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古琴的“減字譜”像天書一樣,沒幾人能懂。
唐代以前用文字記述彈琴的指位和弦位,稱文字譜。至中唐,曹柔首創減字法,将原來的漢字拆減、縮寫,成為減字譜,明清兩代沿用。
古琴的減字譜沿襲了文字譜的思維模式,将文字譜所記叙的容内,歸納為弦數、徽位、左右指法幾個主要部分,并将其組合成一個方塊字。
如圖所示-
上圖這個指法念作:“名十勾五”,表示左手無名指按五弦十徽,同時右手中指勾五弦得音。這個譜字可分為:
上半部分
左上角:通常在左上角标明左手手指名稱,“夕”代表無名指,“大”代表大指,“中”代表中指,“亻”代表食指,“足”代表跪指(無名指卷曲)。
右上角:代表徽位。古琴上一共有十三徽,每徽之間還有徽分,通常會在譜字的右上角标明。
下半部分
旁部:通常标明右手指法,比如“乚”代表右手食指“挑”的指法,“勹”表示右手中指“勾”的指法。
大寫數字:代表弦數,古琴一共七根弦,寫幾就表示要彈的是第幾弦。
原來減字譜是有規律可循的,隻要熟記符号釋義,其實也不是很難吧。
減字譜指法符号簡釋大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