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0:18:05

硬筆書法教程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9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0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1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2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3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4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5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6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7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8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19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0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1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2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3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4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5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6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7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8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29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0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1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2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3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4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5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6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7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8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39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0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1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2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3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4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5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6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7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8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49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0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1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2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3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4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5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6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7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8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59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0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1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2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3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4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5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6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7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8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69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0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1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2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3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4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5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6

草書發展史:

第一,草書的曆史發展及概念劃分

草書的興起,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當時連年戰争動亂,諸侯各國的文書往來,日漸頻繁。原來通行的篆書或隸書,書寫難度大,已不實用。為了書寫上的簡便、迅速,草篆、草隸開始在民間流行,不斷演進發展、變化,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曆史時期的草書字體。

草書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别。廣義的草書,指不論何時、何體,凡是寫得草率、随便的字,都可以稱之為草書。如篆書時代有草篆,隸書時代有草隸,楷書時代有行草等。宋代張卻《南軒集》中說:“草書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筆劄以來便有之,但寫得不謹,便成草書。”這裡指的就是廣義的草書。狹義的草書,是指具有一定的法度,自成系統的漢字草寫法,是書法中的一種書體。狹義的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和“标準草書”之分。

一、章草

章草是漢初由隸書草寫發展起來的。章草的特點是字字區分,不相連綿,體勢帶有隸意的法式,如橫畫末筆上挑,左撇右捺分明,筆畫連帶處旋轉如今草,有内涵樸厚的面貌。章草變隸為草,打破了延續近兩百年的隸書體系,這在書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變革。章草的進步意義,在于把一個簡化或變化的偏旁應用在幾個或更多的一些合體字上,這樣容易書寫,容易辨認。現代書法家于右任在論章草時寫道:“其為法,利用符号,一長也;字字獨立,二長也;一字萬用,三長也。”概括了章草的進步性。

可作為學習用的章草範本主要有:晉朝索靖的《出師頌》,三國時吳國的皇象和明朝宋克書的《急就章》等。學習章草應有楷書、隸書基礎,也應具備一定的篆書知識。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7

晉朝索靖的《出師頌》

二、今草

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加快了行筆速度,增多了環曲筆畫,筆畫更趨簡省,筆畫之間,牽絲映帶,書寫更加便捷。今草的特點是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的筆畫形迹,上下字之間的筆勢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即一般所稱的草書。相傳今草為後漢張芝所創。從現存的刻石、墨迹推斷,今草出現當在漢代中期,而成熟期至少在東晉。王羲之的今草,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他的十七帖較為著名,可稱為代表作。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獻之,也以行草擅長,後世稱其父子為“二王”。隋朝的智永也是一位草書大家,他書寫的《真草千字文》,法度嚴謹,筆力精到,對今草的推動很有影響。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寫的《書諧》,不僅是書法理論名著,也是造詣很深的今草書法藝術珍品。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8

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今草在篇章布局上,每個字雖然獨立,但字與字行與行之間,都有着内在的聯系。一個字的首筆和末筆,都有明顯的承上啟下的牽絲引帶,行與行之間的迎讓顧盼,協調自然。

三、狂草

狂草比今草書寫更加簡便快速,多有馳騁不羁、一氣呵成之勢,所以有被稱之為“一筆書”。狂草的特點是用筆狂放不羁,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無迹,結體與章法布白,不受任何界格的束縛,時疏時密,時實時虛,氣勢磅礴,姿态萬千。據說狂草是唐代張旭創造的,說他酒後大醉,信筆揮毫,取法今草狂放奔縱,故名“狂草”。懷素《自叙帖》,都是唐代狂草代表作品。他的《古詩四帖》和楊凝式,宋徽宗趙信,明代祝允明,清代王铎傅山等書家,均有一定成就。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79

懷素《自叙帖》局部

四、标準草書

現代草書書法家于右任,在三十年代成立“草書社”,集合海内外專家,搜錄曆代名家草書字體,本着“易識、易寫、标準、美觀”的原則,集字編成千字文,定名《标準草書》。草書作為一種書體,往往一個字有多種寫法,這就給認讀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标準草書》則試圖把衆多不同的寫法,選定一個衆多名家所通用的寫法,加以标定推廣。同時,規範了一 些偏旁字符,作為合體字組合使用。這一成就,對我們今天學習草書仍有很大的幫助。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0

于右任 《标準草書》

第二,草書的書寫規律

這裡講的草書一般規律,指的是今草。草書作為一種與楷書、行書、隸書等其它字體有别的相對獨立的字體,在筆畫形态、用筆方法、部首使用及結構上都有其自身的一些規律。

一、行筆增速,變斷為連

草書的行筆,與楷書、行書比較,要快速-些。所謂“楷立、行走、草奔”的說法,把草書的書寫,比喻為奔跑。這樣就改變了漢字楷書的一些運筆方法,通過變直為弧,變方為圓,牽絲引帶等方法,增強了筆畫之間的呼應關系,加快了草書的運筆節奏。

二、以簡代繁,簡化字形

有的草字,實際上是連筆的簡化字,而現行的簡化字,有許多都是從古代草體字中演變而來的。在現行的簡化字中,如“時、會、書、與、字例:、車、東、樂”等字,都體現草書的簡化筆法。

三、偏旁多用,以符代部

在草書中,偏旁多由字符代替,而同一字符往往能代替二、三種以至十多種楷書部首,這就為草書的識讀和書寫提供了極大地方便。

四、改變筆順,方便連寫

草書與楷書相比,草書書寫方便、快捷,筆順發生了一些變化。如“禾、手、年、米、平、果、塑”等字,先橫後豎改為先豎後橫;“墨”字的中、下部分,先上後下改為先下後上。

五、體勢多變,斜正相生

由于草書具有行筆增速、以簡代繁、以符代部和改變筆順等特點,其結構也随着發生了一些變化。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這是草書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比如“年、終”字的草寫。見下列字例:

(二)減省筆畫,随勢生形在草書中,絕大部分字的筆畫都有所減少。有的是筆省意存,如“地、秋、收、冬”;有的是筆省形變,如“天、雨、水”。見下列字例:

(三)筆畫連寫,成新的體勢草書由于筆畫連寫,字形較之楷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已經遠離了楷書的結構,如果不加上楷書注釋,人們就很難認識。因此,這部分字需要重新識記。

第三,史上十大草書書法大家

及其作品欣賞

一、王羲之(303-361) ,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廣采衆長,備精諸體,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草書代表作品:《十七帖》、《初月帖》、 《遠宦帖》。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1

王羲之《遠宦帖》

二、王獻之(344-386) , 東晉書法家,有“小聖”之稱。王獻之自幼随父練習書法,以行書及草書聞名,但是在楷書和隸書上亦有深厚功底。他筆下的草書,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流,不亞于父親王羲之,父子合稱二王。還與張芝、鐘繇王羲之并稱”書中四賢”。草書代表作品:《鴨頭丸帖》 、《中秋帖》。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2

王獻之《中秋帖》

三、張芝,字伯英。勤學好古,淡于仕進,善章草。“書聖”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輩書家有兩個:一個是曹魏的鐘繇,一人是東漢的張芝。他說:“吾書比之鐘、張,鐘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餘耽之若此,未必謝之。”耽” , 是沉迷,特别愛好的意思。連王羲之都自歎不如,可見張芝對書法的熱愛程度。草屬代表作品:《冠軍帖》、《二月八日帖》 、《終年帖》。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3

張芝《冠軍帖》局部

四、孫過庭( 646~691) , 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好古博雅, 工文辭,得名于翰墨間”。他擅長楷、行、草諸體,尤以草書著名。孫過庭傳世書迹有三種,都是草書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要數《書譜》。草書作品:《書譜》、《千字文》、《景福殿賦》。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4

孫過庭書譜

五、張旭( 685-759) ,唐代書法家,擅長草書,喜歡飲酒,世稱“張颠”, 與懷素并稱”颠張醉素”, 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并稱“吳 中四士”, 又與賀知章等人并稱"飲中八仙”, 其草書則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并稱“三絕”。

張旭出身不低,曾向堂舅陸彥遠學習書法,學有所成後為吳道子、顔真卿等欽慕;年長後通過應舉或薦舉、征辟而入仕,釋褐為常熟縣尉;先後任左率府長史、金吾長史,因而被世人稱為 “張長史” ;大約在乾元二年( 759年)逝世,享年大約七十五歲。

在書法方面,張旭勤于觀察客觀事物,善于将客觀的自然物象與個人的主觀情感結合起來,既繼承傳統,又勇于創新,在繼承前人書法成就并加以創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藝術在盛唐時期達到了一一個高峰。草書作品:《肚痛帖》、《古詩四帖》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5

張旭草書作品

六、懷素( 737-799) , 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自幼出家為僧,經禅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颠張狂素”, 形成唐代書法雙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随手萬變。書法率意颠逸,千變萬化,法度具備。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懷素的草書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氣”。草書作品:《自叙帖》、《苦筍帖》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6

懷素草書《自叙帖》局部

七、黃庭堅( 1045- -1105),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于蘇轼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轼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 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黃庭堅的草書是學時人周 越的。

草書作品:《諸上座帖》、《洛陽雨霁詩》、 《李白憶舊遊詩卷》。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7

黃庭堅草書《洛陽雨霁詩》局部

八、米芾(1051- -1107 ) , 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轼、黃庭堅合稱“宋四家”。其個性怪異,舉止颠狂,遇石稱“兄”, 膜拜不已, 因而人稱“米颠”。宋徽宗诏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草書作品:《元日帖》、《論草書帖》。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8

米芾草書《元日帖》

九、趙佶( 1082-1135) ,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書畫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趙佶的藝術主張,強調形神并舉,提倡詩、書、畫、印結合,他是工筆畫的創始人,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無所不畫,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點。

草書作品:《草書千字文》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89

趙佶草書作品《草書千字文》局部

十、林散之( 1898.11.20-1989.12.6) ,字散之,号三癡、左耳、江上老人 等,生于江蘇南京市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 , 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七顆松村莊,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 被譽為“草聖”, 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

草書作品:《中日友誼詩》、《許瑤詩論懷素草書》。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草書(硬筆書法教程及草書發展史)90

林散之草書作品《中日友誼詩》局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