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現如今,網絡上出現了這麼一種觀點,人越老越讨嫌。
上了年紀的老人,理應受到家人和年輕人的尊重,為什麼還會“讨嫌”呢?這,不就是不尊重老年人嗎?
其實,我們隻要看看沒錢沒勢的農村老人就知道了,兒女離他們而去,老伴也離開了,就隻剩下他們自己,那他們又怎麼可能活得幸福呢?
人,隻會随着年紀的老去,身上的價值越來越少,連兒女都會産生厭惡的心理。到最後,你我孤獨終老,就成為現實了。
有些時候,我自己也在思考,我們真的有必要用“價值”去衡量一個人嗎?很不情願地說,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人,都會用價值去衡量。
因為人類,終究有着“拜高踩低”的心理。而這種拜高踩低的心理,造成了人性的扭曲以及世态的炎涼。沒辦法,我們無法改變“物質至上”的環境。
在“物質至上”的環境中,人越活越沒有價值,越活越被人忽視,這是很正常的事兒。除非我們是富豪,或者特别有地位的人。
你終究會明白,未來幾年,這幾類中老年人,也逐漸會“讨人嫌”。
02
不能幫助兒女的中老年人,會讨人嫌。
現如今,“養兒啃老”逐漸替代了“養兒防老”,這就注定了有部分兒女需要得到父母的幫助,或者就等着父母來養活。
這些“啃老”的兒女,也不能說他們不孝順,隻能說他們在“内卷”中落敗,就隻能尋求父母的庇佑罷了。
如果父母能夠庇佑兒女,相信兒女還會對父母保持敬畏之心。人,會尊重強者,也會尊重那個能夠幫助自己的人。
反之,如果父母不能庇佑兒女,那兒女也就不會對父母産生敬畏之心,甚至還會遠離父母,與父母減少往來。
雖然父母沒錢沒勢,可依舊跟兒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脈聯系,為什麼有些兒女會做得如此決絕呢?
很遺憾地說,在錢财利益面前,無數的親情和感情,都會敗下陣來。
03
卧病在床的中老年人,會讨人嫌。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老了,身體不好了,也卧病在床了,狼狽到了極緻。
鎮上的張大爺,63歲那年就病倒了,直接卧病在床,連生活都不能自理。這個時候,那三個兒女,卻表現出了一副“斤斤計較”的嘴臉。
大兒子覺得,我雖然身為大哥,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可如果二弟和三妹都把責任推給我,那我不就吃虧了嗎?所以不能當出頭鳥。
二兒子也覺得,大哥都不承擔責任,為什麼需要我去承擔責任呢?自己絕對不能當冤大頭。
而三女兒也保持同樣的态度。
結果,就是三個兒女在“踢皮球”,你把責任推給我,我又把責任推給你。而受苦的,依舊是躺在床上的張大爺,和照顧他的老伴。
你我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就會明白一個道理——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真正到了山窮水盡的那一步,那“養老”就真的無從談起了。
04
跟兒女來往頻繁的中老年人,會讨人嫌。
很多當父母的,都認為,隻要自己對兒女好,兒女就一定會對自己好。隻要自己付出了,就一定能得到收獲。
對此,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收獲嗎?真心相待了,就一定能換來别人的真心嗎?
有句話說得很現實,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我們辛辛苦苦為兒女付出了一輩子,而且對他們嚴格教育。可到頭來,他們會怨恨父母,甚至會讨厭父母啰嗦,打擾他們的生活。
尤其是那些跟兒女住得特别近的父母,基本上就會跟兒女吵架,你看我不順眼,我也看你不順眼,反正處得跟仇人一樣,一點也不像親人的樣子。
導緻這種“矛盾”出現的原因,就是心理學上的“刺猬效應”,從而衍生出了“遠香近臭”的心理。這,才是同一屋檐下,父母和兒女互相讨厭的源頭。
05
管太多的中老年人,會讨人嫌。
唐代宗跟郭子儀說過,不癡不聾不做阿家翁。
不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我們又如何能夠管理好一個家庭呢?管理好家庭的核心,就在于該管的才管,而不該管的,就不要管。
有些瑣事,本就無關痛癢,那我們當看不見就可以了;而有些大事,需要我們的決策,那我們及時拿好主意就行了。
尤其是兒女的閑事,我們能勸誡就勸誡,實在沒辦法,就需要閉嘴了。因為有些彎路,終究需要這些年輕人去走,這是沒辦法的事兒。
所謂“閑事莫管,閑人莫理,雜事少碰,無事裝傻”就是這個道理。
人老了,更需要“大智若愚”的智慧。跟兒女打交道的關鍵,就在于我們表面上的愚笨,讓他們産生“自由無拘”的心态。如此,他們遇到什麼問題,就不會怨恨父母。
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是一場博弈。很現實。
文/舒山有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