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身之寶
有人說,愛的反義詞是恨,但其實未必如此。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愛一個人的時候,并沒有達到恨的程度,而冷漠卻能很好地表達出不愛的感受。
從這個角度來說,冷漠,才是愛的反義詞。
更為重要的是,冷漠,雖然并不一定代表恨,但卻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
1.冷漠,就是沒有情感回應
從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來看,嬰兒之所以感受到溫暖和愛,是因為父母給予了嬰兒及時的情感回應,所以嬰兒形成了安全型依戀模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父母沒有給予孩子及時且足夠的情感回應,就是忽視了孩子,那麼孩子就感受不到愛與被愛。
成人之間的愛,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戀模式非常相似,都是有強烈的情感、彼此的回應,以及依戀關系的唯一性,而如果出現了冷漠,彼此之間缺少了情感回應,那就表面愛在減少,甚至是沒有了愛。
精神分析認為,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也就是說,如果兩個人缺乏情感回應,就相當于處于絕境,甚至是死亡之地。
所以,親密關系中,有情感回應,就是光和愛;沒有情感回應,變得冷漠,就是愛在慢慢消退。
2.冷漠,代表着彼此誰也不在乎誰
知名親密關系專家克裡斯多福·孟在《親密關系》一書中指出,我們最初被某人吸引,是因為這個人能夠滿足我們情緒上的需求,主要是歸屬感和确認自己的重要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伴侶之間不再情感回應,變得冷漠了,就相當于彼此不再把對方看作是自己重要的人了。
就像電影《消失的愛人》裡的尼克,對妻子艾米逐漸變得冷淡,連搬家也不通知艾米,就是不再把艾米作為自己最重要的人了。艾米說自己就像尼克随手拿錯的一件衣服,如有必要,丢掉也無妨,即便消失了,他也不會在意。
這就是親密關系中的冷漠,它比恨更具攻擊性和破壞力,
因為如果是恨,說明兩個人還有情感上的聯結,哪怕是負面的,但冷漠,代表着兩個人好像陌生人,誰也不在乎誰,是那種失去了溝通欲望的一種放任狀态。
可見,兩個人一旦出現了冷漠,愛大抵是不存在了。
3.冷漠,相當于一種懲罰
前面說了,冷漠,說明了兩個人之間沒有了情感回應,也不在乎彼此了,同時,冷漠也相當于一種懲罰。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在肖申克監獄,最為嚴酷的懲罰就是關禁閉。
對于一般的囚犯來說,被關禁閉就意味着他們被關在一個黑黑的小屋子裡,看不到太陽,也沒有人和他們說話,而這種被冷漠的對待方式,會讓他們陷入極度的孤獨和絕望中。但是,安迪因私自播放音樂給獄友聽,觸犯監獄規則惹惱典獄長,被關禁閉時,并沒有絕望,反倒是一種很享受的樣子。
那是因為安迪内心有音樂陪伴着自己,他能通過音樂感受到自由、溫暖和愛,所以,他不害怕被冷漠對待。
隻是在親密關系中,伴侶之間的冷漠狀态,很難有其它外在東西鍊接彼此,那麼雙方感受到的就是冷酷無情。哪怕是冷漠發起的那一方,内心也是不舒服的,因為同在一個屋檐下,彼此不再回應,就像是向水裡扔了一顆石頭,沒有激起水花,會懷疑那很可能是一個黑洞。
可見,如果伴侶之間在相處的過程中,出現了冷漠狀态,就像生活在一個冰冷的黑洞中,而這相當于是一種懲罰。
其實,冷漠,就是冷暴力,它很傷人,讓人感受不到愛。
《愛的博弈》一書的作者約翰·戈特曼告訴我們,“末日四騎士”,就是戀情的殺手,而四騎士之一(其它三個分别是批評、蔑視、防禦),就是冷漠或築牆,這說明雙方不再釋放任何傾聽的信号,比如點頭、眼神交流,以及語言等等,取而代之的是無動于衷,就好像豎起了一堵隔絕信号的牆。
這樣的冷漠狀态,使得解決問題的希望破滅了,随之而來的很可能就是感情的破裂。
所以,如果我們已經不愛一個人,想讓對方難受,就可以對其冷漠。
因為在親密關系中,冷漠,才是愛的反義詞。
當然,當我們認識到冷漠對一個人的傷害時,也會該明白,如果想讓關系好好維系下去,就要避免冷漠的發生。
同時,我們還要意識到,有些伴侶之所以選擇冷漠的方式來應對感情中的危機,很可能是他們不會處理矛盾,其實他們也在渴望鍊接,這時,我們就成為那個打破僵局的人吧,畢竟感情的維系是兩個人的事,總該有一個人先改變。
如果我們是冷漠的發起者,同樣要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對伴侶造成的傷害,并有意識地做出改變,而這個轉變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總之,親密關系中,冷漠是一種不愛的狀态,也是一個傷害彼此的過程,而要扭轉這種狀态,就需要雙方都做出改變,保持彼此的鍊接和回應,這樣,緊張的氛圍才有可能緩解,問題才有可能真正解決。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