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頭條看到一則消息,47歲的北漂中年人被“畢業”了,無房無貸,無婚無子,現在無工作。他擁有的是生病的父親,要照顧的母親,生活的壓力……“組織優化”時期找工作很難,現在的情況還不敢和父母說。#為什麼你要那麼努力#
當下的情況确實讓很多人舉步維艱,信用卡還不上,房貸斷供,工資發不了……當我們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除了焦慮不安還能做些什麼呢?
不妨一起來重溫這部老電影,根據黑人投資家克裡斯·加德納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我想即便當下再難,也不會像他一樣流離失所,居無定處吧?如果真的如他的境遇,更應該看看這部電影,我相信人生的低谷是用來積蓄能量的,低谷有多低,高峰就有多高,隻要我們願意。
向有結果的人學習克裡斯·加德納拎着骨密度掃描儀路過證券交易中心,看到路邊一輛炫酷跑車停下來,他很興奮地走到車主的面前,問了兩個問題:
1.你是做幹什麼的?
2.你是怎麼幹的?
然後确定門檻,還有一點很關鍵——了解自己擅長什麼。
克裡斯是個精通數學的人,他自己摸索魔方還原。他也會為人處世,這是做銷售必備能力。
他發現從那棟大樓裡出入的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他所追求的生活。
确定自己的能力與門檻匹配,克裡斯就去報名,跟着有結果的人學習,聽話照做,成為他們的樣子。
《做單》裡講過類似的故事,男主為了跟領導學習,每天住辦公室了,模仿領導的行為和思維方式,最終擁有一席之地。
因為成功人士的行為和思維的路徑,是被市場驗證過的,有效的,不折不扣的執行就好。
不折不扣很重要。
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态當推銷産品被拒絕時,克裡斯感謝對方,或許下次有機會。
當老婆埋怨他時,克裡斯說以後會好的。
當兒子問他為什麼要搬到汽車旅館時,他說馬上要有一份新工作了。即便在地鐵裡停留,依然可以用回到恐龍時代的想象力讓孩子不再那麼難堪。
面試時因為穿着過于不講究,被面試官質疑,他很真誠地說明了原因,并且用幽默的方式告訴面試官,沒有穿正式的襯衫西服,但可能有考究的褲子。
實習時給客戶打電話,他總是面帶微笑,帶着感恩的心,即便對方已經挂掉電話。
他曾哭過、累過、傷心過,但從來沒有放棄過。
不被實習領導重視,端茶倒水停車,他心裡很清楚,但從不抱怨,即便趕着去見客戶也沒有拒絕領導的要求。
他遇到困難都自己想辦法解決,需要早點離開去收容所搶位置,他不會以此為由,而是想辦法提升效率,不喝水減少上廁所的次數,不放下電話加快聯系客戶的人數。#春日生活打卡季#
我們可以用很多抱怨、指責、評判來攻擊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可以用積極陽光樂觀感恩的姿态來擁抱生活。
無論是前者或後者,決定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相信相信的力量電影中有一些回憶過去的台詞,我記住了兩個情節。
一段是談到自己28 歲才見到自己的父親,他發誓要做個好父親。
他做到了。
生活再艱難他都要帶孩子在身邊,送孩子去幼兒園,以孩子的朋友的身份平等對待孩子。#心理學#
打籃球那一段對話成為“有關理想”的經典之作。
如果你有理想,就要去捍衛它。
别讓别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
即便是我也不行。
第二段是他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不錯,從那個時候他就相信自己未來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這個信念陪伴着他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曾經的低谷都是用以襯托高峰之雄偉。
低谷代表的是事,不代表人是loser。
事不成,咱還能東山再起。
人不成,可能就一趴到底了。
遇到困難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内在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奇迹真的可能會出現。
幸福是過程,不是結果電影的英文名是《the persuit of happiness》,直譯為追求幸福,是主動的,但中文為《當幸福來敲門》,是被動的。
為什麼中英文會有這樣的差異?
我是這樣理解的,克裡斯一直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無論是賣醫療器械,還是做股票經紀人,他都是自己做的選擇。
選擇每個人都可以做,不做選擇本身也是一種選擇,但是選擇後的結果我們誰都不能把控。
實習結束最後一天的談話,他被錄用了,唯一的人選。
溫暖的硬漢終于忍不住眼圈紅了,眼眶濕潤了……
沒有過程的結果,沒有幸福的味道。
如果我們全力以赴沒有得到需要的幸福,請告訴自己,我們與幸福雙向奔赴,都在路上。
謝謝您能讀到最後,我是阡陌上花開,心理學愛好者,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