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前,在初二年級的學生中做了一個民間的讀書會。先在年級中做了一個閱讀問卷調查,除了看一看有多少學生有參加讀書會的意願,更主要的是了解一下每個有參與意願的學生的閱讀狀況,最終選拔出二十名左右同學參加。
讀書會差不多兩周左右組織一次線下的讀書活動,每次兩小時左右。一年多時間裡組織了近20次的活動。我對學生們說,雖然我們的讀書會是老師自己來做的一個民間讀書會,形式上是免費的,但不要因為免費就不珍惜。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為此投入了時間和精力,這是我們熱愛的事情,這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我們每一次都應該以最大的熱情來參與。
因為這些确實都是極愛讀書的孩子,閱讀底子都很豐厚。所以盡管是放學後組織讀書活動,每一次都是兩個多小時,但經常是意猶未盡,覺得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每個主講人和參與讨論的人,眼睛都是亮亮的,彼此的心靈是交融的,每一次都收獲滿滿。
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因為和學校活動沖突,原本要取消當周的讀書會,但學校的活動改期,所以又臨時通知讀書會照常進行。一位女同學匆匆跑過來和我告假說因為爸爸已經開車來準備接她放學回家,所以很抱歉這一次活動不能參加了。
沒承想過了幾分鐘,這位女同學又回來了,而且把她爸爸也帶過來了。她說她爸爸聽說今天有讀書會活動,所以臨時決定也要來參加我們的讀書會。那一次讀書會她爸爸和我們一起讀書,一起讨論,從家長的角度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建議和啟發。
從那時候起,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家庭對于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一個孩子是否愛閱讀,除了學校的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從小家庭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氛圍。
這個同學後來曾寫過一篇《記水寒老師》(直接點擊鍊接可看原文)的文章,令我非常感動。一個老師的良苦用心,能夠得到學生的深刻理解,實在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梁實秋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我的水平遠遠比不上梁實秋先生的老師“徐老虎”,我的這位學生暫時也還達不到梁實秋的水準,但我想這種師生之間心意相通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
推薦諸位去關注一下她的公衆号“佳木”,她在自己的公衆号中也發了這篇《記水寒老師》(直接點擊鍊接可進入公衆号“佳木”),有錄音。通過她寫的系列文章,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熱愛閱讀對于一個孩子的語文素養和精神世界的塑造有多重要。
當年,我為這個讀書會命名為“小松”。含義取自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同名詩。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
直待淩雲始道高。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讀書會并沒有持續下來,但當年這批參加讀書會的同學都已經上高三了乃至大學了。他們已經散播或者即将散播在祖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名校。我堅信,他們仍然會像小松一樣,總有一天會成為淩雲之木。而這其中,閱讀帶給了他們最重要的滋養。
現在是2020年初了,新年的第一個願望,就是要把小松讀書會慢慢恢複起來。應該說,現在的環境比五、六年前更為艱難了,雖然不斷有“得語文得天下”或者“得閱讀得天下”的文章冒出來,但學生的學業負擔更為沉重了,真正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少之又少,這也是不争的事實。
恐怕很難再召集了那麼多愛閱讀的學生,每一兩周大家一起享受快樂的閱讀讨論的時光。但我計劃從我所教的班級做起,當然這會比之前的讀書會更其艱難,因為閱讀真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帶着他們更快地進步;毫無閱讀的興趣,需要從頭一點點地培養。這完全是難度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這一次,依然延續之前的“小松讀書會”之名。但所蘊含的意義又比從前所用的杜荀鶴的詩更豐富了一些。唐代詩人王建的一首同名詩可以代表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我的思考。
小松
王建
小松初數尺,
未有直生枝。
閑即傍邊立,
看多長卻遲。
一天天一直盯着那小松去看是沒用的,看得再多,也長得很慢,所以隻有慢慢澆水,慢慢施肥,不求一下子長成淩雲之木,隻要在生長就好,讓喬木而為喬木,灌木而為灌木,草本而為草本,都能因閱讀帶來的豐富滋養而生長。
能影響一個是一個,能推動一點是一點。開來而繼往,明道不計功。2020年我用這個激勵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