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18 23:21:31

原創:牟利軍 腎上線

水腫,是腎友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尤其是腎病綜合征患者,常伴有明顯水腫。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1

那應該怎麼消腫呢?提起這個,不少人第一反應可能是一些食療方法,比如喝玉米須、冬瓜湯消腫利尿之類的,但實際上,這些食療方作用微弱,起不到治療作用。

那腎内科醫生常用什麼方法給腎友消腫呢?快來聽聽牟利軍醫生的這期講解,腎内科最常用的一類消腫藥物---速尿!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2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3

速尿是什麼?

速尿,是一種利尿劑,中文通用名叫 呋塞米。英文名為Lasix,意思是“持續六小時(Lasts 6 hours)”。

速尿在1959年獲得專利,1964年被批準用于醫療用途,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古老”的藥物了,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活躍在腎内科和心内科舞台,最常用的藥物之一。

藥如其名,速尿的作用是快速清除人體内多餘水分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3

腎病綜合征腎友

為什麼會那麼腫呢?

腎綜患者水腫的發生有兩種機制:

1)腎病綜合征的腎友都會有大量蛋白尿,這一般會導緻低白蛋白血症,也就是血管内的白蛋白減少。

而白蛋白在體内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拉住血管内的水分。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5

所以當腎友血管内白蛋白減少,會導緻血管内存不住水,很多水分跑到皮膚下面,形成水腫。

水分從血管跑出來後,身體各個器官的血液供應就會相應減少,這會觸發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分泌激素以加強水分和鈉鹽的重吸收。

2)鈉鹽像白蛋白一樣,也可以把水吸住而留在體内。所以當腎病引起鈉鹽重吸收增多,會引起大量水分被留在體内。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6

在之前文章中,大家已經了解,腎小球負責過濾,腎小管負責重吸收→好好的腎,怎麼就漏蛋白了呢?

當腎小管重吸收鈉增多,水和鈉更多留在體内,是引起腎友水腫的主要原因。這也是應用速尿起作用的基礎,因為速尿的作用就是促進腎髒排洩鈉鹽。

我們下面具體細說。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3

速尿為什麼能快速消腫?

在發揮利尿作用的6小時期間,速尿可以顯著的增加尿鈉排洩。當以最大劑量給藥時,它可以增加腎髒20%到25%的排洩鈉的能力。

那麼,下面介紹一下具體的作用機制(看不懂的可以略過)。

速尿,主要作用于髓質和皮質内的髓袢升支粗段。在這些部位中,鈉的重吸收主要是由小管腔膜上的Na-K-2Cl轉運蛋白介導。而速尿,通過競争轉運蛋白上的氯離子位點,抑制Na-K-2Cl轉運蛋白激活,從而減少鈉的重吸收。

通俗一點講就是速尿在腎髒重吸收水和鈉的部分堵住了它們返回人體的通道,使得重新返回體内的水和鈉随着尿液排出體外,這就是速尿治療水腫的基本原理。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8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3

速尿怎麼用?

建議對沒有低血容量症狀(如心動過速、周圍血管收縮、手和腳發冷)的腎病綜合征合并水腫患者采用利尿劑治療,并且飲食上要少鹽(鹽限制在5g以内)。

一般對于腎功能正常的心衰和肝硬化引起的水腫,我們應用速尿的最大劑量為40到80mg。

而對于腎功能正常的腎病綜合征引起的水腫,我們一般會用到80到120mg。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3

使用速尿要注意什麼?

1)當給與速尿時,必須遵醫囑嚴格監測電解質、血壓、腎功能。利尿過度的情況可能會導緻低鉀血症、低血壓,組織灌注減少引起血肌酐、尿素升高。

2)另外,也需要監測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出現藥物過敏如皮疹的現象,要及時跟醫生反饋。

3)非常罕見的情況,速尿可能引起耳毒性。

這是因為速尿同樣抑制耳朵裡Na-K-2Cl轉運蛋白異構體,引發耳毒性(耳聾)。

耳毒性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副作用,主要發生在打點滴、靜脈大劑量用速尿(大于240mg/小時以上)的患者。

速尿和水腫是一對很難被拆分的兄弟,合理的應用速尿是解決腎病綜合征水腫的一個重要技能。好了,今天内容就介紹到這裡啦,意猶未盡的小夥伴們,明天再見!

參考文獻: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edema in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 UpTodate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11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12

玉米須真的能治療腎病嗎(别隻知道玉米須)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