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的天氣在雲南的西雙版納可謂是把春天的日光發揮得像是夏天似的,下午兩三點,太陽強烈得很,街道兩旁的灌木樹叢翠綠翠綠,陽光打落在葉子上面,閃閃發光,不虧是一處熱帶雨林,城市仿佛就淹沒在原始森林裡一般。雖然空氣清新,但炎熱使其變得幹燥,隻是一心惦記着勐泐大佛寺,這座東南亞最大的南傳佛教的寺院,是我這次來到西雙版納最主要目的。
然而卻沒想到碰上了寺院的傳統活動“浴佛”。
沒想到小學課本上的潑水節事隔十幾年竟然就穿越在眼前,雖然不是正宗的潑水節,但對于潑水節的鬧騰和歡快,在勐泐大佛寺依舊能切身感受。
潑水廣場的正中間有一座金黃色的尖塔,極富有西雙版納的建築特色,又富含了東南亞佛教寓意。然而在如此莊嚴輝煌的尖塔面前,遊客們表現得并非在佛前的這般嚴謹或是嚴肅,而是盡情地釋放了内心的童真,與孩子們一起享受這個少數民族的特色活動。
當大人們跟着傣族小姑娘學習完真正潑水節時候走得舞步後,便聚集在佛祖前,舉起盛滿水的水盆完成一次簡單的“浴佛”儀式,才是真正的走進水池内,盡情“放縱”。隻是這對于孩子而言,潑水比“浴佛”可是好玩多了。我想,“浴佛”的真正大概就是讓所有人恢複本是善良的天性,毫無任何心思的将自己沉浸在歡樂之中,不去煩擾世間絲毫的苦惱,不去增加絲毫欲望,在這裡,隻管盡情的将聖潔的水潑灑天空,洗去身體和心靈的污垢。
如果恰巧碰上四月中旬的潑水節,那麼這種感受就更為真切。好在勐泐大佛寺每天下午都會提供兩場潑水活動, 讓每一個來到西雙版納的人都可以感受這裡的傳統節日和文化氣息。廣場的周圍,設置了許多觀衆席,下午兩場潑水節活動真正開始之前,遊客們都會提前觀賞到關于西雙版納的傳統文化,通過一個個節目讓所有對雲南,對西雙版納還很模糊的遊客們更加深切的了解這個少數民族,這座生活在熱帶雨林的城市。等節目結束後,再進行一次簡單的“浴佛”儀式,便就可以歡快的進入水池,感受潑水節的魅力。隻是對于許多孩子們和一些心急的遊客而言,他們等不到儀式的到來就提前入水池了。這是西雙版納的獨特魅力無法阻擋的情緒。
若不是考慮到相機不能碰水,我也會下去與他們一起感受這個鬧騰的節慶氛圍。
二月的天氣在西雙版納真的是盛夏的六七月,天藍的一點兒也不含糊,樹木灌叢的一片綠色将所有遊客包圍在這裡。歡快的笑聲裡,潑水的動作尤為美麗,當遊客們換上了傣族服飾的時候,潑水節的隆重顯得更為突出。在這樣東南亞最大的南傳佛教的寺院裡,除了虔誠的信徒對這座佛寺的敬仰之外,剩下的便就是大家對這潑水節的熱愛。從最初的課本印象到電視或電影的視覺,即便文字形容的更真切或是視頻播放得更生動,然而這一切都不及親身體驗。所以,本是一處嚴肅莊嚴的神聖地方,遊客們忍不住一番忘我的鬧騰,自然可以理解。
同時,潑水節的來曆與佛更是有極深的淵源。
當然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傳說。自然,傣族的潑水節也是不例外。
相傳人間的氣候本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神通廣大,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樹木枯死,人畜遭災。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闆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英達提拉,訴說人間的災難。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層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天門倒塌,将他壓死在天庭門口。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開始用計懲處法術高明的捧瑪點達拉乍。他變成一位英俊小夥子,佯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 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裡了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她們想盡辦法探明了父親的生死秘訣。在捧瑪點達拉乍酩酊大醉之時,剪下他的一束頭發,制作一張“弓賽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為非作歹的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抱在懷中,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沖洗污穢,洗去遺臭。 據說這就是人們在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曆。
因此,每年的潑水節就像是孩子之間戲水一般,互相潑水,其目的就是為了傳承這個美好祝願。
傣曆新年佳節,第一天各戶要打掃衛生,準備過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飯。第二天稱為“腦”,是個多餘的日子,不計算在舊年内,也不計算在新年内,稱為空日,傳說這天就是捧瑪點達拉乍頭顱腐爛之日。 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說就是帕雅晚的英靈帶着新曆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将這一天稱為日子之王來臨。 按照古俗,這天要“趕擺”,放高升,歌舞,劃龍船等慶祝新年的來臨。
因此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節日來臨之前,家家要縫新衣,買新傘,備辦節日盛裝。每個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禮花、裝飾龍舟,開展劃船訓練,青年人還要排練節目,作歌舞表演。節日來臨,要殺豬宰牛做年糕,準備豐盛的年飯,宴請親朋好友。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在大佛寺進行簡單潑水節儀式之前會為現場遊客表演一些傣族特有的歌舞表演,以及一些潑水節當天遊街時候走得舞步姿勢。
對于即将四月中旬來臨的潑水節,又稱為“浴佛節”。是信奉上座部佛教的傣、德昂、阿昌等民族最重要的節日。原與“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的佛教傳說有關。因此,我說傣族的潑水節與佛也是有一定的淵源,不單單隻是傣族的傳統歡慶。佛教傳入傣族地區之後,當地神話和傳說融入其中,形成了由采花節和潑水節組成的獨具特色的傣族潑水節。所以能在勐泐大佛寺中感受到潑水節的用意就在這裡。而潑水之前的沐浴禮佛的簡單儀式就更能說明一切了。
若隻是當地年輕人還能敲着象腳鼓,跳着孔雀舞,互相扔擲香包,傳遞情誼的話,那麼這一場潑水活動更是讓遊客感受真切,深入其中。而不是單單地隻是互相潑水,一番玩趣罷了。
由于與佛融入因此,每年當盛大的潑水節來臨的時候,不僅僅隻是傣族,就連整個東南亞都會為之狂歡。從清早起來便就沐浴禮佛,接着就是連續幾日的節慶活動。 所以,碰上勐泐大佛寺的潑水活動,除了倍感驚喜以外,更多的是感受了這個少數民族對潑水節的重視。但依舊有很多人替我惋惜,為什麼不是四月中旬的時候來到西雙版納,這确實是值得可惜。但能在大佛寺提前感受到潑水節的熱情和傳統文化,我已知足,尤其是在大佛寺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