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一個現象,就是一旦國産車價格達到了一個點,車主們機會開始 與合資車作對比,最後大部分車主也會選擇合資的而不是國産。哪怕是在目前國産車進步如此明顯的情況下。那真實的對比真的這麼大嗎?
說實話,國産車是進步了,但是距離合資車确實是有差距的。隻能說一分錢一分貨。國産車有它的讓人覺得驚喜的優點,也有難以跨越的缺點,并且這麼多年的國産車的環境與地位也很微妙,所以人們對它的顧慮就更多。
首先說優點吧,咱國産車,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優點的。
别的車不知道,自己這台車四年幹了14萬公裡,6at變速箱,十萬公裡換過一次變速箱油。平時加油三分之二加92,三分之一加95。到現在發動機變速箱沒毛病。跑個上千公裡高速心裡依然有底。車輛也沒發生過什麼小毛病,就是偶爾鎖不上車,重啟就好了,發生頻率不高,一個月也就那麼一次半次的。
配置很高,但僅限于面上的,比如,led大燈。還有車門闆上翻毛皮啊,電動尾門,座椅通風加熱人家全給你配上了。如果不去開,眼睛看過去,能達到50萬的标準。外觀也符合中國中老年人審美,而且很有中國人中庸加四平八穩調性。
油耗低,如果駕駛習慣好。高速8,9個油,看你開100還是130了。市區11到12個。駕駛習慣不好在這基礎上再加一個油。可以加92。油耗也還行,至少油耗快追上一線發動機水平了。在一線合資車裡這油耗不算低,但絕不算高油耗。
但也有難跨越的缺點——時間與汽車工業化幹不過人家,國産車是進步了,但彎道超車還是少數。
比如6at變速箱換擋頓挫,而且有點太激進了,可能是為了彌補動力不足。稍微探探油門,偶發性慫車,就像手動擋要滅火的感覺似的。開着不是很舒服。并且at是特别吃調教的,而調教需要主機廠龐大數量的工程師和數據還有多年沉澱下來的功底。
發動機有點落後。大概落後合資車10年的差距。上坡過道超卡車會挺提心吊膽的。
看得見的地方配置高,看不見的地方,或者說摸不到的地方,都不咋地。比如空濾,中控。音響。
總的來說最大的缺點就是三大件和合資車比還是存在有10年左右的差距。
上面這些還是客觀因素,還有主觀因素,那就是口碑的傳播速度是很慢的,還有大家應國産車的發展曆史對國産車的忍耐阈值不高。
一般從網上到線下,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到各種小縣城,這個過程起碼得好幾年,更别說汽車這種那麼大宗的消費品。大家可能換車的頻率要5年以上,如果平時不關注汽車信息的話,我們記憶中也許還是5年前的口碑,比如大衆的皮實安全,豐田的省油可靠等等。
看看國産車當初的冏境,隻要有一點缺陷和小毛病立馬成為全民笑談,長期的潛移默化讓很多人已經根深蒂固地認為,國産車就是不行,行也是不行。但國産車在逐年進步,合資車也在盡力地降本減配,也不見得合資車依舊那麼香了。
國人當然也是希望支持國産車的,總的來說國産的出路還是需要時間,讓國産車質量提起來,人們的顧慮打消,用事實來打破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