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公園河道長廊不文明現象

公園河道長廊不文明現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4:55:4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希林 文/攝

在湖濱一公園跳廣場舞、唱戲,不能外接麥克風了?最近,這個說法在杭城市民圈傳開。

昨天下午,小時新聞記者的老朋友,美麗杭州志願服務隊隊長孫偉權發來一張照片:湖濱一公園入口,一塊名為“湖濱景區文明娛樂公約”(下簡稱“公約”)的藍色牌子十分醒目。公約上共有六條,包括:

1、我們不會占用通道和争搶場地,确保景區秩序。

2、我們自覺控制文明娛樂的音量,避免影響他人。

3、我們會避開節假日等特殊時段,配合景區管理。

4、我們将财物有序擺放專人保管,保護自身利益。

5、我們信守文明禮讓和寬容共享,争做最美團體。

6、如果遇到三次降噪警告或投訴,願意主動撤離。

六條文明娛樂公約有用嗎?更重要的,如何判定廣場舞音樂造成噪音?

今天上午8點半,小時新聞記者去往湖濱一公園求證。

公園河道長廊不文明現象(湖濱一公園文明娛樂公約實施三天)1

上午八點半,公約牌旁

有居民外放廣場舞音樂

今天上午8點半到10點,記者從湖濱一公園一路步行至音樂噴泉。今天西湖邊的天氣格外好,藍天白雲、枯黃的秋樹也别有意境。受疫情影響,來往遊客不多,但健身、寫書法的市民卻不少。

公園河道長廊不文明現象(湖濱一公園文明娛樂公約實施三天)2

遊步道雖隻有一公裡左右,但一路上小時新聞記者遇到了不少“聲音源”。有的唱戲,有的玩輪滑,還有的跳舞。随身攜帶的音響設備也五花八門:有把音響綁在拉杆箱上,可以随拖随走的;有帶手提式音響的;還有連藍牙音箱的……

上午8點半左右,記者還見到“尴尬”一幕:在一公園入口公約牌後的遊步道上,約二十餘人正在跳廣場舞。有市民用手機外接了擴音音箱。聲音挺大,有路過市民皺皺眉頭,趕緊走開。

公園河道長廊不文明現象(湖濱一公園文明娛樂公約實施三天)3

在公約牌附近的景區公共服務點,記者還發現了一張“湖濱一公園自發活動文明守則”宣傳單。單子上公約細則包括:

1、音響器材需控制在合理音量,唱歌、樂器、演奏不外接擴音設備(包括麥克風、功放、音箱等),活動時間不超過21點;2、各團體和個人要保持合理距離和音量,不占用通道和争搶場地;3、活動團體負責人每年一月要做好團體備案登記等。

公園河道長廊不文明現象(湖濱一公園文明娛樂公約實施三天)4

圖源:景區工作人員提供

據悉,目前一公園已有36家團體做了備案登記,大的16家,小的20家,主要包括2處舞蹈,和2處健身舞,其餘以戲曲為主。

早上九點至下午四點半

15名工作人員間隔聲音源3米“流動測噪”

往一公園内部走,記者發現,沿着西湖的遊步道旁有三塊噪音檢測牌,一塊檢測牌旁放着一個音箱,上面顯示噪音正在50db上下浮動,三塊噪音檢測牌相距不遠,據說都是之前居民投訴較多的點位。

這個系統的LED屏會實時顯示當前噪音的分貝值。當噪音小于60dB時,字體為綠色;60—70dB時顯示為黃色;噪音數值大于70dB時,顯示屏上會顯示“噪音超标、請安靜”的紅色字樣,同時語音播報系統自動啟動,并開始進行語音通知提示,閃爍燈也會亮起。

公園河道長廊不文明現象(湖濱一公園文明娛樂公約實施三天)5

圖源:景區工作人員提供

8點半後,景區工作人員多起來了。9點左右,一名景區公安手持着一柄“麥克風”,在跳舞、玩輪滑的市民群體周邊走動,測音距離約在三米左右。

這是幹嘛?原來,“麥克風”是多功能噪音檢測儀,長這樣:

公園河道長廊不文明現象(湖濱一公園文明娛樂公約實施三天)6

工作人員是如何判定廣場舞音樂造成噪音的?

分貝是聲壓級的大小單位,聲音壓力每增加一倍,聲壓量級增加6分貝。

根據2014年4月杭州市環保局印發的《杭州市主城區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湖濱公園所在區塊為1類聲環境功能區。而國家《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标準》規定:1類聲環境功能區晝間環境噪聲限值55分貝,夜間限值45分貝。

“目前,噪音檢測牌和工作人員流動測噪,依據的都是這一标準。”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水域管理處湖濱中隊一分隊隊長徐志軍告訴小時新聞記者,目前公園内有一支15人的隊伍常駐一公園一帶“流動測噪”,其中測噪儀共四台,測噪距離為距離聲音源3米左右。

該距離依據的是環境噪聲檢測測量(儀器精度為2型及2型以上)或環境噪聲自動監測儀器的一般戶外測量标準:距離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米外測量,距地面高度需1.2米以上。

據悉,工作人員“測噪”時間,一般為早上九點至晚上四點半。晚上九點後,夜晚值班的工作人員會要求仍在公園的團體将手機等播音設備收走。

此外,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工作人員也在實時監控一公園人員流動量,盡量保證公園内同一時段人群數量在500人左右。

三天遇上12個外接擴音設備

目前尚未“三次降噪警告”

三塊固定噪音監測牌 15名工作人員流動檢測,有無被三次降噪警告或投訴的團體?

徐志軍告訴記者,為了“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提升城市環境,景區提出了公約。由于公約1月18日(本周一)才正式實行,目前還未出現被三次降噪警告的團體。“目前音量總體是符合我們要求的,遇到不清楚管理要求,仍舊使用外接擴音設備的,有12家。”

面對這些用擴音設備的,怎麼辦?

從早上九點半到下午四點半,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水域管理處湖濱中隊、綜合行政執法隊和景區公安會不間斷巡查。在巡查過程中啊,如果發現有人使用擴音設備,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上前進行勸阻,不要使用這些器材。”

從目前管理情況來看,外接擴音設備團體都比較配合現場管理。

一公園的噪音情況有改善嗎?記者現場也随機采訪了多位市民遊客,觀點也是分兩派。

有人覺得,西湖是個開放的景區,工作人員不能強制大家“閉麥”,因此情況沒多大改善;也有人認為,萬事開頭難,相信今後一公園會越來越甯靜,日後公園“輕歌曼舞”的現象會越來越多。

更多市民是疑惑:“一直在湖濱公園活動,以後所有外放設備都不能帶嗎?”

針對疑惑,徐志軍也作出了解答。

“我們指的外放設備,主要是指麥克風,耳麥,擴音器等。”居民日常使用的小收音機、小廣播、小唱戲機等,以及某些戲曲團隊的樂器,均是允許攜帶的。

“我們管理噪音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不允許大家在公園活動,但噪音起碼要控制在人的承受範圍之内。”

湖濱公園畢竟是一個開放的場所,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但我們也要做到盡量不對他人造成影響,在公共場合,大家是一個共同體,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都要有個限度。

最近去湖濱一公園,你帶過外放設備,或看别人帶過外放設備嗎?歡迎在下方留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