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東名家手把手斫琴原因有哪些

山東名家手把手斫琴原因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03:00:11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悅 實習生 董一揚

文人四雅——琴棋書畫,其中琴特指的就是七弦琴即古琴,古琴在我國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更是在2006年時被列入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濟南也有為數不多的斫琴匠人,複雜的工序、精細的做工讓這門手藝顯得十分與衆不同。

山東名家手把手斫琴原因有哪些(一百多道工序斫出一把好琴)1

小木料暗藏大門道

從選料開始做好每一把古琴

在英雄山腳下,有一家名為海右六藝館的工作室,室内靠牆的櫃子前、書架上、桌案上到處都有古琴的身影。匠人江曉東平時就在這裡斫造古琴。

“我做琴用的很多都是明朝的老木頭,有五百多年曆史了。”江曉東說,其實,木頭裡也掩蓋着很多科學,陰面的木頭長得密實,陽面木頭長得松散,木料比較密實的地方就把它放在高音區,如果不注意隻是簡單地把木料裝在琴上做出來的琴就會聲音發悶。

所以做古琴必須要對木頭熟悉,江曉東本人也是做了八年的木匠才摸透木頭裡的門道。“木料不好技藝再精湛也做不出一把好琴來。”江曉東說道。

江曉東把木料分了三大類标号,有聲音清脆的、渾厚的、比較中正的,“這塊木材是哪年開料,哪邊邊是陰哪邊是陽,曲音中高低都有标注,以後不管是我做琴還是我的學生做琴都可以一目了然。”

古代人們用杉木、青桐制琴較多,江曉東這幾年摸索發現,紅木也可以制琴。他存了将近一千多塊木料,試着做過十幾張,“朋友們的反應也都不錯,覺得聲音好聽,比披麻挂灰(工藝的一種)的琴要潑辣一些,攜帶出去也比較方便。”

山東名家手把手斫琴原因有哪些(一百多道工序斫出一把好琴)2

慢工出細活

一把琴工期持續一兩年

江曉東說,斫琴基本分為三個步驟:選材、定音、制作。“斫一把好琴要用到一百多個步驟甚至更多,這個取決于後期的定音次數多少。選好材後,根據顧客要求的音準高低定好琴的正反面就可以正式制作了。”

第一步先要鑿取琴的腹腔,一般會先向下斫十公分,之後讓木材穩定一兩個月,再繼續斫十來公分。接着是給琴挖空腔,先挖下去一公分左右,放置一兩個月以後再挖一兩公分,這樣分三次斫的琴就不容易變形和開裂。之後就是最重要的調試定音環節了,第一遍的調音輔助定型完成之後就要給琴刮灰。刮兩遍粗灰之後,再刮一遍中灰,最後刮兩遍細灰,基本上就制定完了。制定完後若調音程中出現問題,還要根據音準打磨灰層。

“往往快做成了,因為音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還要重新加厚或去薄,再重新上闆刮灰上漆。所以一把琴的工期持續一兩年都是有可能的。”江曉東表示,手工匠人的意義就存在于此,慢工才能出細活,“隻要有一個音不準,我們就要繼續打磨,直到最後一個音準了為止,打磨完後琴的表面還會出現不平整的現象,這也是要經過一遍又一遍的打磨調整的。”

為人做琴而非讓人挑琴

免費教授學生傳承技藝

“我最早是做老家具的,也是在買家具的過程中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把古琴。”江曉東說,後來他對這把琴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專門研制。談到古琴市場的發展,他有些擔憂,“古琴在古代都是文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制作,現在有了商店和工廠基本都由匠人代為制作了,所以彈琴的人和制作古琴之間出現了脫節。”

目前江曉東做琴還是一張一張地進行制作,“我不跟買琴的人聊聊天,了解他是什麼樣的性格脾氣,我怎麼能做出令他滿意的琴呢?”在他看來,古琴之所以做不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和顧客的溝通,“應該是為人做琴而不是人去挑琴。”

傳承古琴技藝不是一代、兩代人能完成的,怎樣讓人從不了解古琴到真正理解,也需要一個過程。為了解決做琴少的問題,江曉東現在免費教學生做琴,希望未來他們可以像他一樣做出令人滿意的琴。“現在有四五個學生在跟我一起學習。希望可以打下基礎,在孩子們心裡種下種子,等到發芽開花的那天。”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