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妹今天網絡吃瓜的時候看到這樣一條留言:“華為取代滴滴,指日可待!”
喲,華為不是做手機的嗎,咋和打車的滴滴幹上了?
順着瓜藤,狐妹終于把華為的這波操作捋順了。
7 月 17 日,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在華為賬号應用衆測一欄發現了一款名為“ Petal 出行”的應用。
首頁還有 Petal 出行體驗官招募提示。
*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報
該應用聚合國内優質網約車供應商。
啥?華為開始搞網約車了?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大力支持,放言:“網約車平台不能一家獨大”。
還有網友猜測華為這是在為旗下電車鋪路。
當然出來指責寫的網友也不少,直言華為什麼都做,就是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
更有甚者把華為冠上了“攪屎棍”的稱号。
咱們先淡定淡定,看看這個應用具體是個什麼情況。
由于目前隻是測試階段,Petal 出行合作接入的供應商屈指可數,隻有首汽約車與神州專車兩家。
服務所支持的也僅北京、深圳和南京三座城市。(這三座城市的小夥伴可以去試試看喲)
*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報
同時狐妹在新聞中看到,華為網約車并不給司機發補貼紅利,所以很多司機師傅都不知道這一消息。
* 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可以說還沒推廣開來。
回到 Petal 應用本身,它在車型上提供經濟型、舒适性、商務 6 座、豪華型四種選擇。
*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報
其計費模式與市面上的同類的打車軟件差不多。
而要說起來,華為推網約車是“蓄謀已久”。
2020 年 10 月 22 日,華為就面向海外用戶正式發布了花瓣地圖,裡面包含出行、社交、購物、餐飲等基本生活地理位置服務。
* 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今年 7 月,華為聯合 AITO 汽車品牌推出的問界 M7 中,就有用到花瓣地圖。
* 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花瓣地圖不僅對智能汽車業務很重要,也是華為打造萬物智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活的設施。
但花瓣地圖應用目前還隻有海外版,在華為應用商店中無法搜索到其國内版本。
* 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華為網約車計劃的推行是在今年的 7 月 4 日。
當天 Petal 出行面向用戶測試,體驗時間為 7 月 8 日至 8 月 31 日。
撸起袖子咔咔幹的氣勢已經擺好了。
但華為真要入局網約車業務,難度可不小。
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 4.53 億,較 2020 年 12 月增長 8733 萬,占網民整體的 43.9 %。
*圖片來源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但盤大,競争也大。
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台統計,截至 5 月 31 日,全國已經有 274 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了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環比增加 4 家。
而且高德、滴滴在其中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那華為咋想着入局網約車呢?
首先很簡單的一點,華為要賺錢啊,如何賺錢?開辟新賽道!
從華為 2021 年的财報數據來看,盡管全年淨利潤有 1137 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了 75.9 %。
但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28.6 %,大幅低于其過去三年的銷售收入。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不過要說起來,華為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靠網約車來賺多少錢,畢竟單純的網約車業務真不賺錢。
許多頭部平台的運營毛利率都不足 5 %,算上其他各項費用,盈利有時都是個問題。
*圖片來源電動知家
華為之所以開展網約車業務,還是有對背後整個汽車業務闆塊大局的考量。
華為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就非常自信的說過:“汽車行業的轉變撞到了我們最有優勢的地方。”
*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目前華為正在和比亞迪研制新車—“星空”,頗有在汽車領域大幹一場的氣勢。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而網約車技術和和華為的自動駕駛技術、車企聯合造車有着脫不開的聯系。
同時開展網約車業務業務可以豐富花瓣地圖。
網約車就像一個小支點,連帶整盤。
因為還沒有機會用這個軟件,所以狐妹也不好評價它是否好用,但狐妹覺得吧,既然決定做一件什麼事就一定要做好,希望華為不要辜負大家的期待。
同時作為路癡的狐妹特别希望咱們的地圖軟件能更上一層(基于多次走錯路、走到死路的血淚史有感而發)。
加油呀!各大平台!
參考資料:
微博:新浪科技
公衆号:中國證券報、觀察者網、電動知家
百度: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編輯:冉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