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蟲創意
厚積與薄發
文/劉道玉
發于2022.2.21總第1032期《中國新聞周刊》
成語是漢語獨有的語言形式,有着悠久的曆史。其是固定不變的,源于神話、曆史典故或是約定俗成的名言。成語厚積薄發所描述的,是做學問必經的過程,也是做學問精益求精的精神。
厚積薄發一詞,最早出自于宋代蘇轼的雜文《稼說送張琥》,其中寫道:“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于此矣。”他寫這篇雜文的背景,是目睹了士大夫中急功近利、淺薄輕率的風氣。他結合自己做學問的體會,認為做學問千萬不能自得自滿,追求虛名,必須專心緻志,做到博觀而約取,使自己具有豐富知識的精粹,也方能著書立說。
厚與薄是對應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它們不僅包含着量的概念,而且重要的還體現在質的區别。可是,《漢語詞典》和《成語詞典》對厚積薄發的诠釋并不準确,甚至存在概念上的錯誤。例如,它們诠釋道:“厚積”是指大量地、多多地積蓄或充分地積蓄,這個解釋當然是正确的,但對薄發的解釋就經不起推敲了。它們解釋說:薄發就是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這裡的“薄”與少和慢并不是必然聯系在一起的,從本質上說,這裡的“薄”是指精,是質的觀念。
西晉詩人左思當是古代厚積薄發的學者之一,他并非天賦異禀,小時候甚至有些遲鈍,學習成績平平。成年後,他理想高遠,立志如山,決心要創作《三都賦》,即描寫魏、蜀、吳三國的都城。但是,消息傳出後,一片質疑聲,甚至對他冷嘲熱諷。左思并沒有動搖,而是走厚積薄發之路,他查閱三國史料,實地考察三國舊都。然後,他深居簡出,無論走到哪裡,把随時想到妙詞佳句都記錄下來。經過十年的奮發努力,他終于寫出了12000多字的《三都賦》,平均每年寫1200多字,每個月寫100多字。這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劍,鋒從磨砺出,功夫不負有心人。《三都賦》印行以後,好評如潮,名滿天下,一時洛陽紙貴。
華羅庚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也是被列入美國芝加哥科技博物館88位世界數學偉人之一。華羅庚隻有初中學曆,他的成功就是對厚積薄發最好的诠釋。在總結做學問的經驗時他說:讀書必經過兩個過程,第一步是由薄到厚,這就是厚積;第二步是由厚到薄,這就是薄發或約取。意思是經過分析與歸納,以達到把握整體、抓住本質、牢記要點,運用科學規律。他還說過,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在于勤奮。這二者也是因果的關系,不勤奮怎麼能夠做到厚積,如果沒有天才的靈感,又怎麼能夠實現“薄發”式的創造成果呢?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厚積與薄發呢?我們須知,任何書本知識,都是瑜瑕共存,精粗混雜,必須分清優劣,經過大腦進行一番加工,以去粗取精,去僞存真,越是厚積越要精取。
真正的學者,不是要記住許多死的知識,而是要約取知識的精粹,即能夠學以緻用的知識和方法。根據我個人的體會,連接厚積與薄發的中間階段就是創造,而創造需要發揮大腦的反思、聯想、歸納、推理、分析等思維能力,這時獲得的“薄發”,已經不是簡單重複原來厚積中的内容,而是以新的“思想産品”出現的。
在大學的教學與科學研究中,怎樣傳授厚積薄發的治學方法和精神呢?我不無遺憾地說,我們沒有發揚這種優良的傳統,因為我們的教師本身就做不到厚積薄發,又何以培養出具有厚積薄發能力的學生呢?在教學中,必須摒棄“一本教材主義”,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各種參考書,向學生介紹各種學術觀點,以便進行比較和鑒别,做到“約取”。在科學研究中,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中外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自己提出有創意的研究課題。在研究過程中,仔細觀察,勇于探索,嚴謹考證,做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和有所創造。我深信,如果我們堅持這些原則,就能夠培養出具備厚積薄發能力的傑出人才來。
(作者曾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武漢大學校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