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8日,一輛雷克薩斯LM300h在廣西貴港市G7212泉南高速上發生交通事故,因全車車門鎖死緻使車内被困乘客,未能全部被路過施救人員順利救出,最終導緻車内乘客一死兩傷。
圖源:來自于網絡
次日,雷克薩斯中國發布官方聲明稱,當地交警部門正在調查事故原因,雷克薩斯中國正在密切關注,并派出緊急對應團隊抵達現場,與當地經銷商一起,盡全力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
此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持續熱議。然而就當人們還在等待着事故的調查結果之時,近日竟再次發生了一起類似的案例。
據多家媒體報道,8月12日,廣東一輛豐田卡羅拉雙擎發生事故,車頭嚴重撞毀,不斷有白煙冒起,前排氣囊彈出,但事故後車門始終處于緊鎖狀态。
圖源:來自于網絡
另據網傳的現場視頻内容顯示,男子試圖打開車門但均以失敗告終,随後車輛開始出現明火,該男子找來滅火器對車輛進行滅火處理,其他群衆紛紛趕來幫忙滅火,車輛起火情況得到遏制。與此同時,多名群衆參與救援,合力拉拽甚至用撬棒試圖撬開車門,但均未順利打開車門,直到視頻最後,車門也未打開。
截至目前,該事件尚無車内人員傷亡情況通報,事故車輛品牌方一汽豐田也未對該事件發布相關聲明。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接連發生兩起類似事件,且事故車輛均為豐田旗下車型。人們不禁質疑,為何發生此類事故的均為豐田品牌旗下車型,“事故後打不開車門”究竟是不是豐田系的“通病”?
碰撞後無法自動解鎖
究竟算不算設計缺陷?
事實上,在上個月的雷克薩斯事件發生後,不少媒體已經對于釀成慘劇的原因作出過分析。“碰撞後車門并未自動解鎖”成為了阻礙路過群衆實施救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源:來自于網絡
如果說因為車輛發生碰撞,導緻車門變形無法打開最終成為了事故調查的結果,想必大多數人是無法信服的。因為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即便是主副駕側車門出現了變形的狀況,導緻車門無法開啟多少還有一定的說服力。可後排車門和尾門處卻并無明顯的變形出現,這基本可以說明是車輛的自動解鎖出了問題。
馬拉車市發現,網上有一種論調認為是豐田旗下的車型未配備“碰撞門鎖解除系統”所導緻。可事實卻并非如此,根據雷克薩斯LM車型的用戶說明書顯示:當SRS空氣囊展開(充氣)時,所有車門都将解鎖。
那麼為何在此次事故中氣囊已彈出,還會出現車門鎖死的情況呢?其實,雷克薩斯同樣在用戶說明書中給予了“提示”。在描述“碰撞檢測門鎖解除系統”時,雷克薩斯表示如果遭受強烈撞擊,所有車門解鎖。但是,根據撞擊的力度或事故的類型,該系統可能不工作。
此次雷克薩斯大概率都觸發了“撞擊力度或事故的類型,存在可能不工作”之廠家提示,而卡羅拉則根本沒有标配此項系統。而最終調查結果也有很大幾率會朝着這個方向來說明。
當然,我們并非完全否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甚至認為雷克薩斯的事故可能就是觸發了該提示。然而,這樣的“巧合”和“極端狀況”合理嗎?這背後有着怎樣的安全隐患?雷克薩斯事件造成的“一死兩傷”慘劇,難道還不是血淋淋的教訓嗎?
相較于雷克薩斯因為觸發了極端狀況導緻車門鎖死,沒有标配該系統的卡羅拉則更加無從解釋。此時,再看一汽豐田官網上關于卡羅拉的安全亮點展示,或許多少讓人覺得有那麼一些尴尬。
圖源:一汽豐田官網卡羅拉車型亮點介紹
假如這是豐田系的“通病”
那麼究竟有沒有“根治”的可能性?
曾幾何時,在大衆的銷售和宣傳彩頁内容裡,都把碰撞自動解鎖作為了大衆汽車安全性的賣點之一。彼時,人們或許還會有所鄙夷,認為這本該作為所有汽車“标配”的設計,哪裡值得單獨拿出來大說特說。
可如今來看,這樣的所謂“标配”,在豐田系的産品當中,雷克薩斯雖有但卻存在着“可能不工作”的可能性,而卡羅拉卻壓根并未标配此項功能。
而這一“可能不工作”則意味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為并非每一起事故,車内的駕乘人員都能保持清醒,甚至還有意識或是力氣能越過安全氣囊去按下車輛上的“PWR DOOR OFF”按鍵。
假如這是豐田系的“通病”,那麼有沒有可以根治的可能性呢?有業内專家表示,包括豐田在内的諸多日系車型,車身結構、用料和邏輯本身就決定了其一旦發生碰撞,車門變形的概率較之其他國别的産品偏大。
為了保護座艙中駕乘者的安全,同時減輕碰撞對行人的傷害,日系車輛大多采用的都是能量吸收材料,這一設計理念多少存在着緻使車門變形,因事故而無法打開的可能性。
其次,有網友指出,在國内市場沒有标配碰撞車門解鎖功能的卡羅拉,在美國和日本市場裡其實是全系标配了的。照理說,一款門鎖邏輯正常的車,應該是既有自動落鎖又有自動解鎖功能的,并且解鎖落鎖的時機可以按需設置。
由于國内市場沒有标配該功能,一旦車子故障或撞壞就無法從外面開門,恰恰也暴露了卡羅拉的這一缺陷。
而對于有該功能卻存在“可能不工作”的雷克薩斯LM車型,統一召回消除該安全隐患,或許才是最正确的操作。
另外,在中國汽車市場裡,不止是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大部分的車型在接受專業機構碰撞測試時,大多都主要為了“應試”而去做部分優化,這也造就了許多車型明明頂着“五星碰撞安全”的名頭,卻在實際道路中屢屢出現“不堪一擊”的真實狀況。
馬曰:
半個月之内接連發生的兩起豐田系車型碰撞打不開車門的案例,客觀上也說明了“碰撞車門解鎖”系統的重要性。對于沒有标配此功能的卡羅拉等車型,出于安全考量理應對其實施标配,切莫因為成本等因素就對這一安全隐患視若無睹;而搭載了此項功能的雷克薩斯,也應該完全考慮到更多的碰撞力度和場景,讓該系統能夠在所有的用車場景中都能有用武之地。
此外,包括日系在内的所有車型,都應該本着用戶全場景使用需求出發,考慮更多的碰撞可能性,而非隻是單純地遵循測試機構的碰撞測試需求,而進行簡單的“應試”優化,否則便将面臨“碰撞測試猛如虎,一遇事故車内堵”的尴尬境遇,甚至還會釀成血淋淋的慘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