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腎病患者被醫生告知需要做腎活檢(腎穿刺)時會感到很害怕,從心裡對這種檢查方式就很排斥。
其實這種方式是檢驗腎髒狀态的“金标準”。
因為有些腎髒疾病僅僅通過症狀體征和化驗的方式,無法客觀的評價腎功能,必須通過腎活檢的方式才能診斷病理性疾病。
通俗點說,眼見為實。
雖說是個金标準,但并不是所有腎病都需要做腎活檢。對出現血尿、蛋白尿或者肌酐偏高的患者,沒有急症的情況下,普遍都會按照正常治療手段用藥治療,對各項指标進行監測。
通過指标的變化,判斷病情是否能夠得到控制,如果能,那就繼續。
所以,隻有在某些緊急情況下,或者說患者的病情已經不能僅憑常規指标做為治療标準時才會要求患者做腎穿,為的就是更準确的找到病因,有針對性的治療。
比如急性腎功能損傷、腎髒疾病突然加重、移植腎出現嚴重的排異反應時,都需要做腎穿刺以盡快找到原因,為的也是更好的保護未損傷的腎功能,解除生命危急。
當然,做腎穿刺确實也需要面臨一些并發症,比如腎周血腫、感染、血尿、動靜脈瘘等情況。
6成以上的腎穿刺患者會出現腎周血腫,通常是小血腫,根本沒有臨床症狀,大約兩個星期左右就能自行吸收。
就算血腫比較大,隻要絕對的卧床休息,用藥物保守治療的話,一般兩個星期左右也就能緩解了。
對于發生感染的可能性,相對會很低,因為腎活檢時是嚴格進行無菌操作的。
除非是腎髒本身就有炎症了,在腎穿後炎症指标可能會升高,這種時候一般用抗菌藥治療就可以。
現在腎活檢的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了,很少會出現并發症,真需要做的話,也不必過于擔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