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端午節挂艾草香囊的寓意

端午節挂艾草香囊的寓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3:15:03

來源:【紅星新聞網】

紅星新聞網6月3日訊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複長。”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粽香四溢、艾葉流芳。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又一次在四季時序更替中來臨。

人們在這一天裡,系彩繩、品粽子、插艾蒿、挂菖蒲、賽龍舟、除五毒……在延續的古俗中,體味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限精彩魅力。

端午節的起源是什麼?老成都人又是如何過這個節?

成都市社會科學院曆史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馮婵将為大家詳細說明。

端午起源:初與祈豐收、防疫病有關

《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

“端午節,時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有‘初’之意。”馮婵解釋說到,“‘午’與‘五’諧音,五月亦稱‘午月’,故稱‘端午’、‘重午’、‘端陽節’、‘五月節’等,明清兩代又稱‘女兒節’。現在是國家規定的法定假日,也已經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06年,國務院将端午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将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馮婵認為最初是與祈求農業豐收,以及與防止夏季疫病有關。“但其中最著名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挂艾草香囊的寓意(懸陳艾挂香包)1

傳說戰國時期,楚國名臣屈原遭陷害被流放,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投江後,人們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吊他。因怕江河裡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人們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又因擔心米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米、外纏彩絲的方法制作出“粽子”。

端午習俗豐富多彩

在2000多年的曆史長河裡,端午節在傳承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多種風俗習慣,并被錄入文獻。馮婵談到:“《風俗通義》《齊民要術》《荊楚歲時記》《武林舊事》《随園食單》等著名古代文獻中都有關于端午節習俗的記載。”

端午節挂艾草香囊的寓意(懸陳艾挂香包)2

“端午節有包粽子、吃鹹雞蛋或鴨蛋、懸艾、喝雄黃酒、賽龍舟、捉鴨子、沐浴、佩戴香囊、拴五彩絲線等民間習俗。”馮婵提到,在端午節所有習俗之中,最重要且普遍的習俗其實是吃粽子,此習俗後來漸次傳播至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至今已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食物,也不僅限于端午節食用。”

成都端午别具一格:老丈人要給女婿送傘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風俗具有地域性特點。那在成都地區,大家又是如何過端午的呢?

“在成都地區,端午習俗是從唐宋以後開始流行。人們往往打掃衛生,在門前挂菖蒲、艾蒿,有‘蒲龍艾虎’之說,以驅除‘五毒’,淨化空氣。用雄黃酒、蒜汁或石灰粉撒于宅子内外,以驅趕蟲蛇。”馮婵補充說到,“‘五毒’一般指蠍子、蜈蚣、蛇、蟾蜍、蜥蜴。”

端午節挂艾草香囊的寓意(懸陳艾挂香包)3

古人認為,端午節期間,陽氣下沉、陰氣蒸騰,人體最為虛弱,加之此時蟾蜍、蜈蚣、壁虎等開始肆虐,因此,衍生了許多祈求平安健康的端午節習俗。

“人們常把雄黃酒塗抹在小孩子額頭、手、腳,以防蚊蟲叮咬;佩帶香包、臂系五彩絲線;采集草藥熬水沐浴。”馮婵說,一直以來,有“端午見青即是藥”之說,人們用草藥熬水沐浴,以期遠離疾病,長命百歲。

此外,成都還有許多獨具地方特色的端午習俗,馮婵說到,“在節慶活動方面,成都地區流行‘打李子’‘出端午佬’‘劃龍船’等。各郊縣舉行的龍舟競賽,最為熱鬧,沿河觀賽者,比肩接踵。”

“在禮儀方面,女婿要備粽子、鹹蛋、酒拜會老丈人,而丈人則要回贈新傘、折扇等。在飲食方面,成都人端午節吃粽子、鹹蛋、苋菜。”

“成都的粽子,多用糯米和飯米按比例摻和,用葉子裹成錐形,以繩或棕葉纏之。”馮婵進一步講到了成都粽子的特點,“除去甜味、白味的粽子,成都人還喜歡鹹粽子,在米中加入少許花椒、臘肉等特色食材。”

成都人過端午還有這些老習俗

懸挂陳艾、菖蒲:據《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記載,端午節時老成都人家家大門都要懸挂上陳艾、菖蒲,還要用晾幹後的菖蒲或艾葉熬水洗澡,避免蚊蟲叮咬和皮膚瘡毒。

挂香包:《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還記載孩子們佩戴用棉布、絲線縫制的香包以避毒蟲、瘟疫。香包内裝雄黃、蒼術、丁香、細辛、白芷等中藥。

“送傘”祈福:《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中記載,過去在成都部分郊縣農村,端午流行“送傘”。女婿在婚後第一個端午要備上九個粽子、九個鹽蛋、兩瓶酒攜妻子到嶽父家過節。嶽父母受禮後,要贈給女婿一把新傘,女婿回家時,不論天晴下雨都要打傘回家,有庇護之意,望婆家照顧新媳婦。在繁體字中,“傘”是擁有人字最多的字,寓意多生兒女,人丁興旺。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鸢舞。

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