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漢語當中詞性轉換的例子

漢語當中詞性轉換的例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3 08:27:34

漢語當中詞性轉換的例子?來源:北京晚報董樹人,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漢語當中詞性轉換的例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漢語當中詞性轉換的例子(漢語的變調構詞)1

漢語當中詞性轉換的例子

來源:北京晚報

董樹人

漢語的音節比較少,靠着有聲調,才形成了表示大量意義或概念、反映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詞。

唐宋時期,漢語較長一段時間都像今天的粵語,一般都是平上去入各有陰陽二調,共八個聲調,靠着龐大數量的漢字區别,形成了大量同音異形異義詞。

聲調有區别意義的作用是漢語的一大特點。為了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漢語很早就出現了一種變調構詞方式,即改變原來詞的聲調,使原來的詞産生一種新義。如漢代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說項羽戰敗退到吳江時,烏江亭長将船靠岸,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千裡,衆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臣獨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羽苦笑着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據文獻訓诂學家的意見,以上引文中“亦足王也”的“王”讀wáng,義為稱王;“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的“王”讀wàng,“王我”即“以我為王”之義。二者有讀音聲調的不同和詞義的不同。

古代漢語,多數詞改變聲調即改變詞性,産生新義。

現代漢語已經由古代漢語的單音節詞占優勢轉變為雙音節詞占優勢,不怎麼靠改變詞的聲調來構造新詞了,但依然保留了一些這樣的構詞現象。如“飲”讀上聲yǐn時,義為“喝”,如“飲酒”“飲茶”“飲鸩止渴”等;讀去聲yìn時,義為“使喝”,如“飲豬”“飲馬”“飲牲口”等,以及戲曲行業語“飲場”(舊時戲曲演員在台上演唱時,有人走上前遞水讓其潤嗓子)。

在漢語單音節詞占絕對優勢的時期,利用變調構詞方式構造新詞的情況比較多,這無疑增加了漢語的表現力。這種構詞方式傳承至今,也有了明顯的缺點,即增加了人們準确認讀的困難。如“瓦”讀上聲wǎ時,為名詞,磚瓦的“瓦”,是一種建築用料;讀去聲wà時,為動詞,義為“壘瓦”。如“咱們蓋房不要灰頂兒,得瓦瓦”中的“瓦瓦”應讀wàwǎ。瓦工使用的壘牆工具“瓦刀”亦應讀wàdāo。這種不同調、不同義的情況,許多人都掌握不好。常見有人把“供銷社”“供大于求”“供孩子上學”中的“供”錯讀為gòng,把“處分”“處理”“懲處”等合成詞中的“處”錯讀為chù。前者是由于他們不了解gōng的基本義為“供給”,gòng的基本義為“供奉”;後者是由于他們不了解構成今天多數複合詞的chǔ的基本義為“處罰,處置”,chù的基本義為“處所,地方”。

有一個很常用的成語叫“排憂解難”,由于其中的“難”作為單音詞有nán、nàn兩讀,這個成語應該如何讀,不少人不甚了了,甚至連電視台的新聞主播也常常左右搖擺。這也是變調構詞方式構成的詞容易給人們造成閱讀困難的具體例子。

如今,新冠肺炎正在全球流行,給全人類造成重大災難,“新冠肺炎”成了這一時期在媒體以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流行語。其中“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中的“冠”,很多人都錯讀為guàn。這是由于很多人不知道“冠”讀guān時,義為帽子,如“怒發沖冠”“冠冕堂皇”“貼二寸免冠照片一張”中的“冠”,都是指“帽子”。“冠狀”義為“像帽子那樣的形狀”;“冠”讀guàn時,義為“戴帽子”。兩個聲調有詞性、詞義的不同。這是變調構詞方式構成的詞容易被人們讀錯的具體例子。

上述這類詞語之所以經常被人讀錯,是因為人們不知道它們作為單音詞時的基本義以及其改變聲調後的新增義。另一方面,還因為人們在閱讀上有“惰性”,見到某個詞語中的多音字,總是習慣性地讀使用頻次多的音,而不仔細考慮這種讀法是對的還是錯的。甚至有人認為,在漢字認讀中,隻是讀錯聲調無大礙,不算錯。這些都是變調構詞方式構成的詞容易被人們讀錯的原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