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在海南留下的著名篇章

蘇轼在海南留下的著名篇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21:26:47

蘇轼為官半生,曾被貶谪到許多地方。

在他的絕命詩《自題金山畫像》中就曾剖白: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其中儋州對他來說,更是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900年前,年邁的蘇轼被貶海南儋州,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做了一件事,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海南的命運。

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62歲的蘇轼遭舊黨人士報複,被貶至海南儋州。

那時海南還不是如今的旅遊勝地,那裡人煙稀少,教育落後,地理環境惡劣,毒蛇猛獸遍地。

曆來被貶谪至海南的大臣,大多有來無回。

他在給朋友的信中曾寫道: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

但當地的百姓卻十分淳樸善良,他們聽說蘇轼在儋州無居所,便自發送來蓋房的材料,食物粗布,幫助他建房安家。

因為房子蓋在一片桄榔林中,所以蘇轼就稱之為“桄榔庵”。

向來心系百姓的蘇轼感念當地民衆的恩情,便立志要造福一方。

當地缺醫少藥,他便帶領百姓種植藥材,學習醫理;資源匮乏,他便改進農具,帶民墾荒。

但要數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貢獻,還是推行教育。

蘇轼在海南留下的著名篇章(蘇轼在儋州收下一個學生)1

海南桄榔庵遺址

蘇轼到儋州之前,海南曆史上從未出現過舉人,更别提進士。

他深谙教育的重要性,便開辦學堂,自編教材,親自授課,海南三州的學子紛紛慕名而來。

在他的衆多學生中,有一位叫作姜唐佐的年輕人,他本是瓊州人,卻千裡迢迢到儋州求學。

姜唐佐天資聰穎,又極為刻苦,蘇轼很是看好這位“得意門生”,便親自在姜唐佐的扇子上題了半首詩:

滄海何曾斷地脈,

白袍端合破天荒。

不難看出,他對這位學生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夠沖破地理位置的禁锢,艱苦條件的束縛,憑自己的才學打破海南從無舉人的曆史。

他告訴姜唐佐,等他中了舉人之後,自己再幫他将這首殘詩補齊。

姜唐佐也并沒有辜負蘇轼的期望,他立下青雲之志,發奮讀書,後來參加科舉,一舉登科,成為海南曆史上第一個舉人。

中榜後,他第一想到的就是恩師蘇轼。

扇子上那首殘詩,陪伴他度過無數挑燈夜讀的日子。

隻可惜,夙願得償,斯人卻已不在。

蘇轼在海南留下的著名篇章(蘇轼在儋州收下一個學生)2

他興沖沖地趕往蘇轼居所,希望他能夠幫自己補全殘詩,卻得到了恩師病故的消息。

他最想感謝的人,卻沒能見證他的榮光,這是何等遺憾。

所幸後來,已經進入官場的姜唐佐在汝陽遇見蘇轼的弟弟蘇轍,聽說他與哥哥的往事後,蘇轍感慨萬千。

回望半生,蘇轍一直是哥哥身後最堅強的後盾。

烏台詩案時,蘇轼以為自己大限将至,便将一家老小悉數托付給蘇轍,他一生的遺憾,都交由弟弟來補全。

如今這首殘詩,要想終得圓滿,由蘇轍來補最合适不過。

于是蘇轍懷着對哥哥的無限懷念,補全了這首詩:

生長茅間有異芳,風流稷下古諸姜。

适從瓊管魚龍窟,秀出羊城翰墨場。

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

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東坡眼力長。

開篇他秉承蘇轼的原意,表達了對姜唐佐的贊賞。

雖生長在貧瘠苦寒之地,卻頑強生長,堅韌不拔,有古時先賢的風範。

皇天不負有人心,教他魚躍龍門,一飛沖天。

而在結尾,他留下了自己的私心。

他說啊,在芸芸衆生間,偏偏姜唐佐能夠脫穎而出,得千人贊譽豔羨,這就不得不佩服哥哥蘇轼的慧眼。

恰如伯樂與千裡馬。

蘇轼在海南留下的著名篇章(蘇轼在儋州收下一個學生)3

蘇轍補詩後并未為其題名,後人将這首詩收錄進《東坡七集》中,命名為《蘇轍續東坡題扇贈姜唐佐詩》。

蘇轼贈詩之時,對姜唐佐說先題半首,待來日補齊,我們可以推斷,蘇轼原本想要寫的是一首七言絕句。

但蘇轍補詩之時,卻将原句嵌入作為頸聯,寫成一首七言律詩。

這其實也是一個小小的遺憾,但故人已不在,由與他羁絆最深的弟弟來補全這首詩,已然是最好的結局。

想來蘇轼在天有靈,一定也倍感欣慰。

蘇轼在儋州收了許多學生,不單單是姜唐佐大放光彩,他的師弟符确也緊随其後。

恩師仙去後,他于鄉試中拔得頭籌,成為舉人,又在次年赴京趕考,中了進士,成為海南曆史上第一位進士。

除卻這兩位,還有無數蘇轼在海南教授過的弟子,他們讀書明理,建設家鄉,将知識的光輝廣撒這個貧瘠之地。

《瓊台記事錄》中直言:宋蘇文忠公之谪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

可以說,蘇轼是開拓海南教育第一人。

一直到今天,如果你走進海南大學,還能看到屹立的“蘇東坡像”;如果你走進海南博物館,還能看到蘇轼的真像拓片。

在海南的許多地方,随處可見他曾來過的痕迹,900年來祭拜者不斷,那都是海南人民對他深深的感激與懷念。

蘇轼在海南留下的著名篇章(蘇轼在儋州收下一個學生)4

海南大學蘇東坡雕像

蘇轼一生中去過許多地方,杭州、惠州、黃州、儋州......

每到一處,他總是不遺餘力地造福一方百姓,以螢火之光,點燃萬裡燈火。

我們對他,愛之、敬之、惜之。

千言萬語,唯有一句:

先生千古!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原創發布。作者:胡子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