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頭條,新京報與我們一起看北京。
菜市場裡賣的蝦都有哪些品種?大閘蟹為什麼叫大閘蟹?海鴨蛋是什麼蛋?……在科學科普博主、科普作家李維陽的世界裡,身邊一切尋常的事物都變得有意思起來。他運營着賬号“二豬”,在互聯網上擁有超過百萬的粉絲。
李維陽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北京的城市樣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是親曆者和見證者。而科普博主這個身份,給了他更多機會和不一樣的視角去重新打量這座城市。
7月25日、26日,首屆北京文化論壇順利舉行,李維陽作為嘉賓參會分享了他對北京文化的理解。近日,新京報記者對話李維陽,講述他對北京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理解,探讨古都北京在打造文化之城的曆程中邁出了怎樣的步伐。
科普博主“二豬”李維陽。受訪者供圖
科普博主更應用科學思維看待事物
新京報:做科學科普博主是不是有了更多觀察和傳遞北京文化的機會?
李維陽:是的,尤其是我對民俗學也特别感興趣,很多時候這些是融合在一起的。例如,我會觀察老北京傳統住宅門口的石獅子,其中的獅子雕刻得是不是科學?再例如,北京有許許多多博物館,我去國家博物館看青銅器,會研究其中犀牛造型的青銅器折射出過去中國的生物生存及分布情況和氣候變化情況,然後把這些知識分享出去。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從科普博主的視角更應該用科學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
新京報:你的内容都很貼近生活,這些題材是怎麼來的?
李維陽:很多人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事,其實背後有神奇的奧秘。這些有趣的科學知識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來源于生活。
我從小就喜歡動物。我從小開始一直到2016年大概養過300多種動物。現在我家裡可能就有100種左右動物。好多是小動物,比如說螞蟻、螃蟹、魚……經常跟孩子一塊觀察它們,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螞蟻的行為就特别有意思。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來源。
新京報:為什麼選擇做科學科普這件事?
李維陽:因為喜歡,就自己邊玩邊琢磨。大概2005年前後,我就開始看一些科學論文,同時在各大論壇和有同樣愛好的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讨,發現了有意思的東西就特别想分享,科普創作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我做這件事的想法特别簡單,就是想玩,自己玩的同時帶大家一起玩,尤其是孩子們,玩的同時還能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
北京城市樣貌發生巨變,兒時記憶猶在
新京報:你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童年記憶?
李維陽:我家是前門的,我小時候經常在永定門一帶瘋玩。一到夏天七八月份的時候,我們就去那裡逮蛐蛐,在那邊的石頭堆裡,能逮到特别大的蛐蛐。
那時候,永定門那一片全都是破破的小平房,還有菜地。路非常窄,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爸騎着二八自行車,我坐在前面大梁上,晚上大概5點多鐘準會堵車,那時候路上汽車也不多,多的是三輪闆車、自行車,還有依稀行人,但有幾輛汽車一下就堵住了。
新京報:這裡重新建設後,有哪些比較顯著的變化?
李維陽:2004年,永定門城樓複建,重新成為這裡的地标性建築,還配建了街心公園,為周圍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休閑娛樂空間。那裡綠化也特别棒,我本身就喜歡觀鳥,上次從街心公園入口一直走到永定門城樓,至少看到了10種鳥,烏鸫就在草地上找蚯蚓吃,還有戴勝、灰喜鵲、白頭鹎、大斑啄木鳥、沼澤山雀……
過去跟現在沒有什麼可比性,肯定是現在好。重新規劃建設之後,原來住小破平房的居民搬遷到樓房裡,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小時候,我們家3口人擠在9平米的小房子裡,沒有獨立衛生間,每到冬天都不敢去室外上公共廁所,怕“凍屁股”。搬遷之後這種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
新京報:你近期重走中軸線後,有什麼特别的感受?
李維陽:重新打卡中軸線上的代表性點位,我感覺又回到了自己生長那個地方。小時候永定門那裡還像城中村似的,那會我怎麼都想不到,二三十年過去北京能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多元包容的精神内核一直延續
新京報:你在北京文化論壇期間到轉型後的首鋼園觀摩,哪些讓你印象深刻?
李維陽:首鋼園實現了由工業遺存向文化創意産業園區的轉型。白天,可以把這裡當成一個城市公園,晚上有漂亮的燈光秀,那個高爐作為曆史的見證,被保留下來并改造成公共文化空間,這個景觀是非常獨特的;首鋼園裡的酒店也是由舊廠房改造的,舊廠房裡的混凝土牆面、管道等,都被保留下來,金屬和木質房屋設施結合,加上植物的點綴,有種剛柔相濟的美。
新京報:你如何評價這種改造?
李維陽:這裡除了工業遺存風貌,新增了很多商業配套服務,相比而言,首鋼園的改造更為現代化、更為系統,整體面積更大,綠化水平以及設施完備性也更高,工業遺址進入數字時代後,文化脈絡得以延續,同時釋放出新生命力,首鋼園的轉型也是北京城市産業升級轉型、打造文化之城的縮影。
新京報:北京方方面面發生了巨大變化,你認為不變的東西是什麼?
李維陽:很多精神内核和優秀傳統傳承下來了,比如說北京的包容。從金元、明清朝代起,北京就作為都城存在,各地商人在這裡聚集,一條胡同裡會有好多會館,類似于現在的辦事處,實際上這些地方文化并沒有被消解和同化,而是保留下來,和北京本地文化交融滲透,成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北京文化自古就是多元包容的,這種性格一直延續到現在。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巫慧 校對 柳寶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