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用楚辭唯美簡介屈原生平

用楚辭唯美簡介屈原生平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8-13 09:10:47

作為家喻戶曉的曆史名人,屈原一直以壯志難酬,抱恨而終的愛國主義詩人形象存在我們記憶中,讓人憑生無限感慨,其實屈原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悲催到一事無成,事業未竟的打擊,直接觸發了其千古名篇《離騷》的誕生。

騷體一出,天下震驚,從此而始,一舉打破先秦文學長期被北方文化壟斷的固定格局,獨樹一幟的楚辭冉冉升起,南方浪漫主義文學一出生便風華正茂,與《詩經》一南一北分庭抗禮,雙子星座一般熠熠生輝。

最重要的是,屈原是第一個在文學中把個人情感完全融入并完美升華的人此後做到此地步的是司馬遷。在屈原之前,中國文學,無論《尚書》和還是《詩經》,都是群體意向的群體情感體現。

所以,屈原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開宗立派的人物,雖然我們現在讀他的文字,或許并不覺得奇怪,但如果沒有他,我們或許再也不會有這種文學體驗了。

《楚辭》究竟擔不擔得起與《詩經》平分先秦文學格局的盛名?絕對可以!

但屈原畢竟是有繼承的。《楚辭》到底是憑借哪些獨特魅力一舉超越有“東方聖經”之喻的《詩經》,且二者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存在呢?

用楚辭唯美簡介屈原生平(楚辭屈原開宗源出詩經)1

1、楚辭:南方語系的浪漫發轫,個人情感在文學中的完美升華

衆所周知,華夏文明大都源自黃河流域,北方文化順流而下,一路途徑晉、齊諸國來到長江流域時,首先出現的文化載體,就是以漢水流域為主的楚國。

“楚辭”二字,始見于《史記.酷吏列傳》,原指楚地的民謠歌詞,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詩歌體裁的民間文化形式,詩人屈原在此基礎上創作了千古名篇《離騷》,由此奠定了楚辭為南方浪漫主義文學扛鼎之勢。

《楚辭》誕生以前,《論語》及諸子百家著作,大都是以辯論、實用、思想性見長的方法論,《楚辭》的出現打破了這單一的文學形式,成就了我國第一位大文學家屈原,其代表作“離騷”一反諸子著述路數,全篇純粹是個人際遇悲喜的感性抒發,其典型的浪漫主義形态,成為後世抒情散文的最早奠基。

用楚辭唯美簡介屈原生平(楚辭屈原開宗源出詩經)2

·楚辭的方言特色

因那時候楚地巫風盛行,一到大型祭祀時,巫師們就會打扮成各種稀奇古怪的神靈模樣,載歌載舞的上演一場神話故事大戲,這獨特的娛樂方式造就了楚人奇幻無比的想象力,這種奇幻、絢麗的風格在誕生于本土的《楚辭》中随處可見。

由于楚辭的語句一貫參差不齊,常要用語氣助詞“兮”、“些”等為其助力,“兮”,就是現在滬語裡常用的“啊”,據考證,《楚辭》裡一共用了189個兮,《詩經》中雖然也有兮字廣泛運用,但一般都用以斷句,轉折或結尾。

而屈原在創造騷體的同時,也創新拓展了兮字的意象空間,由原來的歌之餘聲變成了代表這種新詩體的專用虛字,後世把屈原創造的新詩體稱為楚辭或騷體,這種詩體,在形式上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兮的運用變化。

帝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楚辭的抑揚頓挫将韻文風采發揮到了極緻,配以兮字的巧妙銜接運用,把節奏與情感完美的融合到一起,一詠三歎,一節三拍,讓人感覺每一個字都在節奏的基礎上,有了音調的波浪起伏,讀《楚辭》時能深刻感受到那種錯落有緻的高低回旋,如同涉足沙灘時,切身感受到洶湧海潮那波來波去的強烈沖擊。

·香草美人:南方浪漫主義的經典意象

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香草美人”是《楚辭》中的一種借代手法,王逸在《楚辭章句》序中說:“《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谕,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所以在文中,香草是屈原的自我投射,遙不可及的美人是他求之不得,屢屢受挫的治國夢。

後世那些失意的文人騷客們,紛紛效仿屈原筆法,以“美女”、“棄婦”自喻,抒發無法實現的理想抱負,不被重用的抑郁與苦悶。

比如,漢代文學家張衡的詩作《四愁》:“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美人贈我琴琅,何以報之雙玉盤”、“我所思兮在漢陽。”

唐代詩人李賀的《蘇小小墓》:“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

“香草美人”構成了一個複雜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統,因為這一意象結合着屈原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經曆,富有現實感,赢得了後世文人的認同,并一直盛行到漢、唐、清代,由此形成了一個源遠流長的香草美人文化傳承。

用楚辭唯美簡介屈原生平(楚辭屈原開宗源出詩經)3

·楚辭對純文學發展的推動

在先秦文學中《詩經》屬北方文學系統,《楚辭》則屬南方文學系統,但更大的區别是,《離騷》極注重個人情感的發揮,在這之前的先秦經典中,無論《尚書》還是《詩經》,都是群體意向及情感的體現,屈原開宗立派,首創了将個人情感完全融入文學中并完美升華的楚辭形式,一舉打破傳統格局,給當時文壇注入一種奇幻而炙熱的文學情感新體驗

我們現在讀他的文字或許沒有太多意外感觸,但假如沒有他,或許我們就不會擁有後世燦若星辰的那些浪漫主義衣缽繼承者們:陶淵明、蘇轼、李白、李賀、李商隐......個個大名垂宇宙。

反觀詩經,本是古代勞動人民口耳相傳的歌謠,所以情感平實樸素。而其情感也具有普遍性,是群體情感的一種體現。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這都是普世男女都會有的戀慕之情,不存在限定對象的個人際遇慨歎。

楚辭因多士大夫憂天憫人之作,因而辭藻華麗,情感濃郁,拿《詩經·小雅·谷風》和《楚辭·山鬼》做一下對比,就能看清二者明顯的風格差異。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将恐将懼,維予與女。将安将樂,女轉棄予。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将恐将懼,置予于懷。将安将樂,棄予如遺。

詩經語言典雅樸實,主要描寫人的日常場景,是現實主義的開端,主要采用賦比興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形式上四言為主。

怨公子兮怅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靁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飒飒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山鬼則奇駿華麗,抒情熱烈奔放,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期間夾雜着南方方言,以及标志性的“兮”字。

在楚地民風、民俗、及民間曲調基礎上,屈原“依《詩》取興,引類譬喻”借鑒了《詩經》的藝術精神和手法,創作出琦玮瑰麗的詩篇,與《詩經》一起奠定了以風、騷為基礎的傳統詩歌創作規範。

《詩經》的四字體對後世詩詞歌賦影響巨大,而《楚辭》首次将個人情感完全融入文學中并得以完美升華,其熱情奔放,奇幻瑰麗的文風,極大地推動了後世散文體裁的輝煌,因而成為古代浪漫主義典籍的開山之作。

用楚辭唯美簡介屈原生平(楚辭屈原開宗源出詩經)4

2、源自詩經,一脈相承的文學淵源與愛國情操

說起我國傳統文學,離不開兩種經典風格樣式,即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而這兩種主義的源頭,前者為《詩經》,後者非《楚辭》莫屬。

現今大部分觀點認為《詩經》和《楚辭》是我國古代文學寫實和浪漫的開端,《楚辭》因楚言成為為南方浪漫主義代表,《詩經》則成為寫實主義的北方文學開山。

其實這兩部文學經典表面差異的背後,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傳承,衍生與發展的關系,《詩經》誕生了《楚辭》,《楚辭》發揚光大了韻文,給後世散文的興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迥異的叙事節奏

一般來說《詩經》中的詩以四字句為典型句式,句中是二二節奏,《離騷》的典型句是五、六字句,句中常常是三三或三二節奏,“四言簡質,句短而調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調易雜”。

《離騷》既不是四言,也不是七言,而是句式靈活多變的自由體,語言節奏自有獨到的妙處,交叉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通過字數的增加與減少,有意造成跌宕起伏的語言節奏,形成《離騷》特殊的語言節奏美,和《詩經》相比,《楚辭》變化是高低的縱向變化,而《詩經》則是橫向的延遲。

詩經》的感情是克制,在短短的四字背後蘊藏了豐厚情感,而《楚辭》的感情是放肆,如排山倒海似的蜂湧而來,讀之,能切身感受到作者身後的那種大悲情懷。

·一脈相承的文學淵源

雖然《詩經》和《楚辭》代表着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風格,面貌各異的文學樣式,但它們之間卻有着内在的,本質的聯系

《楚辭》繼承了《詩經》的賦比興,但在此基礎上又做了重大開拓并将其發揮運用到極緻,在《離騷》中,屈原筆下描繪的善鳥香草、惡禽臭物、靈修美人、等都不再是作為借喻或借以起興,而是融合了作者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因而成為蘊含藝術趣味的意象,這種開拓突破了《詩經》以借物抒情為主要特征的比興手法的局限。

《楚辭》是《詩經》賦比興中,賦這一韻文演變而來,并在發展中加入了南方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可以這樣說,楚辭作為南方文學頂峰,它的根仍然在黃河流域的北方文化中。

用楚辭唯美簡介屈原生平(楚辭屈原開宗源出詩經)5

·不約而同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操

“我徂東山, 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鹳鳴于垤,婦歎于室”

《詩經.東山》從一個小兵的視角出發,把普羅大衆對戰争的厭惡、和平的向往、家鄉的思念、對妻子的哀歎寫得入木三分,令人不勝悲戚。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秦風·無衣》

誰說你沒有衣服穿?我願意和你同穿戰袍,誰說你沒有衣服穿?我願意和你同穿一件汗衫,我願意與你同穿一件戰裙,《秦風·無衣》抒發了團結友愛的英雄氣概和愛國情懷,這些詩篇深刻反映了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也清晰的表達了下層勞動人民,位卑未敢忘國憂的愛國主義情懷。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辭》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憂心愁悴,彷徨山澤,……仰天歎息,……呵而問之。”《天問》

《離騷》、《天問》成功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為民生計上下求索的愛國者形象,從而使屈原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位不朽的愛國詩人典型,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楚辭》中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操與《詩經》一脈相承這種赤誠的家國情懷在中國文學史上如一條價值觀底線貫穿着始終,《楚辭》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别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楚辭》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而言,具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屈子開宗立派,源出《詩經》,意發南國,深刻地做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個人情感升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