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恒通在線溫馨提示: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經過漫長曆史發展沉澱下來的精華,是語言運用的典範。誦讀古詩詞可以加強學生練字達意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此,統編版小學《語文》一到六年級教材在課内及“日積月累”部分選編了113篇古詩詞,既有理解運用的要求,也有誦讀品析的期望。我們将按年級順序逐一鑒賞品讀,以飨讀者。
【注 釋】
①孟浩然(689~740),号孟山人,襄陽 (今湖北襄陽 )人。他的詩淡雅清新,多寫田園隐逸生活,與王維并稱“王孟”。孟浩然的志向高遠,但仕途卻非常坎坷,曾經做過張九齡的幕府,後來隐居山林。 ②春曉:春天的早晨。③眠:睡覺。 ④聞:聽到。 ⑤啼鳥:小鳥啼叫的聲音。 ⑥來:傳來。 ⑦知多少:反問,意思是不知有多少。
【譯 文】
春睡中不知不覺到了清晨,
醒來時處處都能聽到鳥兒的啼叫。
昨夜傳來了陣陣風雨聲,
誰知道花兒被吹落了多少?
【賞 析】
這首詩簡單、清新,向讀者描繪出了一幅風雨後的春晨圖畫。詩的第一句交代的時間,即春天早晨剛剛醒來的時候;第二句通過聽覺寫自己的發現,處處都有鳥兒的叫聲。詩的後兩句則是虛寫,描摹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生動地展現出自己在風雨之後清晨的美好心情。整首詩表面看是在惋惜落花,其實表達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之情,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