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貼是将包好餡的糯米團在一片木菠蘿餅模上壓出葉邊,然後放進鍋裡蒸熟的一種小吃、點心。葉貼主要有鹹、甜兩種口味,鹹的一般是白色,甜的則是因為揉面粉時添加黃糖而顯黃色。它們的餡不同,鹹的葉貼一般用眉豆和花生作餡,甜的則是綠豆、花生和糖作餡。陽江人喜愛用木菠蘿的葉子做葉貼,一是因為菠蘿葉在本地區頗為常見,取材方便且味道清香;二是因為本地人相信這種葉子有清熱、解毒、消腫的作用。
涼拌海蜇絲晶瑩剔透,伴着花生碎一起入口,吃起來清爽帶甜,甜中透着脆,是一種常見的特色小吃。尤其是夏日,吃涼拌海蜇絲,更是倍感沁涼。由于制作手法獨特,吸引着衆多食客品嘗。
濑鍋撐的制作首先是用肥肉炸油爆油鍋,并選用上好的粘米粉和涼開水攪拌成漿糊狀待用,然後用五花腩或瘦肉切成小塊、蝦醬适量、絲瓜切碎、花生等放到油鍋裡爆炒生香,待配料炒至八成熟後,再放一些白仔并将水倒進鍋内大火燒開,煮沸成湯。其次就是把事先準備好的粘米粉漿,用湯匙沿着熱鍋邊沿依次“濑”下去,待煮片刻成塊狀,再用鍋鏟輕鏟幾下,使其進入鍋中再輕攪拌幾下。等鍋中湯水再次滾沸後,即可上鍋。
葉薄包:它的主料是米粉,餡是蘿蔔、蚝仔、蝦米等,做成大餃子形狀,可蒸可煎,鮮甜可口,其形狀與鹹水角相似,但味道差異較大。
豬腸碌與粉卷相似,但餡是由豆芽、炒河粉等做成的,以整張的河粉作皮來包裹,薄薄的米粉皮卷起小條河粉炒豆芽,便成了條豬腸碌。然後在上面刷一層油,撒上白芝麻、香蔥等,味道鹹中帶香,十分可口。主要材料:紅蘿蔔絲、黃豆芽、幹蝦米、瘦肉粒、粉皮條。粉皮輔材料:白芝麻、蔥花、元茜等。
陽江民間喜歡用雞屎藤的嫩莖葉加糯米粉等,做成狗舌形狀的糕點,取名“狗利仔”,是陽江地道的小吃。做法是在鍋内放适量開水,大火燒開,将“狗利仔”隔水大火蒸15分鐘即可,主要原料是雞屎藤,莢白,兩面針,粳米,白糖,針仔觞等。主要食用功效可消暑去火,清熱解毒。
一碗糖面,經過三十多年的傳承,顯得格外有味道。這是吃貨們必“打卡”的平岡特色美食,純手工制作的匠人心思值得品味從早晨三點和面制作到燒煮再上桌的複雜工序值得尋味,熱氣騰騰、溫暖妥帖的鄉土記憶值得回味。
粽子,陽江俗語叫“裹粽”,古稱“角黍”,采用優質糯米、綠豆、鹹蛋黃、土豬肉、蝦米、花生油等,用鹹水礦溫泉水蒸炖而成,味道獨特,營養豐富。陽江的粽子做法多樣,除了糯米和豬肉作餡,還加了綠豆和雞蛋黃,一條裏粽等于一碗充滿莢葉芳香的糯米飯。現在,陽江粽子已由傳統的應節食品發展成為日常食品年四季都有銷售。
魚杩是陽西一種常見的地道美食。以前,人們并不稱魚鹈為魚杩,而是叫做蝦。但由于現在人們并不一定用蝦肉做餡,還會用到蚝、鱿魚、海魚肉、生魚片等海産品做餡料,所以漸漸的蝦杩就被人叫做了魚鹈。
煎糍是陽江人的叫法,在外地被稱為“煎堆”,不僅是陽江的傳統過年食品,也是廣東的傳統小食。陽江煎糍有兩種,放餡的稱為細煎糍,不放餡的稱為大煎糍。用花生、芝麻、白糖和椰絲做餡的細煎糍,用花生油将外皮炸至金黃,脆皮甜心爽口,風味獨特。直徑約10厘米的大煎糍,則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