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3:02:25

一個女孩兒非常有野心的時候,會被别人說太有野心了,太想往前沖了。

但我如果自己不争取的話,别人是看不到我的。

說這話的人叫賽茜(Cecilia Zhao)。

也許你曾聽說過她,「牛津大學首位華裔女辯手」。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

2018年,19歲的賽茜身着黑色晚禮裙,站在牛津辯論社的講台上閃閃發光。

在這場題為《科技帝國崛起是否會威脅社會發展》的辯論中,她的發言不僅赢得了在場辯手、教授、裁判們的支持,更是在國内外的社交媒體廣為流傳。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2

後來,央視、紐約時報争相對她進行采訪,鳳凰衛視的《生活在别處》節目也以她為主角,跟拍制作了一期報道。

很多人都覺得,她的人生高光時刻,盡在此了。

但深入了解後我才發現,所謂的「高光期」,隻是這個女孩成長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3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4

賽茜是個很有「野心」的女生。

盡管傳統觀念裡,有「野心」對女孩子而言不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

但賽茜卻說:

如果野心是對生命能量的最大釋放,和對夢想最執着的追求的話,我甯願自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我願我的才華與實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我願我的野心配得上隻此一次的人生。

回顧她至今的人生,賽茜也的确是這樣一路拼搏過來的。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5

在牛津辯論社常委占據一席,是華人女性迄今為止獲得的最好成績。

賽茜曾在采訪中回顧這段競選經曆,并直言:

牛津大學的存在,本身就是精英主義縮影。

在這個精英主義的舞台,亞裔女性想要成為他們的一員并嶄露頭角,幾乎不可能。

但作為十三位競選人中唯一的女性,賽茜不信邪。

競選日當天,她從早上五點到晚上十點,冒着暴風雪跑遍了整個牛津,用一場接一場的演講,拉來了一張接一張的選票。

而讓我們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女生的那場辯論,背後的故事也是坎坷。

因為臨時被通知,賽茜僅有四天的準備時間,與此同時她還有三篇論文要寫。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6

除此以外,因為有着嚴格的着裝要求,她的晚禮服也是比賽前夜才匆匆訂購,直到上場前幾個小時才拿到手。

時間緊,任務重。賽茜隻能夜夜通宵,準備材料,撰寫辯論稿,将壓力化為動力,才最終成就了我們所見的風光。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7

不過,賽茜也并不滿足于辯論社的成就。

18歲,進入牛津大學,她為了提升自己,參加了各種社團,結交朋友,每周擠出五次時間訓練拳擊,最終成為拳擊社副主席。

19歲,為了提前拿到工作機會,她在保證學業的情況下拼命實習,積累經驗。

20歲,她成功拿到投行offer。

21歲,帶着牛津大學本科最高榮譽畢業。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8

如今,24歲的她身兼投資人與博主身份,正在開啟一段全新的征程。

有人給賽茜冠上「女強人」的稱号,媒體贊她「很飒」。

她自己卻說,所謂女強人,并不是對任何事情都又剛又硬又飒就行,而是自己的内心要非常強大。

而她也用自身證明,一個有野心的、内心強大的女生,能迸發出多麼巨大的能量。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9

有時候我會覺得,賽茜很像平行時空的另一個自己。

在人生的每一條分岔路上,她幾乎都是邁着自信的步伐,向自己真正想去的岔口走去。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她對實現目标的渴望。

賽茜兩歲在北京幼兒園寄宿,九歲便飛去了英國念書。

低齡留學的生活并不順利,她因為不太會說英文,考試隻拿45分,被分在了最差的班級。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0

賽茜從小性格要強,無法接受這樣的成績。

她為了向父母、向所有人證明自己,克服了在異國他鄉的害羞心态,主動找老師、鄰居、同學「尬聊」。

日積月累,她的口語日益提升。

終于在初中,她「彎道超車」,成功進入學校各個科目的最優班。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1

高一那年,她甚至就已經提前拿下了高中三科的成績,最後以六科全A 的成績畢業。

但是,成績拔尖的她想要進從小向往的牛津大學,也并非易事。

她所在的學校向來鮮有牛津、劍橋的錄取。

賽茜還是不信邪,多次主動與校長及學校管理層談判,表達了對學校現有錄取率的不滿意,并提出需要更多的支持。

最終,她為自己争取到了學校為她提供的15次模拟面試機會,而同屆其他的牛津劍橋申請者隻有一次。

面對每一次潛在的機會,賽茜都會努力争取,且從不恥于展露自己的野心所在。

她說:

我如果自己不争取的話,别人是看不到我的。

如果我不表達,他們不知道我的野心在哪,不知道我有多麼想要,以及我會付出怎樣的努力。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2

年輕人常被鼓勵:努力很重要,越努力越幸運。

但少有人說,尤其是對女生說:

你要有野心,要勇于說出你「想要」。

平行時空的我們沒做到的一些事情,賽茜做到了。

我想我如此喜歡她,就是因為她從不掩飾的鋒芒。

而這,恰好也是本該握在我們每個人手中的武器。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3

其實,賽茜的人生離我們并不遙遠。

她的「野心」源自于她充分的「自我認知」。

賽茜在自己制作的視頻中分享:

從小時候的叛逆,到留學初始的無所适從,這些消極的情緒使我意識到了自省的重要性。

我開始反思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答案是自信的,正能量的,願意積極與外界分享的。

這樣的自我認知給了我持續突破自己潛力的動力,有了能奮力向前沖的目标,讓我在後來的成長路上越走越踏實。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4

我想,在「如何正确看待自己」這件事上,賽茜真的有值得我們學習、并且能夠去學習的地方。

在視頻中,她給出了三條行之有效的建議:

1、主動尋求反饋

家人、朋友、同學、同事,身邊的人其實可以像一面鏡子一樣,映照出那些我們自己都尚未注意到的特征。

與他們對話,尋求反饋,其實就是全面認清自己的第一步。

2、平靜接受誇贊和批判

誇贊可以引導我們了解和發展自己的優勢,批判則指引我們優化不足。

我們常常因為他人的批判而感到威脅,影響情緒。

但認清自己的第二步,就是對自己坦然。

接受那些好的、不好的部分,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3、和自己進行對話

和自己進行日常的對話,則利于自省。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學會如何舒适地鼓勵或評判自己。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5

在賽茜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建立了充分「自我認知」的案例:

知道自己要什麼,并持續發聲,不斷地向上去争取。

也正是這份清晰的「自我認知」,才讓她不畏懼,不膽怯,不因為害怕而放棄追夢。

讓她回歸自我,快速成長,成為一個有「野心」的女強人。

隻有了解自己,才會更自信地做自己。學會與人生的不完美和解,用更理智的心态面對生活。

隻有了解自己,才能樹立明确的目标,真誠地面對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把握住每一次機會。

「野心」并不可恥,也有用。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6

回到開頭說的「高光期」。

賽茜對此也有一段很有趣注解:

大家定義的高光,是你在閃光燈下獲得了哪些成績。

但是随着我這些年的成長和步入社會,會發現更多的高光是每一天很細微的東西,是我給自己和其他人帶來了怎樣的更好的生活。

賽茜的「野心」并不止步于自身利益,而是在創造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在給别人帶來價值。

閃光燈下,她是牛津辯論社的美麗學霸;

閃光燈外,她為辯論設中遭到不平等待遇的盲人學生發聲。

牛津大學生的生活(牛津女孩的10年逆襲)17

她還加入NGO,為大學生的教育平權、消除教育資源不平等而努力。

如今,她作為博主,為學弟學妹提供申請大學的經驗,向更多人分享自己在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心得與建議。

這就是她更大的「野心」——為他人的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心。

正如她在微博中寫下的自我評價:

不在閃光燈下的高光,不怕被人評價的野心;

開心做自己,努力為社會帶來價值!

我想,一個人的優秀,或許不是看她擁有着什麼,而是努力創造了什麼。

賽茜的「逆襲」,則像是一面閃閃發亮的鏡子,映照出我們在成長過程裡悄悄藏起來的野心,以及那個勇敢發聲、勇敢追夢的自己:

大膽說出「你想要」,全世界會為你讓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