主導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先是于1948年3月17日締結了《布魯塞爾條約》。
“北約”成立
1944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麥、挪威、冰島等12個國家又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約》經各國陸續批準後開始生效,“北約”正式成立。
冷戰時期:形成軍事對抗,擴張圍堵蘇聯作為二戰後資本主義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标志,“北約”與其他國際組織不同的是,其幾乎是個純粹的軍事組織。作為直接與蘇聯對抗的組織,“北約”擁有着大量的核武器和常規部隊,在美國的主導下,其在冷戰時期可以說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簽署《北大西洋公約》
《北大西洋公約》最主要的内容便是締約國實行“集體自衛”,即為加強單獨和集體抵抗攻擊的能力,凡是對一個或數個締約國的武裝攻擊,包括對締約國領土、北回歸線以北的北大西洋區域任何締約國所轄島嶼和締約國的武裝部隊、船舶或飛機的攻擊,都将視為對所有締約國全體的攻擊,其他締約國有義務給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北約雖然設有北大西洋理事會、國際秘書處等組織,但其中最重要的無疑便是北約軍事委員會,其主要由參加軍事一體化的成員國總參謀長組成(法國因在1966年退出軍事一體化機構而派出聯絡官參加、冰島因無國防軍而派文官參加),其主要職能便是就軍事問題向部長理事會和防務計劃委員會提供意見,指導各戰區司令部的工作,并建有統一的軍事指揮系統。
北約軍事委員會
早在在北約各國準備簽署《北大西洋公約》之時,蘇聯便敏感的察覺到,該組織的主要矛頭便是自己,但卻被歐美各國所否定,他們表示該組織的主要目的,乃是确保西歐安全,防止納粹德國的再度崛起。
不過,這個說法很快便被打臉。為了加強聯邦德國(即西德)對抗蘇聯前哨站的作用,1954年10月23日,北約及希臘、土耳其和聯邦德國以雙邊和多邊形勢簽訂《巴黎協定》,決定終止對聯邦德國的占領,并吸收它加入北約組織,允許其重新擁有武裝。
對此,蘇聯照會23個歐洲國家和美國,要求他們不要批準《巴黎協定》,并建議召開歐洲集體安全會議,讨論“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再起”等問題,并締結《歐洲集體安全條約》,但遭到西方國家拒絕。
在此情況下,蘇聯便與民主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在莫斯科舉行歐洲國家保障歐洲和平安全會議,并通過宣言稱:如果西方國家批準《巴黎協定》,那麼蘇聯和東歐國家也将組織武裝力量和聯合司令部。
面對蘇聯威脅,英、美、法還是于1955年5月5日批準了巴黎協定,聯邦德國于是在5月9日加入北約。與此同時,蘇聯則與東歐七國于5月11日至14日在華沙召開會議,締結《華沙條約》,“華約”組織成立。
冷戰時期,在美國的主導下,“北約”可以說是對抗蘇聯和華約的主要力量,為此:1967年在美國肯尼迪政府的主導下,“北約”開始奉行“靈性反應戰略”;1975年以後又每年舉行一次以蘇聯為假想敵的“秋季熔爐”軍事演習;1984年又發表了《關于東西方關系的華盛頓生命》,執行“實力加緩和”的政策。
與此同時,為了全方位的遏制蘇聯,掌握戰略優勢,“北約”在1952年2月18日吸收希臘和土耳其加入,從而将博斯普魯斯海峽掌握在了手中;又在1982年将西班牙吸納進組織,從而将直布羅陀海峽控制在了手中。如此一來,“北約”便掌握了蘇聯和“華約”國家通過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命脈。
北約東擴:多次實行擴張,俄羅斯壓力倍增從1990年開始,蘇聯各加盟國開始紛紛宣布獨立,1991年1月26日蘇聯正式宣布解體,同年7月“華約”宣布解散。蘇聯的解體和“華約”的解散,使得雅爾塔體系土崩瓦解,雖然前蘇聯各國組成了獨立國家聯合體,但其力量太過分散,東歐各國基本處于遊離狀态,東歐地區開始出現“力量真空”。
蘇聯的解體和“華約”的解散,同樣使歐美關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失去蘇聯和“華約”的巨大壓力後,西歐各國開始積極謀求擺脫美國,增強自主權,并于1993年成立了歐洲聯盟(即歐盟),為此以法國為首的西歐各國,積極謀求拉攏東歐國家,從而增強歐洲經濟、軍事和政治力量。
而對于美國來說,歐盟成立之後,眼看歐洲各國越來越不聽話,為了維持自身霸權地位,也急需要一股力量來牽制西歐各國,因此美國便決定将東歐國家列入西方地緣政治範圍,如此即可加強自己在“北約”内的地位,同時也可以防止俄羅斯的再度崛起。
與此同時,由于前南危機爆發、前蘇聯地區的民族地區沖突,東歐各國國内民族、宗教和經濟對抗情況頻繁出現,以及俄羅斯企圖重新以大國姿态出現在國際舞台,都引起了東歐國家的恐慌,為了确保自身的獨立和安全,他們也在積極謀求加入北約。
在以上大背景下,“北約”的東擴實際上已經不可阻擋。
1991年12月,“北約”在羅馬首腦會議上,決定與部分中東歐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北約”開始積極加強與原“華約”國家的合作。
1994年,“北約”布魯塞爾首腦會議,又通過了與中東歐國家以及俄羅斯建立“和平夥伴關系”計劃,共有30個中東國家和俄羅斯以及歐洲中立國家簽署加入該計劃。“和平夥伴關系”計劃的出台,标志着“北約”成立45年以來,首次提出向東擴展的舉措。
1995年9月28日,北約公布了《東擴計劃研究報告》,該報告在闡述“北約”東擴必要性的同時,還強調了“和平夥伴關系計劃”的重要性(畢竟俄羅斯也在該計劃内),并重申了“北約”東擴并非針對俄羅斯。
此後,“北約”先後進行了多次東擴。1997年7月,“北約”馬德裡首腦會議決定首批接納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并于1999年3月在美國密蘇裡州舉行儀式,正式接納以上三國的加盟,“北約”成員國擴大到了19個。
2004年3月29日,“北約”布拉格首腦一會達成第二波東擴決定,決定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七國正式加盟,從而使“北約”的加盟國增加到了26個。
此外,克羅地亞和阿爾巴尼亞在2009年4月加入“北約”,黑山則在2017年6月加入,北馬其頓也在2020年3月加入。至此,北約成員國從最初的12個,擴大為了30個。
雖然“北約”一再強調其東擴不是針對俄羅斯,可現實卻是“北約”的東擴對俄羅斯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波羅的海三國(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加盟,使得俄羅斯西北部完全與“北約”接壤,且由于以上三國并非歐洲常規武器條約成員國,因而北約可以在其國内随意部署軍隊,而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的加入,則又在西南部對俄羅斯形成了包圍圈。
在此情形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已經成為了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唯二緩沖區,也正因此,在烏克蘭出現明顯西方傾向,且于2019年2月将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國家基本方針後,俄羅斯才會做出如此劇烈反應,甚至不惜采取武力幹涉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