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古代傳書信的典故。
從好詩詞的一道題開始:
有個成語叫做“魚傳尺素”,出自《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在古代,除了”魚“可以傳書以外,還有很多動物形象具有傳書的功能,下列哪種動物做不到呢?()
A 青鳥 B 蒼鷹 C 黃狗 D 鴻雁
答案:B
解析:
【“青鳥傳書”的證據】
傳說青鳥是西王母的信使。
李商隐的《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的《七夕》“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黃狗傳書“的證據】
黃耳傳書(成語),意思是比喻傳遞家信。出自《晉書·陸機傳》。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陸機傳》:“(陸)機有駿犬,名曰‘黃耳’。既而羁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我家絕無書信,汝能赍(jī,送)書取消息不?’犬搖尾作聲。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行,遂至其家,得報乃還洛。”意思是說,西晉文學家陸機在洛陽做官,離家千裡,難通音訊。他家有一隻狗名叫“黃耳”,有一天,陸機正想念家鄉,就随口是對身邊的黃狗說:“你能幫我傳信嗎?”黃狗竟搖搖尾巴表示答應。雖然很吃驚,陸機還是将信綁在了黃狗的脖子上,放它出門。結果二十天後,成功的将信送出去了,還帶回來了家裡熱回信。就将經常為他傳送書信。後來,黃狗就成了傳信使。後來也常常稱家書為“黃犬書”、“黃犬音”等。
【“鯉魚傳書”的證據】
在紙還沒有發明前,古人常用一尺左右的白絹來寫信,稱為“尺素”,所以書信又稱“尺素書”。古人還把信寫在竹片或木片上。因為竹片稱為“簡”,木片稱為“劄”或“牍”,所以書信又稱“書簡”、“書劄”、“書牍”、“簡劄”、“簡牍”。“簡劄”的長度和素絹一樣,都取一尺,因而書信亦稱:“尺牍”、“尺牒”、“尺書”。例如,白居易:“白日裡胥方到門,手持尺牒榜鄉村。”岑參詩:“相思難見面,時展尺書看。”“鯉魚傳書”典出漢代樂府民歌《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因這首烹魚得書的民歌,鋪衍出了鯉魚傳書的故事。相傳,三國吳人葛玄與河伯書信往還,就令鯉魚充信使。唐詩人孟浩然的詩中也說得很明白:“尺書如不吝,還望鯉魚傳。”唐代王昌齡《獨遊》中“手攜雙鯉魚,目送千裡雁。”這裡說的“雙鯉魚”,并非真是兩條鯉魚,而是形若鯉魚的信函,在此用以代稱書信。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這裡的“雙鯉”,也是指的書函。唐代,自貞觀年間始,就用厚繭紙制信函,形若鯉魚,兩面俱畫鱗甲,腹中可以藏書,名曰“鯉魚函”。
【“鴻雁傳書”的典故】
典出漢書《蘇武傳》。據載,蘇武出使匈奴,19年不得歸。後漢匈通好,而匈奴卻詭稱蘇武已死。漢使至匈奴,探得蘇武确息,往見單于,稱天子射獵長安上林苑,得一雁,足系帛書,言武在某一澤中。單于聞言,驚視左右,隻好向漢使謝罪。唐人權德輿有詩曰:“主人千騎東方遠,唯望衡陽雁足書”。宋朝秦觀的《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都是“鴻雁傳書”的故事。相傳,衡陽有回雁峰,雁至則返。因而古語以“衡陽雁斷”,比喻音信阻隔。又以“雁足書至”,代指音信相通。
你還了解那些關于動物傳信的典故,歡迎補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