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在影視劇裡看到“窮人”了?
今年三胎政策出台,20年前的《家有兒女》又火了。許多人感慨:“養三個娃哪有那麼簡單,也不看看人家什麼條件啊。”
《家有兒女》的拍攝時間是2003年,而劇中劉星一家人的冰箱裡,永遠有準備好的冰鎮飲料,孩子們嘴饞了,跟當媽的撒個嬌,就能天天換着花樣地吃上雞翅、紅燒魚、醬肘子……一位B站UP主還曾估算出劇中一家人的住宅為三室兩廳,住宅面積大概在200平米,并且還是北京市中心的學區房。
誰不羨慕《家有兒女》裡的飯菜呢?
時過境遷,當年追劇的小屁孩都變成了見多識廣的成年人,對一切“故事”表現出越來越敏銳的感知力。
視頻行業已經進入了全民“列文虎克”的時代,人們紛紛拿起顯微鏡,越來越多地關注到過去覺得“不重要”的細節。那些脫離現實的電視劇被人們批為“懸浮劇”,意指即使服化道再精美,人物卻浮誇造作,劇情也遊離于現實之外,毫無營養。
而在今年新周刊第二十二屆中國視頻榜中,我們驚喜地發現,那些肯在細節處下功夫的作品,人們也不吝于送上盛贊。
那些真實、有力的故事,永遠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在視頻影像上,人們已經不滿足于隻“看個樂子”,更希望從他人的故事中獲得面對現實的解藥。
影像照進現實,看劇就是看自己
近幾年來,觀衆苦“懸浮”久矣。慶幸的是,今年終于不太一樣了。
2021年初,第一波國劇熱潮來自正午陽光的《山海情》。
你我都懂,以“扶貧”這樣的宏大叙事為主題,很容易走向說教和刻意煽情,叫好不叫座是常态。
為此,《山海情》講述大時代的脫貧“攻堅之難”,聚焦的卻是一座小小的湧泉村,從那些渺小、貧苦、踏實的人身上,尋找一座移民村莊最終脫貧蛻變的希望。
《山海情》劇照
《山海情》的動人之處就在于此,一切看上去足夠真實。從物質的“貧”到精神的“困”,徐徐展示村子在資源、産業、觀念、風俗上的種種桎梏,凸顯出“扶”的意義。
此外,從演員服化到拍攝取景的“真”和“土”,都實現了對上世紀末西北農村的真實還原,這種“匠心”在國産劇中很難得,正午陽光卻總能給人驚喜。
當然,我們還是幸運的,總歸活在一個主旋律也能充滿煙火氣的年頭。
以一己之力定義“覺醒之年”的《覺醒年代》,為主旋律的“覺醒”給出了模範答案。
作為獻禮建黨100周年的革命曆史題材大戲,《覺醒年代》在2月份開播,講述的是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建黨的偉大曆史。
從“出圈”的角度來說,《覺醒年代》以主旋律叙事收獲了核心觀衆,将曆史上那些名号響當當的人給“演活”了——劇中,100年前率先覺醒的青年,不再隻是被教科書寥寥幾筆定義的偉人,也是工作時喜歡發牢騷、被兩分錢難倒過、會嘴饞的小年輕。
《覺醒年代》劇照
雖千萬人吾往矣,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普通人成為肩挑家國的覺醒青年,顯然更值得後人深思。
紀錄片《九零後》,走的也是相同的路子,講述以楊振甯、許淵沖為代表的一批“90後國士”的人生,表現偉人在成長時的朝氣和稚氣,讓年青一代更有共鳴。
觀衆對于“真實”的共鳴,也體現在今年接連不斷的現實主義作品中。《小舍得》《掃黑風暴》《我在他鄉挺好的》不斷引起網友的讨論,并在一定程度上照進現實。暑期檔《小舍得》一度引發全民關于教育與親子關系的關注,而下半年教育行業的變化,恰恰說明了《小舍得》具有的現實含義。
由傳遞娛樂出品的“第一職場劇”《理想之城》讓觀衆在屏幕上再次看到了真實的職場,這部劇表現了國内建築行業的現狀,一些職場間的“潛規則”也讓不同行業的職場人士深有同感。
《理想之城》劇照
除此之外,今年各大影視劇出品方也在IP運營上持續發力,追求極緻,由影視改編的動漫作品《完美世界》,視覺效果華麗,每一幀都透露出精細。今年影視界的新勢力西嘻影業成功打造了“新仙俠”劇集《千古玦塵》,搭建起特有的古典美學體系,探索了仙俠劇的創新表達。即将開播的《且試天下》将言情故事融入江湖,令人期待。未來,西嘻影業将在女性情感等多種題材上持續發力,為觀衆還原一個真實鮮活的影像世界。
短視頻時代
你需要一雙火眼金睛
互聯網時代,人們越發意識到“真實”可貴。
今年vivo全新升級的VISION 影像計劃,鼓勵有人情味的、真切的表達,在這個“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以手機影像的方式,記錄當下,感受身邊美好圖景。
短視頻和直播行業的起飛,剛好也踩在了觀衆對于“真實”的渴求上。9月25日,孟晚舟回國直播,全平台累計4.31億觀衆在線觀看,人們想獲得的就是這種切實的曆史見證感。
孟晚舟回國。
短視頻方面也是如此。2020年1月,微信視頻号開始内測,并基于龐大的用戶數量及騰訊已有生态環境,在今年走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新榜發布的《2021視頻号發展年中報告》顯示,基于熟人半熟人的“朋友型”視頻号創作者更受到人們的青睐。情感、生活、健康等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内容增多,今年碧桂園推出的品牌短片《愛是難題,愛是答案》,通過6組不同年齡的情侶生活裡的細節,傳達出“愛”的意義。
而一些“冷圈”,也不乏異軍突起者。
今年,你或許随處可見這張藏狐表情圖,它的“原型”就是“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的作者張辰亮。
喜聞樂見的藏狐表情。
在短視頻的天下裡,“科普”是冷圈裡的冷圈。身為《博物》雜志策劃總監的張辰亮從網絡流傳的熱門短視頻出發,為網友進行生物科普和辟謠。對一些反複出現的“水鬼”“水猴子”謠言,他也會在鏡頭面前失态,氣得要揮拳頭,一時間被網友戲稱“藏狐打人啦”。
張辰亮也樂于陪網友們玩梗,他将短視頻的娛樂性和科普的嚴肅認真集于一體,在之後的視頻裡也多次自我調侃,許多人都由此知道了這位嘴快得像連珠炮、愛好舞弄雙節棍的“狐主任”。
另一方面,短視頻因其傳播快捷,制作方便,也導緻了内容良莠不齊。在一些短視頻平台上,經常能刷到内容重複、單調,甚至造假傳謠的視頻。正如張辰亮在自己的視頻中介紹,一些現在看來荒誕不經的“水鬼”傳言,卻曾經造成過民衆的恐慌,“你科普吧有人質疑,但不說就是你工作上的缺失,這就是我們科普工作者應該承擔的”。
對于短視頻的内容,人們開始主動“求真”,而不再抱着“樂呵就行”的目的。不得不說,無窮小亮們的引導功不可沒。
别端着,讓真人秀回歸“真人”
短視頻在“正本溯源”,娛樂圈也接受了清朗行動的“過濾”。在今年“頂流”頻頻翻車的背景下,網友及粉絲對于“假人設”也磨練出了鑒别力。“人設”易翻車,在這樣的背景下,越沒有偶像包袱的明星和節目越容易收獲路人的好感。
《披荊斬棘的哥哥》自開播便好評不斷,把一檔關于“中年大叔”的綜藝選秀搞出了新玩法——這得歸功于,節目對哥哥們的第一條要求:“不能油膩,别頂胯、别wink,太油膩了就剪掉”。節目播出之後立刻引起了觀衆的共鳴,節目組也被觀衆稱贊“太懂了”,而以陳小春、張智霖、謝天華、林曉峰、梁漢文組成的“大灣區”組合,因為“業務上能跳能唱,做人沒架子,跟誰都玩得起來”,成為了新一代“寶藏(老)男孩”。
被視作“内娛選秀坐标系”的大灣區哥哥。
2021年,娛樂綜藝帶給觀衆太多驚喜。《誰是寶藏歌手》為音樂演出類節目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形式,在節目中,所有歌手全部以符号代替,為一些小而精美的演出提供了舞台;正在播出的《導演請指教》則邀請到了多位赫赫有名的制片、導演、演員,為觀衆呈現出真實的“幕後故事”。
除了娛樂方面,綜藝節目也在試圖去探讨一些年輕人關注的現實問題。
今年5月,一檔堪稱“當代社交困境大賞”綜藝節目《五十公裡桃花塢》在騰訊視頻播出,第一集就把人“尬住了”;令許多年輕的“社恐”型觀衆産生強烈共鳴,許多網友表示,“郭麒麟他們也太像小時候被家長拉出來表演節目的我了。”另一部Bilibili出品的《屋檐之夏》,巧妙地構建了一個獨居老人與城漂青年共同生活的空間,通過“觀察屋”的第三方視角,展現兩代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帶給人們關于隔代溝通的啟發。
這種“社死場景”帶給觀衆更多的反思,下半年的《再見愛人》也是如此。觀衆更容易把自身代入到那些“腳趾動工”的場景,進而主動去反思人際關系、婚戀關系中存在的問題。這種帶有社會實驗性質的綜藝節目,就是讓大家看到大明星也會社恐、也會尴尬、也會苦于戀愛,人生面對的困境其實并無不同。人們永遠有“不知道如何開口”的時刻。
今年的“真人秀”,終于慢慢回歸成“真人”的樣子,在屏幕上散發着真實的煙火氣。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人們使用手機、觀看視頻的時間越來越多。視頻行業在突飛猛進的同時,其内容也越來越多地承擔着人們的情感投射。觀衆以真情實感看故事,變得“較真”,也在“求真”,渴望在虛拟的視頻世界中看到一份真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