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實習生 李朝雁/視頻編導 張左之/文字
2022年1月3日,元旦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在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學生團隊,在北京東路進行了一次“道别五金街”的城市漫步。這條路作為“生産資料一條街”的曆史,将很快畫上句點。此後它将被賦予新的定位。金屬铿锵,紙闆厮磨,信号閃爍,這些印象也一并沉入曆史。
參與了這次漫步的張左之老先生,在朋友圈發出了自己的記錄,也收集整理了一些朋友的留言。這條專業街對幾代上海居民的意義,正是通過這樣點點滴滴的記憶,被後人所了解。以下為張左之先生的收集整理。
“‘道别五金街’記”發出後,朋友圈反響熱烈。相關内容勾起了他們滿滿的回憶。
主要反饋彙集如下:
同事“圖林老姜”留言道:“自出生後就在南京東路生活了44年,小學、中學同學多數是住在北京東路沿線的,除了山西路蘇州河邊的一個同學外,全拆遷走了,最遠的搬到松江車墩。其實,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最有名的五金街應該是天潼路。一個大學同學保留身份從某大學下海在天潼路租房開五金店,二十年來賺得盆滿缽滿。到60歲從大學退休,正趕上店面房屋動遷,金盆洗手。”
同事老賀留言道:“北京東路五金街,陪伴我成長的一條街。從牛莊路浙江路到北京東路那裡留下過我太多的記憶。1970年制作電視機(5吋示波管),到72年2月21日在家裡成功收看尼克松訪華。一棟樓的人都到我家圍着觀看,示波管前還放一塊凸透鏡放大畫面。其樂無窮矣!現在想想,還應感謝當時那些應有盡有的元器件零售店和五花八門的五金零配件。一切隻要動手動腦就能成功。其實,六七十年代年輕人最喜歡去的,有浙江中路福州路轉角的青少年無線電商店、浙江中路牛莊路上的無線電元器件店及北京東路上的各種五金店,還有南京東路上的翼風模型商店,再遠點的就是虬江路上的各種實用綜合型商場。這些随着時代的變遷都已不複存在了。而它們曾為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希望這些老上海人曾經熟悉的地方盡可能地被記錄,成為曆史的一部分為後人所了解。”
2020年5月,上海虬江路市場。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
老街坊長者劉先生回憶道:“公私合營之後,企業不少技術人員在設計時也會去五金一條街尋找靈感。在選用零配件,标準件時都能用上,之前各種度量衡還沒有國标時還有公英制之分,甚至于英美标準也不同。大躍進年代,工廠工人大搞技術革新,技術革命,沒日沒夜的大幹,北京路五金商店根據形勢需要也提供24小時服務制,有人值班供貨。”
研究生同學廖兄講了一件趣事:“五金路我也是常客,結婚時做家具,組合式的,鉸鍊隻有在五金路有。專程到北京路上海家具五金廠門市部去買,但門市部沒有貨,要去廠裡倉庫去提貨,結果廠在新華路定西路口,距離我工作的上海玻璃搪瓷研究所僅半站路。”
同行王先生留言道:“(當年)出門就是牛莊居委會,晚上8點半是浙江中路有軌電車的聲音……記得80年代初,其實五金店都是外地人的了,之前多為本地廠的“門市部”,而門市部這個詞已無人用了。後來家裡也搬遷了,對面的黃浦劇場和上海出租汽車也不見了……最喜歡的還是家東南方向四馬路上的各種書店。家裡人講不能講四馬路,那會兒偏講,後來知道确實叫不得。”
曾在上海讀研的大學同學老程留言道:“80年代北京東路有賣元器件的,我都去轉過多次,好像福州路那邊也有一些店?那邊好像是賣影印資料的。”
前同事季工留言道:“以前做項目五金街必須要逛的。”
外地同學老王留言道:“南京也有三條著名專業街,即太平南路的低壓電器電子元器件街、莫愁路的機電機械設備金屬材料街和珠江路電腦街。這些街基本上和改革開放同步興起發展,見證和助推了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随着互聯網的發展這些專業街也已經逐步轉型并退出曆史舞台。”
上汽的老朱留言提到另外兩條專業街:威海路汽配街和銅川路水産街。
事實上,鼎盛時期上海有二十幾條專業街。專業街是指同類及相關經濟活動高度聚集,并能形成一定區域影響力的城市空間。按其經營内容,當年的專業街可分以下幾類:
服飾類:七浦路服飾一條街、襄陽路服飾市場;
建材裝飾類:宜山路建材一條街、金陵東路裝潢材料一條街、曲陽家具一條街、赤峰路現代建築設計一條街;
餐飲類:黃河路及乍浦路餐飲一條街、吳江路及雲南路小吃一條街、陽曲路餐飲一條街、新都江美食街、銅川路海鮮一條街、永安路水産市場;
機電用品類:北京東路機電設備一條街、威海路汽配一條街、牛莊路建築五金一條街、天潼路通訊産品一條街;
休閑旅遊類:衡山路休閑一條街、西藏路旅遊一條街、雁蕩路休閑一條街、張楊路旅遊一條街、多倫路文化一條街、東台路古玩一條街。
文化用品類:曲阜路文具用品一條街、福州路文化用品一條街、福佑路小商品市場一條街;
其他:人民路婚紗一條街、安亭國際汽車城、西寶興路殡葬用品服務一條街。
而随着時代的變遷,這些專業街都已經退出了曆史舞台。
責任編輯:王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