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中小學将頒布新課标

中小學将頒布新課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09:26:12

9月15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秋季學期,全國各省(區、市)已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29個省份均實現了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中小學将頒布新課标(中小學新課标已開始執行)1


9月15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


2018年以來,教育部面向全國連續舉辦了18期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範培訓班,采取線下線上培訓相結合,累計培訓校長和教師達47萬人次,同時部署各地組織開展了教師全員培訓,不斷提高校長課程實施領導力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中小學将頒布新課标(中小學新課标已開始執行)2

課程标準修訂的主要變化

01各課程标準基于義務教育培養目标


将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着力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現正确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例如,道德與法治課程明确了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等培養要求。


02優化了課程内容結構

基于核心素養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内容和基礎知識技能,精選、設計課程内容,優化組織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題的不同學科間,根據各自的性質和育人價值,做好整體規劃與分工協調。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要求。


如:小學一、二年級原來的《品德與生活》、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品德與社會》及初中的《思想品德》統一改為《道德與法治》,占9年總課時比例由原來的7%~9%調整為6%~8%。


“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調整為“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課,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可在一、二年級開設,以聽說為主”。


科學課由原三至九年級開設調整為一到九年級開設,占9年總課時比例由原來的7%~9%調整為8%~10%。


信息技術教育從綜合實踐活動中獨立出來,更名為《信息科技》,開設學段為三至八年級,占9年總課時比例為1%~3%。


原一至六年級的《體育》、七至九年級的《體育與健康》統一更名為《體育與健康》。單獨設置勞動課,開設學段為一至九年級。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進一步規範了藝術課程的開設,一、二年級包括唱遊·音樂、造型·美術;三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融入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等相關内容;八至九年級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等,要求學生至少選擇兩項學習。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學段由原來的三至九年級調整為一至九年級,要求綜合實踐活動側重跨學科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學校要安排一至九年級開展班團隊活動。


此外,對書法課、勞動課、綜合實踐活動、班團隊活動等的周課時量也做了明确規定。


中小學将頒布新課标(中小學新課标已開始執行)3



03研制了學業質量标準

依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内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形成學業質量标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04增強了指導性

各課程标準針對“内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考的一緻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确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05加強了學段銜接

注重“幼小銜接”,基于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把握課程深度、廣度的變化,體現學習目标的連續性和進階性。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中小學将頒布新課标(中小學新課标已開始執行)4



面對新的課程标準

家長該怎麼做?

新課标着眼于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去設計課程目标。這就要求我們家長不僅關住孩子的知識、能力、學習過程、而且在孩子的情感、态度方面要給予更多的引導。而情感、态度這些非智力因素又大都在課外形成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方面對教育孩子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1要善于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開始孩子對外界刺激是被動地接受,逐漸地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想去摸摸、看個究竟,如果家長這也不讓孩子動那也不讓孩子摸,将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幹點什麼事他也懶得動了,所以,孩子想拆玩具,玩一下遙控器,拉開關,打開抽屜時,家長不要害怕孩子搗亂而制止他,反而應該引導他:“你看,這是什麼呀?媽媽怎麼開電視呢?”另外,不要老數落孩子:“你怎麼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的東西,應該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2要為孩子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學齡期的孩子,獨立意識越來越強,情感也越來越複雜,他們不僅需要從家庭中吸取感情的營養,還需要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獲得滿足和發展。在與同伴的遊戲中,隻有遵守遊戲規則,學會合作,才能順利交往,這樣,孩子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與人交往的技能得到發展,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增強。由此可見,同伴之間的交往會使孩子的情緒、情感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和發展,這種适應能力和協調能力的具備,會為您的孩子成為高情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3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

由于孩子易受情緒的影響,父母切忌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唠唠叨叨,責罵訓斥,否則不但收不到教育效果,還有可能使孩子産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比如,孩子做作業時常會表現出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此時父母若對孩子橫加責罵,無疑是“火上澆油”,結果隻能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孩子喜歡音樂,可選擇一些旋律優美、曲調柔和的音樂做背景,為孩子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4要有正确地評價孩子的觀念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心願,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出類拔萃,但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個體差異,不要隻和别的孩子比誰的畫畫的好,誰的歌唱的好,誰的分數考的高。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這就要求家長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閃光點,多注意發現孩子的進步,要多關注孩子的整體和諧的發展。


總之,孩子的情感、态度現狀值得引起家庭、學校和社會高度重視。這就要求家長要提倡正确的養育方式,還應創造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培養獨生子女的獨立性、合作性、探索性、矯正不良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促進孩子整體健康發育。


來源:河南教育廣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