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草菇是新出現的高效栽培技術,較之常規栽培一般可增産30%--100%。草菇袋栽有堆袋法、覆土法和脫袋法三種形式,堆袋法能充分利用空間,脫袋法則能提高單産水平。
1.堆袋法
袋栽草菇用聚乙烯塑料簡膜,按20一25厘米X35--40厘米規格裁成袋筒。裝料前,先在塑料簡的一端塞上通氣塞(用麥稈或稻草做成,長6厘米、粗2厘米),緊紮簡口。然後裝入少量混有菌種的培養料,輕輕壓實;繼續填裝培養料,至袋長的一半,沿袋壁放--層菌種;再裝培養料至距袋口7厘米處,壓實,放入一層混有菌種的培養料,稍加壓實,用一根粗約1.5厘米的木棍在料内打孔,以利通氣。
然後在袋口處上通氣塞,緊紮袋口。将塑料袋堆放在蔭棚或室内發菌,每堆放3--5層,視自然溫度之高低而定。菌絲在料内生長期間,要翻一次堆,使料溫一緻,發菌整齊。若料溫高于40℃,應及時散堆降溫。在翻堆時,及時清除已經污染的菌袋。經7--10天,菌絲在料内長透,将兩端袋口解開,拔去通氣塞,并将袋口翻卷,露出培養料,再重新堆放,每堆放5-7層。開袋後,要保持環境濕度,每天向空中和地面噴水2-3次。2--3天後,料面出現原基,再經2-3天即可采收。
采完第一批菇後,清除殘根及老化菌絲,在料面噴石灰清水,把袋口拉平,以利保濕。經5-6天,可出現第二批菇蕾,按前述方法進行管理。此法有利于保濕并維持較高堆溫,控制雜菌,還能有效地提高出菇面積。一般可采2一-3次,生物學效率在30%以上。
2.覆土法
培養料參用以下配方:稻草或麥草60%,肥泥30%,石灰5%,麥麸5%;棉殼48%,稻草或麥草45%,麥麸5%,石灰2%;廢棉90%,牛糞8%,石灰2%;廢棉45%,麥草35%,稻殼10%,人尿5%,石灰5%。配料後,按1:1.4加水拌勻,建堆發酵,稭稈作物草料堆10--12 天,廢棉5-7天,掌握料溫達65℃以上保持3天,降溫後翻堆一次,再堆2天,硬質材料适當延長堆制時間和增加翻堆次數。
利用長25厘米、寬20厘米塑料袋,待發酵料溫度降至40℃後裝袋,輕輕壓成袋簡高度為10厘米的菌袋,接種菌種,用種量10%--15%,紮口。置32--35℃ 溫度下的潮濕處培養,要求無直射光。3--5天後,解開袋口,排放在地面或床架上,在料面覆蓋-一層用石灰水預濕過的細土,厚1-2厘米,土粒如蠶豆大小。保持栽培場地空間相對濕度90%左右,每天中午用38℃溫水噴灑-次,播種後7天可采收第--潮菇。出菇期間用速殺劑類除蟲菊酯噴一次,以防蟲害。
3.脫袋法
選用幹燥、未黴變的麥稈為栽培原料,按以下配方配制培養料:麥稭100公斤,幹牛糞5公斤,棉殼20公斤,草木灰3公斤,明礬0.5公斤,用水拌和,使含水量達70%。然後上堆發酵,覆蓋薄膜保溫保濕。待料溫升至60C,再維持24小時。當料呈棕褐色,并有大量白色放線菌出現時即可攤料散溫,并用0.1%多菌靈液均勻噴入料内,充分拌勻。
栽培袋選用28厘米X50厘米X0.02厘米的聚乙烯簡膜。裝料時用層播法播種,共3層菌種2層料,菌種分别放在袋底、中部和袋口,用種量為幹料重的12%。接種後,将菌袋排放在清潔通風的室内發菌,一般排放1-2層,每排間距30厘米、室溫保持在32℃左右,空氣相對濕度70%。1天後,用刀片在袋兩端各劃2道2厘米長切口,以供給新鮮空氣,促進菌絲生長。在适溫條件下,約7--8天菌絲可在袋内長滿。
出菇場所可選在塑料大棚内、玉米地及其它空閑場地。做成寬80厘米、深20厘米的畦床,長度依地勢而定。畦面拍平壓實,噴5%石灰水和0.2%敵敵畏消毒。将長滿菌絲的菌塊脫袋,平排在畦内,空隙用肥土填充(肥土配方:肥沃菜園土100份,草木灰4份,複合肥0.2份,石灰2份),然後用水灌畦,每平方米灌水30公斤,待水下滲後在料面覆蓋1.5厘米厚肥土。畦床上方搭拱形小蔭棚,蓋薄膜與草簾保濕遮光。畦床保持溫度30℃、濕度在90%左右。覆土2天後,菌絲即長入土層,7天後料面出現小菇蕾。幼菇生長5天,當菌嗇即将破裂,菌托内菌益尚未展開時采收。每采一潮菇後,應向料面噴0.1%複合肥液,約3天後第二潮菇可現沓。一般可采4←5潮,‘生物學效率可達65%,較常規栽培可增産--倍以上。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種植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小編會根據情況來為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小編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