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九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外界情境的幹擾,靠直覺做出一些反常理的事情,從而陷入行為偏差的陷阱。
比如,小巴的一個同事最近已經迫不及待地付了8筆定金,在購物車裡加了20多件商品,光是面巾紙和衛生巾就打算買2大箱,小巴看得目瞪口呆,問她為何一次性囤那麼多。
她反駁說:我買的全是剛需的日用品,而且雙11更省錢,哪裡不對了?
此外,小巴的這位同事最近家裡的洗潔精用完了,但為了趕雙11的活動,她家裡的碗筷在水池裡泡了2天,原因是雙11某款洗潔精有“買二贈二”的活動……
雖然小巴認為她的初衷确實值得肯定,但她沒有考慮過自己能否趕在産品變質前消耗掉囤貨?她家3萬塊一平方米的房子,真的要拿出一平方米來放一箱面巾紙嗎?
類似的行為偏差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進入李佳琦的直播間就忍不住買買買;在不同産品同等效果下,我們執着于購買價高的産品;在跟陌生人見面時,就忍不住在心裡給别人貼标簽;原本熱心腸的你見到老人摔倒在地,卻因為匆忙變得視而不見……
這是因為我們每天要做太多的決策,大腦不堪重負,就想用“走捷徑”的方式來更快地做出決策,盡管這些“捷徑”的确可以提高效率,但卻容易造成行為偏差。
今天小巴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書,叫作《反直覺》,作者是理查德·肖頓,畢業于牛津大學,長期從事市場調研、行為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
理查德通過數百個案例和實驗,總結出了影響個人思考、行為的25種行為偏差,還為我們提供了與之對應的解決方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偏差一:情緒偏差
不妨設想一下,有一天你下班路過一家超市,門口貼着“今日全場5折,過時不候”的廣告,你是不是想沖進去買買買呢?
這是因為商家塑造了一種限時優惠的情境,限時能打造出時間緊迫的焦灼感,人們會擔心自己青睐的商品被别人搶走,此時,人們的注意力會被分散,統籌考慮的能力也會下降,因此很容易沖動購物。
那麼,如何克服這種情境呢?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然後根據自己使用産品的實際情況來确定購買數量,最後适當地對比價格,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舉個例子,雙11前幾天家裡的洗發水用完了,但是你為了雙11的優惠,決定頂着5天的大油頭,等到雙11當天再購買,這時候你就要計算一下,一瓶500mL的洗發水你大概會用半年,而洗發水的保質期一般是兩年。為了不造成浪費,你最多隻能購買4瓶洗發水,而且舊的沒用完前不能再購入新的。最後是對比自己常用的幾款洗發水的優惠力度,哪個折扣力度大,就選哪個。
02偏差二:韋伯倫商品
在商店裡,同一品牌的護膚品标價越高的系列,你是不是會覺得品質越好?你肯定會說是的,“一分價格一分貨,十分價格三分貨”,這不是很淺顯的道理嗎?
而商家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認知,通過制定高價來推動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而這種高價産品,被稱為“韋伯倫商品”,它是經濟學上用來描述一種滿足人類的虛榮心,炫耀财富與地位的商品。
但事實上,越走高端路線的産品,商家越會砸錢做推廣,廣告等宣傳成本都會算在産品上,你就成了冤大頭。
首先,為了抵制“韋伯倫商品”,我們要明确自己的價格承受能力。如果你不能夠承受高價但又十分想買,可以通過設置網銀支付限額或者關閉花呗功能等方法,降低自己的購買能力。
其次,在購買一件商品的時候我們要把關注點放在使用效果上,而不是品牌上,如果上千元的護膚品和幾百元的護膚品,對你來說效果是一樣的,那麼你自然可以選擇平價商品。
最後你要減少關注各類鼓吹精緻主義的廣告,追求美好生活本沒有錯,但如果為了表面的精緻掏空自己的錢包,那就得不償失了。
03偏差三:首因效應
有位學者曾對500位消費者進行了一次調查。實驗中,他向消費者們虛構了一個酒類品牌,并告知其中一半的人:這款酒清爽提神,但是口感偏酸且比較寡淡。另一半的人也聽到了同一組形容詞,但是順序被倒置了——這款酒口感偏酸且比較寡淡,但是清爽提神。
實驗結果顯示,首先聽到帶有褒義形容詞的消費者,會對這款酒給出更高的評價。我們稱這種現象為“首因效應”,意思是第一印象對後續體驗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利用“首因效應”把自己成功地推銷出去。根據心理學研究,與陌生人初次會面時,45秒鐘内産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一旦形成,它将在對方的頭腦中占據主導地位,并持續很長時間。
所以,如果你想給别人留個好印象,就要根據所處的場景,搭配好合适的穿着,在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得展現出自信、坦然的一面。此外,說話是門藝術,要想把自己的優點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别人,平時就得多下功夫,比如多讀些書,摘錄些比較好的詞句反複誦讀,多争取一下在公開場合發言的機會,鍛煉一下自己的演講水平等。
04偏差四:情緒的力量
一代宗師本傑明·格雷厄姆被稱為“現代證券分析之父”,他在投資界的地位好比達爾文之于生物界,愛因斯坦之于物理界,他的投資理念影響了幾乎三代投資者,連巴菲特都将其奉為“精神導師”。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有個人突然倒在了走廊中,那麼你覺得誰會留步幫助他呢?是要趕時間但是有熱心腸的人,還是時間充裕卻不樂于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呢?
為此,本書的作者查德·肖頓動員433人參加了一個思維實驗。實驗結果表明,那些趕時間的人在樂于助人方面卻不如後者。這是為什麼呢?
在實驗後訪談中,趕時間的實驗對象們紛紛表示,他們好像注意到了倒在地上的人,但由于時間緊迫,大腦雖然意識到了對方需要幫助,卻難以停下匆匆的步伐。這是因為這種匆忙的情境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從而削弱了他們處理緊急事件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由于過于專注當下的工作,忘記處理領導布置的新工作;忙着炒菜,沒有注意到同事的電話……
面對這種情況,你需要試着抽離掉匆忙、慌亂的感覺,然後再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排列做事的順序。如果碰上沖突的緊急事件,需要權衡兩件事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先後處理,或者求助更有可能解決事件的人幫忙。
在本書中,理查德為我們講解了近百個生活中的案例,我們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身影。通過本書,希望你可以将行為經濟學運用到工作、生活當中,來克服行為偏差給我們帶來的情緒化決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