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洋終于找到孫卓時,有網友曾賦詩一首:
萬裡尋親十四載,正是少年歸來時,
今朝阖家團圓日,人間美好當如是!
這場遲到14年的團圓飯,給了很多還在找尋孩子的父母動力和希望。
一直以來,“拐賣兒童”都是每個有良知的公衆心頭的一根刺,也是公安部竭盡全力想要打擊的行為。
近幾年,互聯網“打拐”給傳統打拐提供了多個新的思路和維度。前段時間,阿裡巴巴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阿裡巴巴助力公安部開發的“團圓”系統已經累計找回4960個孩子。
“團圓”系統留下的第一條信息是河北警方發布的兩歲彜族女孩“吉斯麼吃作”在衡水火車站被拐走的信息,發布1個小時,衡水火車站周邊房源100公裡内的智能手機用戶都收到了“吉斯麼吃作”丢失的消息。30個小時後,一位看到過消息的好心司機發現了孩子并立即報警,孩子安全獲救,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如今,“團圓”系統已經默默守護網友6年,高德地圖、支付寶等25款生态夥伴運營的熱門APP都已經主動接入“團圓”系統。但最讓人感動的是,開發這個系統的阿裡小夥伴都是無償做這件事。
2015年的時候,公安部打拐負責人找到了阿裡員工魏鴻,希望阿裡能不能協助建立一個内部協調系統,能夠第一時間把真實權威的消息推送給公衆,并讓公衆有效參與打拐。
魏鴻推薦了安全部的資深程序員韓旭傑,因為小時候有過差點被拐的經曆,韓旭傑一口答應下來,并且不算工時、不計報酬,都是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開發系統,緊接着半年内發展為六人團隊,對“拐賣兒童”的痛恨讓大家把自己的效率都提升至最高級别,這才有了6年前“團圓”系統的誕生。
現如今,在阿裡内部,還有數十位志願者一直用業餘時間默默支持着“團圓”系統地運行。
被找到的4960個孩子背後就是4960個家庭,開發這個程序的小夥伴說,“希望沒有小孩能用上這個系統”。
的确,我們不希望悲劇的發生,但我們希望悲劇發生的時候我們能夠盡可能挽回,希望“千裡尋兒”“萬裡尋女”悲劇能夠少一點。
放大社會的善意,讓更多人感受到社會的正能量,除了“團圓”系統,阿裡巴巴還有幾十個聚焦公衆善意的公益項目。
過去的15年,就有800萬淘寶商家參與到“公益寶貝”計劃,他們和淘寶賣家促成473筆愛心訂單,他們用累計的幾分錢、幾毛錢幫助到4300萬人次,受益的群體有鄉村空巢老人,也有留守兒童等。
相比過去,互聯網打拐聚集起全社會的能量;相比過去,互聯網公益也降低了普通用戶的參與門檻。聚焦全社會的力量去打掉邪惡,幫扶弱小,這是互聯網賦予新時代社會新的武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