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PPI縱橫的世界,做到一枝獨秀一股清流實數不易。
本人(老馬)使用小米8已經兩年之久,想必也是到了換機的時候了,可是米8這塊屏幕雖說是三星屏,1080p分辨率可是我還是能看見顆粒(可以叫我列文虎克,顯微鏡男孩)在網上查詢小米8屏幕像素密度達到了402ppi,但是OLED屏幕像素密度要乘0.8計算,也就到達到了321.6。沒有達到視網膜屏幕的标準,所以這也就是我所謂的能看見顆粒的原因吧。
像素密度排列方式其中一種
由于本人手小,不喜歡大屏手機(不過不是讨厭,怕最後換大屏手機的時候打臉不那麼疼)對手機性能要求不高,所以想選擇小屏旗艦三星GalaxyNote10,對,Note10不是10 有Note10不是大屏的原因。有人會說Note10是1080p的屏幕,而且像素密度才不如米8,這就是數據上的東西。
小米8以及三星Note10像素密度
手機屏幕上的PPI是否越高越好呢?各位看官細聽分說。
1.那手機屏幕上的PPI到底是什麼呢
PPI中文含義是指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目。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理論上屏幕PPI越高,屏幕就越精細,畫質相對就更出色。所以一句話就論證了我的标題“手機屏幕上的PPI是越高越好?”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圖片來源網絡
答案我認為是
因為不同的手機屏幕顯示效果不同,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顯示效果的清晰度。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當然,顯示的密度越高,就越清晰。
那是不是PPI越高越好呢?
個人認為每個人的觀點不同,我也僅代表我跟人觀念。我認為屏幕像素密度越高看到的越精細,但是相應的代價就是功耗越大,發熱會相應增加,是不能逃出熱力學定律的。但是我覺得像三星的做法很好可以把720p,1080p,1440p的分辨率做出相應的調節,那麼功耗發熱控制都會有不同幅度的變化。
2.那麼屏幕分辨率高,是不是PPI也越高呢?
理論上來講,在屏幕大小一定的情況下,高分辨率的屏幕通常會獲得更加優異的顯示效果。因為在相同尺寸屏幕下顯示清晰度越來越高是因為PPI的提升。
手機屏幕最終是要給人看的,而不是給專業儀器測試用的。大部分人所能觀察到的分辨極限隻有326PPI,所以才有了蘋果所稱的視網膜屏幕,人在觀看手機屏幕的時候并不是貼在屏幕前看,而是有一定的距離,距離越大,辨識像素點的能力就越弱。所以高分辨率的屏幕未必就一定在顯示效果上遠遠領先低分辨率,所以分辨率高不見得PPI就高。
3.那麼屏幕上的PPI過高到底有沒有用?
個人認為是有的,畢竟其一是心裡舒服,雖然有的人看不出來但是會有差異的,就比如當時的所謂“OLED瞎眼屏”,還有低頻PWM調光問題,會有一些敏感人群敏感用戶的。
其二呢就是這是當今科技發展的見證,如果現如今手機屏幕做到了8K,抛開價格不談肯定會有一些用戶覺得這是秀肌肉的産品,也會有一些用戶第一時間嘗鮮,在手機市場普及的問題隻不過是手機問題。
好了,這就是本篇文章全部内容了,如果你還喜歡的話歡迎關注微博“科技芯芯”@微信公衆号“科技芯芯”你的關注就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愛你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