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市寶媽李女士和同事彭女士怎麼也沒想到,她們依照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開的“處方”,從醫院購買的奶粉,居然是并不能保證嬰兒營養的固體飲料。
澎湃新聞發現,李女士和彭女士刷醫保卡從醫院購買的這款“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 (以下簡稱:舒兒呔)生産廠家,正是《人民日報》今年7月披露的“假配方奶粉”生産廠家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并無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奶粉生産資質,且該公司曾于今年5月起四次下達不合格食品召回通知。
李女士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購買的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本文圖片 當事人提供
12月25日,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回應澎湃新聞稱,“舒兒呔”郴州經銷商私自印制了題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處方箋”、落款為“便民藥房”、内容為舒兒呔各品種配方粉的便簽紙放置于科室。相關醫生未核實便簽紙來源,便将舒兒呔推薦給患者。
為此,醫院以“履職不力、工作失職”為由,對醫院藥學部、兒保科、兒童消化内科6人進行書面檢查、誡勉處理、批評教育、責令公開檢讨等處分。同時,醫院的便民藥房也已關停。
12月26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要負責人來到李女士和彭女士所在單位,當面緻歉。
牛奶過敏寶寶需用特醫奶粉
2018年10月,李女士的寶寶8個月大時出現腹瀉,反反複複不見好轉,且還有咳嗽發燒的症狀。她帶孩子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做過敏原測試,發現孩子牛奶高度過敏(+3級)。
醫生陳雪梅遂給孩子開了處方,處方有幾種治療腹瀉的藥品和一張擡頭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處方筏”,落款“便民藥房”的單子。醫生在該單子上“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劃線。并要求吃6個月後再複查。
在兒童醫院住院部的一樓便民藥房,李女士刷醫保卡買了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
“普通奶粉800-900克,三百多元一罐,就是很高端的奶粉了。而這個,一罐隻有400克,還要348元。買一罐隻能喝三天不到。”李女士說,“但為了孩子,我肯定要聽醫生的。”
随後,李女士又在住院部的便民藥房買了四次奶粉。截止到今年2月24日,李女士一共在醫院購買了12815元的舒兒呔配方粉。
其間,孩子的過敏症狀并沒減退,李女士又換了舒兒呔的另一款奶粉——舒兒呔深度水解奶粉。但是喝過2罐後,仍有過敏症狀。
與此同時,今年2月23日,李女士同事彭女士5個多月的寶寶也因睡眠不好、濕疹不斷,去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兒保科就診。
彭女士告訴澎湃新聞,孩子曾在月子裡時查出牛奶過敏( 2級),一直喝愛他美的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兒保科醫生建議她将正在喂養的奶粉換成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在便民藥房就可以買”。
2月26日,孩子又腹瀉,彭女士去北院(兒童醫院)消化内科就診。在這裡,給李女士孩子看病的陳雪梅醫生,也給彭女士也推薦了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随後,兒保科醫生劉澤英為彭女士開具了處方單,指定在醫院便民藥房購買舒兒呔,也是喂養六個月後複查。
醫生給彭女士開的舒兒呔配方粉“處方單” 。
在便民醫院,彭女士購買了30罐舒兒呔,消費金額10440元。
喝醫囑奶粉後過敏無改觀
彭女士對澎湃新聞說,服用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後,孩子睡眠和濕疹問題更加嚴重,而且身體腹部以下出現大面積膚色不均。她又前往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保科問診,醫生要求服舒兒呔氨基酸配方奶粉滿六個月以後再複查。
彭女士再次去醫院便民藥房購買,被告知缺貨,無法購買。彭女士先後在當地的多樂寶貝母嬰店購買了3罐(消費954元)、在貝貝樂母嬰店購買了2罐(消費596元)同樣的氨基酸奶粉。
李女士在醫院“缺貨”後,今年5月從母嬰店購買的舒兒呔奶粉出現“固體飲料”字樣。
李女士也遇到幾次便民藥房沒貨,她也從多樂寶貝購買了8罐(消費2544元),金寶寶母嬰店購買了34罐(消費9569元)醫生指定的同款奶粉。
與此同時,兩人均發現孩子的過敏症狀并未改善,且身高體重的增加嚴重滞後。
李女士記錄的孩子成長曲線顯示,孩子8個月至1歲8個月喝舒兒呔期間,“體重從18斤增加為20斤不到,僅增加了不到2斤,其中有個月出現負增長。好好的孩子,越養越瘦。”
李女士的孩子2018年10月19日就診時做了食物檢測,牛奶檢測值為“404.8”,分級為“+3”,屬于不耐受牛奶,對牛奶重度敏感,屬于應當“忌食”牛奶。喝舒兒呔奶粉一年多後,2019年12月2日,李女士孩子的牛奶檢測值為“312.43”,仍然分級為“+3”,對牛奶不耐受。
李女士今年12月,在寶寶吃舒兒呔一年多後檢測,牛奶過敏仍然 3級。
彭女士的孩子,從今年2月的中度牛奶敏感(108.09,+2),喝舒兒呔7個月後,9月22日再次測試發現,牛奶的檢測值增加到“255.05”,屬于“+3”級,即高度敏感。
李女士和彭女士都不理解,為何按照“醫囑”買的奶粉,寶寶過敏仍無改觀。
特醫奶粉廠家不具備生産配方粉資質
直至今年9月,李女士和彭女士偶然看到一條新聞時才找到答案,舒兒呔廠家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無生産奶粉的資質。
澎湃新聞注意到,《人民日報》今年7月29日以《假配方粉是怎樣流進市場的》為題刊發報道,記者輾轉四省五市,追蹤雅樂迪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報道稱,雅樂迪的“配方奶粉”稱可以為牛奶過敏寶寶提供營養支持,但食用後寶寶過敏症狀并無太大改善。而雅樂迪的生産企業為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報道稱,梵和公司位于山東煙台栖霞市臧家莊鎮,栖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孫振會表示:“梵和公司不具備生産配方粉的資質。”
報道中提到,固體飲料國家标準除對蛋白質含量做出要求外,對于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營養物質沒有任何規定。普通奶粉以及嬰兒配方食品的國家标準,均對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做了詳細規定。特别是嬰幼兒配方粉,還需要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通過後才能生産和銷售。
而像李女士和彭女士這種牛奶過敏的寶寶選擇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俗稱“特醫奶粉”,要求更嚴,生産企業應當取得相應的特醫食品生産許可。
李女士說,看到《人民日報》這條新聞後,她去查看孩子喝的奶粉發現,從醫院和母嬰店購買的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奶粉盒底部的産品類别标注為“其他固體飲料”。尤其是醫院便民藥房“缺貨”後,她又從母嬰店購買的舒兒呔奶粉,盒子商品名下方則特意标注了“固體飲料”四個字。
“當時根本沒想到,醫生開的這個奶粉會有問題。”李女士對澎湃新聞說,“誰會想到,我們寶寶吃的這個比普通奶粉價格貴一倍的‘奶粉’,隻是不能确保營養的固體飲料。這不是耽誤寶寶關鍵時刻的生長嗎?”
沿着這個線索,李女士和彭女士還發現,其實早在2019年5月6日,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曾發布過“産品召回公告”,稱對包括舒兒呔在内的12種奶粉實行三級召回,個别不合格的代工産品也同時實施召回。
舒兒呔廠家山東梵和生物的召回公告。
舒兒呔廠家山東梵和生物的召回聲明。
此外,2019年6月20日、7月30日,梵和公司也第二、三次發布召回公告,8月6日還聲明,相關不合格批次産品仍有銷售,希望各級經銷商主動召回,配合公司做好後續工作。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說,山東梵和公司确實沒有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生産資質。
醫院6人受處分
那麼,這樣一種“三無”奶粉,是如何流入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并且從醫生的處方中開出的?
在李女士向相關部門投訴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做出了相關回複。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回複。
該院稱:經查,2018年下半年,“舒兒呔氨基酸營養配方粉”(以下簡稱:舒兒呔)郴州經銷商——郴州益信康食品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郴州益信康),與湖南博瑞藥業有限公司簽訂采購協議,舒兒呔的品種明細為“其他固體飲料”,湖南博瑞藥業有限公司認為舒兒呔有合格的質量檢驗報告單,符合食品的引進标準,遂将舒兒呔作為食品引進并放在北院(兒童醫院)便民藥店和中心醫院便民藥店進行銷售。
而在實際的銷售過程中,郴州益信康的業務員将舒兒呔作為特殊醫學用途食品進行宣傳推介,還私自印制了題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處方箋”、落款為“便民藥房”、内容為舒兒呔各品種配方粉的便簽紙,并發放到北院(兒童醫院)兒童消化内科、兒保科各診室。
在診療過程中,北院兒保科的劉澤英醫生和兒童消化内科的陳雪梅醫生,在未核實上述便簽紙來源是否真實可信的情況下,以此便簽紙為依據,将舒兒呔作為特殊醫學用途的氨基酸配方粉推薦給了舉報人。北院兒童消化内科的陳雪梅醫生也以題為“郴州特殊醫用途食品專供店郴州媽仔谷母嬰店”提供的一份宣傳單為依據,向病人推薦各配方粉品牌,其中包括舒兒呔。
舒兒呔配方奶粉為“固體飲料”。
醫院藥學部分管便民藥店的工作人員和藥學部負責人對便民藥店報備的藥品以外的品種未進行審核,履職不力。北院兒保科、兒童消化内科負責人對上述便簽紙的來源未進行跟蹤了解,放任科室醫生使用,履職不力,造成惡劣影響。北院兒保科劉澤英醫生和兒童消化内科陳雪梅醫生工作失職,造成惡劣影響。
依據《關于對違反群衆工作紀律和幹部作風要求進行問責的暫行辦法》(湘組發[2013]10号)第六條第二款之規定,經院黨委研究,決定給予藥學部分管便民藥店的工作人員周珊羽書面檢查、誡勉處理,給予時任藥學部主任徐雨佳批評教育處理;給予北院兒保科主任侯彬蘭、兒童消化内科副主任何志剛批評教育處理;給予劉澤英和陳雪梅責令公開檢讨、誡勉處理,并在全院醫生大會上作公開檢讨。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醫院的便民藥房已經按市委要求關停。同時醫院也在上級部門的指導和督促下,積極協商處理。
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12月26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要負責人到她和彭女士的單位表示道歉。
(來源: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