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餘秀華微博新發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寄人間雪滿頭,可惜你沒有君埋泉下泥銷骨》。
這文章題目上的兩句本是出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夢微之》,是白居易懷念已經故去多年的好友元稹而作。
而餘秀華在此文中,卻加上了修飾語“可是你沒有”,說明她想懷念的人或事,并沒有逝去。那麼是誰呢?是什麼事呢?
是楊槠策嗎?是與楊槠策那一段銘心刻骨的感情嗎?
老餘沒有明說,但是一讀便知,應該都有。
雖然回頭看她和小楊的故事就是一出狗血劇,但畢竟有過浪漫的開始,旖旎的相處,有過讓她數次心跳加速的動情時刻。即使努力想要清除,一時也難以擦掉早已镌刻的印痕。
在這篇文章中,除了能夠看到老餘難掩的失落和傷感外,尤其佩服她對時光流逝,人事滄桑的描寫。
看下面一段話:“幾年不見的親戚們,小孩子風一樣地長大了,我的長輩和平輩們魚蝦一樣掙紮在生活的泥潭裡,頭頂一個個日升月落,欣欣然把自己往生命的盡頭趕。我的幹女兒,我也好幾年沒見了,她已經出落成了一個好看的大姑娘。我倒像個不懂事的孩子,把一臉皺紋往内心裡藏,冒充不谙世事的少年。”
這段話,寫自己熟悉的親戚朋友的變化,來折射自己的心理變化,真是精彩無比。
“小孩子風一樣地長大了”、“欣欣然把自己往生命的盡頭趕”、“她已經出落成一個好看的大姑娘。”幾句話把一晃而去的時光非常精彩地描述出來。
細想想,誰不是着急忙慌地往生命的盡頭趕。在趕的過程中,為兒女為他人,為金錢為名利,唯獨忘了自己,而當蓦然回望,孩子風一樣長大了,自己秋葉一樣枯黃了。慌亂地想把自己的餘生按住暫停鍵,已是枉然無措。“風一樣長大的孩子”這個比方,讓人觸手可及這變化的速度。
難能可貴的是餘秀華,把故土,把橫店的父輩長者辛苦勞作的一生比作“魚蝦一樣掙紮在生活的泥潭裡,頭頂一個個日升月落。”用她作為詩人睿智深邃的目光,洞悉着他們勤勞、艱難、執着的生活。充滿了對他們的悲憫。
但其實餘秀華不知道的是,她的這些平輩長輩們,他們為着樸素的衣食住行,為着完成親人的婚喪嫁娶,日複一日地奔波着,很多時候都是快樂的,是充滿希望的,并不覺得需要别人的同情。這就是踏踏實實地活着。
反而是身為詩人的餘秀華,在他們面前感到了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為了找回自己的一點優越感,隻能少說話,裝高雅,抻衣角,撫頭發,盡量讓自己看上去年輕一點,以此來展示自己的與衆不同。
歲月流逝,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就可能物事皆非。餘秀華用她細膩的筆觸,寫出了這種變化,寫出了每個人都在被時間拉拽着踉跄走向垂暮的過程。讓人有掩面淚目的沖動。
為她點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