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樓純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我國對世界莊嚴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在熱電等高能耗行業,以科技創新推動熱電智能化升級,實現生産更高效、更清潔,已成為行業共識。
在浙江,越來越多的高能耗企業選擇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提質增效、節能降碳。
創新嘗試,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的能源供應以化石能源為主,數據顯示,2010年浙江省工業領域消耗0.99億噸标煤,2019年1.42億噸标煤,年均增長4.1%。其中“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5.1%,“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2.8%。
從碳排放總量方面的數據來看,浙江省工業領域碳排放總量從2010年的2.44億噸上升到 2019年的2.79億噸,年均增長1.5%,其中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2.1%,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0.7%。
專家表示,“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浙江省工業經濟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長,在碳達峰背景下,碳排放将會達到峰值,但工業能源消耗仍會保持持續增長。全省的雙碳任務依然道阻且長。
2022年初,浙江省公布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确提出以數字化改革推進雙碳系統性變革落地見效。浙江省内工業企業特别是涉及高能耗行業的企業對比表示認可,并已展開積極行動。
2020年12月,海甯大都市熱電對熱電生産進行端到端生産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熱電生産能效,降低碳能源使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之前的數據相比,2021年熱電廠的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後一年至少可節約原煤5000多噸,企業綜合能效提升2.34%,預計每年可以節省燃煤成本上千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數萬噸。”海甯大都市熱電廠總經理張榮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2021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評督司司長王青雲在海甯調研時,對海甯大都市熱電搭建全應熱電雲平台表示高度肯定。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其官網發文表示,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關鍵,海甯熱電企業結合行業發展實際,不斷嘗試運用最新科技提升煤炭使用效率。
科技賦能,助力行業智能化升級
為海甯大都市熱電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是一家工業互聯網企業——全應科技,作為積極落實低碳發展的企業中的一員,全應科技緻力于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最新技術,來提升煤炭能源在傳統高能耗産業的利用率,減少碳排,提出——“2-5%能效的提升”。
全應科技認為,技術創新始終是産業發展的鑰匙。基于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禀賦,在新能源尚未穩定入局的前提下,控煤減碳成為關鍵。着眼于傳統高能耗産業對提質增效和節能降碳的需求,全應科技持續研發适合行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由全應科技自主研發的全應熱電雲系統,以熱電機理為基礎,以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核心,通過采集曆史數據、深度自我學習和訓練,實時采集生産全過程的數據,根據外界負荷變化的提前預測和各機組在不同工況下的不同效率,對機組進行動态更優生産控制的提示和預警,實現總體運行效率的提升。
全應科技的這套智能化解決方案在浙江區域的高能耗行業引發熱議,繼海甯大都市熱電之後,更多的标杆企業如安吉臨港熱電、金華甯能熱電、榭北熱電、甯波杭州灣衆茂熱電等先後選擇與全應科技達成合作,借力先進技術,落實堅持優化煤炭利用方式、完善和創新超低排放技術的要求,為浙江的雙碳目标實現提供更多的企業實踐,确保雙碳變革在浙江的落地。
紮實推進,共建綠色可持續未來
我國是最大的熱電生産和消費國,全應科技CEO夏建濤在多個場合表示,“熱電産業整體來看,依然是較為粗放式的運營,熱電産業整個機組龐大且複雜,鍊條較長,熱電産業作為煤炭使用大戶,煤炭用量基礎龐大。”數據顯示,燃煤熱電占我國熱電能源消費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42%。
在雙碳背景下,節煤提效對熱電産業優化尤為重要。全應熱電雲賦能熱電行業,截至目前,已經為全國13個省市的熱電企業運行智能化雲服務,助力企業清潔高效生産。
對于雙碳背景下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術在能源産業的應用和價值,業界專家給予了高度認可。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表示,在當前積極有序推進碳中和進程的大背景下,對于産業界最穩妥的方案就是節能減排,從技術、管理等方面提升。從技術角度上進行設備改造、節能改進,特别是數字化轉型提升能效是2030年前主要的方向。
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傳統高能耗産業并非一蹴而就,實現雙碳目标亦需穩步紮實推進。目前,全應科技正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産品,攜手更多的企業,推動高碳排産業的低碳轉型,共同驅動一個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