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入門-主筆優先規律
一、左右結構字的組合規律(一)、左右結構字的寬窄比例規律 多數情況下,左右結構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這是因為主筆(橫向主筆,如長橫、斜捺、平捺、斜鈎、豎彎鈎、橫折鈎、豎折折鈎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間比例要大一些。還有一類情況,就是當左偏旁筆畫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沒有橫向主筆時,左偏旁就可以寫寬,甚至超過右偏旁的寬度。如:影、到、耐、部等字。
很多初學者為什麼在寫楷書時,把字寫得四平八穩,老氣橫秋?因為不懂得這一重要規律,所以寫楷時猶如布算。要想把楷書寫得有生氣,耐人尋味,掌握這個規律是主要途徑。
主筆即字中的主題筆畫,一個字隻有一個主題筆畫,其他筆畫皆為從屬筆畫。從屬筆畫應讓位于主筆,不可喧賓奪主、搶占空間,隻能烘雲托月,以突出主筆。相對從屬筆畫而言,主筆占的空間要大一些。所以寫主筆時應張揚放開,寫從筆時應抑制收縮。這就是主筆優先規律。基本筆畫中作主筆的有長橫、懸針豎、斜捺、橫鈎、豎鈎、斜鈎、橫折鈎、橫折斜鈎、豎彎鈎、豎折折鈎等。以長橫為主筆的組合
主筆優先規律
懸針豎作主筆有以下規律:
1、懸針豎相當于大廈的頂梁柱,與長橫(相當于大廈的橫梁)搭配時要寫得比橫粗,這樣才覺得大廈很穩固。
2、有懸針豎的字,懸針豎都是最後寫。所以“車、軍”等字先寫豎後寫橫是不符合筆順規律的。
主筆優先規律
以斜捺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一、斜捺與撇的相接組合:以“大”為典型字的系列
1、撇要用豎彎撇,不可寫成長斜撇或豎撇(這些筆畫的不同見下圖),否則難以表現捺主撇從的關系;
2、捺上橫不能寫成很平的長橫,一般是寫成短橫,如歐體字;在顔柳中可寫成長橫,但要斜——左低右高,不能寫平;而且要寫在方格的偏左位置而非正中;
3、撇捺是實接關系,不是虛接關系。實際在寫時是交叉關系,即捺起筆在撇之左,橫之中,由于橫掩蓋了捺的起筆,所以看起來像實接關系。
主筆優先規律
以斜捺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二、斜捺與撇的交叉組合:以“義”為典型字的系列
1 撇彎捺直。為突出主筆捺,撇應寫彎,捺應稍直。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彎。
2 撇短捺長。為突出主筆捺,撇應寫短,捺應寫長。忌撇長捺短。
3 交點偏左。為突出主筆捺,讓出捺的足夠空間,撇捺的交叉點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應偏左,具體方法是寫撇時起筆略向左移。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筆都應偏左,而不是與捺起筆對稱。
主筆優先規律
以斜捺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三、撇捺對稱組合。以“木”為字根的組合系列
1、撇捺對稱并非長度相等(實際是撇短捺長,目的為突出主筆捺),而是指收筆高度相等。
2、為突出主筆捺,字中間的豎鈎不應居中,而應偏左(要寫在米字格豎中線的左邊,不要寫在豎中線上)。
3、捺上橫一般都寫短橫,而且與豎鈎黃金分割(上短下長)相交,不要因為上面的筆畫多移到中間或偏下的位置,否則無法突出斜捺。
4、撇、鈎、捺收筆應呈抛物線狀分布,不能寫在同一水平線上。
主筆優先規律
以斜捺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四、斜捺與提鈎的組合。以“長”為字根的組合系列
規律與前幾節大同小異。小異:
1、提鈎比較長,使下部實而不空,長鈎可以頂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翹起二郎腿的感覺才有美感。
2、提鈎之上無撇相接時,捺起與橫相接,有撇時捺與撇接。
3、捺上有撇點時應先點後捺。
主筆優先規律
以斜鈎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以“戈”為字根的組合系列
規律與斜捺大同小異,為突出主筆“斜鈎”:
1、鈎上橫應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寫成很平很長的長橫;
2、撇的位置應盡量靠上,将斜鈎攔腰截成兩半或接近兩半;
3、先寫撇後寫點;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畫一律以點代之。如“栽”等字。
主筆優先規律
以豎彎鈎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以“己”為字根的組合系列
規律與斜捺大同小異,為突出主筆“豎彎鈎”:
1、鈎上橫應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寫成很平很長的長橫;
2、與撇搭配,撇應寫成斜撇不要寫成彎撇。
3、豎彎鈎起筆後行筆略左偏,轉彎要及時,不能一味下拖,轉彎之後橫向放開拉長再上鈎。
主筆優先規律
以橫折鈎為主筆的組合規律1
橫折鈎有兩種,一種是橫長折短式,另一種是橫短折長式。
以橫長折短式橫折鈎為主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與撇搭配時,撇不可過長,撇收筆一般高于鈎的最低點;
2、撇與鈎基本保持平行;
3、鈎内其它部首應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鈎内。
主筆優先規律
以橫折鈎為主筆的組合規律2
橫折鈎有兩種,一種是橫長折短式,另一種是橫短折長式。
橫長折短式橫折鈎和橫短折長式橫折鈎用在口字框中,應注意:
1、扁口框應上寬下窄,長口框應上下等寬;
2、封口橫末端架在鈎上,但不相連,故折鈎應長于左豎;
3、扁口框内部首應适當偏左,長口框内部首應适當偏上;
4、框内如有捺畫,應寫成反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