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遼甯)齊鳳豔
四月中旬的一個周末,涼風習習,我到附近的廣場公園散步。回來的路上經過正在施工的一個地鐵口時,我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雙納底布鞋。
地鐵口就要投入使用了,幾個工人在鋪地磚。走路時,我低頭小心腳下,所以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雙鞋,我一下子被吸引住,那鞋子的确是家做的!紅色的鞋面,雖然是暗紅,我很詫異他的妻子或者母親給自己的丈夫或兒子選擇紅色布料做鞋面。而這樣一位壯實的漢子,很自然地穿着它,和三位工友一起工作着。另外三個人都穿着膠鞋或者運動鞋。我看不出他因為這樣一雙鞋而表現出任何窘态。
在我的記憶中,上中學之後我就再也沒有穿過媽媽做的鞋,我農村的親戚也已經有很多年不做鞋了。如今在城市裡看到一位農民工穿着家做的鞋,我既詫異,又親切。令我想起了母親給我們三姐弟做鞋的往事。
我是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那個時候,全村婦幼老少的鞋基本都是由各個家庭的女性縫制。每到農閑,尤其是秋收之後,婦女們就開始做鞋了。
深秋的早晨,媽媽将一個包袱從木箱子裡拿出來。這個包袱裡裝着她平時收斂起來的各種布頭,花花綠綠的,有的是她給我們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有的是舊衣褲的一部分,有的是面袋子。媽媽将每一塊都拿起打量一番,分成兩三摞,然後搬來吃飯用的炕桌,将布頭用事先煮好的漿糊粘起來,平整地鋪到桌子上,厚度在1.5 毫米左右。這樣一個上午就過去了,整個過程她一點兒也不着急,粘布頭的時候,偶爾會啞然的笑笑,或者自言自語。之後我和媽媽将桌子搬到院子裡曬太陽。暖烘烘的布闆,泛着漿糊的味道,不時吸引螞蟻爬上來。現在想想,那一塊紅,一塊白,一塊藍的多邊形拼在一起,多像一幅畫啊!到了下午,我會不時地去摸一摸布闆,看看幹的怎麼樣了。當我向媽媽彙報時,她手裡搓着麻繩,似聽不聽的。她心裡有數。
上面這個制作布闆的過程叫“打袼褙”。接下來的工序是把袼褙剪成一片片鞋底。我們三個孩子的腳在不斷地長,媽媽每次做鞋時都要給我們畫新鞋樣。我們站在炕上,把腳踩在一張紙上(通常是我們的作業本的本皮,因為它比其他的紙要厚一些),媽媽則趴着或者站在地上,用鉛筆沿着我們的腳的邊緣輕輕地畫出輪廓。我很怕癢,尤其是鉛筆滑過腳的内側時,我就會縮着肩膀仰起脖子笑。畫完時,媽媽一定會趁機撓一下我的腳心,我則更大聲地叫着逃跑。
之後的日子裡,媽媽将鞋樣放在袼褙上裁剪鞋底,再将每片鞋底用新白布條包上邊,把包邊後的鞋底料四層或者五層粘在一起,用棒線繩把粘合後的鞋底沿四邊縫合。這一道程序很重要,要讓邊緣非常整齊,鞋子才好看。之後就是納底了。每年這個時候,家庭主婦手裡都拿着鞋底、麻繩、錐子。媽媽常常和兩三個女人聚在一起,要麼是在我家,要麼是在她們的家裡,幾個人唠着家長裡短卻一點兒不耽誤手裡的夥計。二丫的婚事,老李太太的病情,鄉裡哪天來收糧食,都在錐孔裡穿來穿去或藏在鼓溜溜的針腳裡。她們看起來很惬意,陽光灑在炕上和她們的身上。若是有傷心的事,哀痛在錐子上加了幾把勁兒後,就平靜了,心思已轉移到針腳上,得讓它們橫着豎着斜着都成行,都列隊整齊。針腳如兵士。
鞋底納好之後是做鞋面。鞋面總是新布,媽媽最常用的是條絨和迪卡布。我和妹妹小的時候,媽媽會選鮮豔顔色的布料,常常還要繡幾朵小花在鞋上。我非常喜歡那種絲線,五顔六色的,泛着光。媽媽繡花的時候,我常常仔細地看着,有時也想試試繡幾針,媽媽不讓,怕毀了她的作品。有時拗不過我,隻好讓我繡一兩針。媽媽說,學這些幹什麼,好好學習,将來買現成的!
是啊,現在我都是買現成的。小時候,雖然很喜歡媽媽做的繡花鞋,若是村裡哪個小朋友穿了一雙從鄉供銷社或者縣城商場買回來的鞋子,我會非常羨慕。一轉眼,我已經三十年沒有穿過納底布鞋了,也二十來年沒看見家做的納底布鞋了,雖然近幾年懷舊風下流行起來老北京布鞋,但那是批量生産的,少了一種溫情。
今天,農民工腳下的這雙納底布鞋,對我的觸動,來自哪裡呢?歲月讓我也做了母親,讓我的母親白發蒼蒼。母親給我做的納底布鞋都穿舊了,穿破了,都沒了蹤迹。可是穿上媽媽做的新鞋時的快樂依然留在心底,日久彌新。這是親情的力量啊。回憶往昔媽媽的辛勞與操持,感恩之情一日勝過一日。
我其實是非常想走近那位農民工人的,我想摸一摸那條絨鞋面,摸一摸鞋的邊緣,就像媽媽做鞋底時,仔細地将幾層鞋底的邊緣對齊一樣。我甚至心疼那雙鞋:城市的路面堅硬,那骨溜溜的麻繩針腳,會不會被很快磨沒呀!這位農民工人,穿着他的妻子或者母親一針一線縫制的鞋子,就是時時刻刻把妻兒老小記在心上吧。
回到家後,我洗了一盤草莓,一邊和女兒吃草莓一邊跟她講起那位農民工的紅布鞋和我的母親給我做的鞋。沒講幾分鐘,我就發現女兒已經對此不感興趣了。這些離她太遙遠了,是不是?别說沒給她做過鞋子,就是毛衣我也隻給她織了三件,那時她才三四歲,是不是她早已忘記了那兩節毛衣的存在?家庭手工制作的時代在城市生活中幾乎近于消亡了,未來我留給她的回憶将會很幹癟吧?她還調侃地說,在城裡穿一雙那樣的鞋,我真佩服那位農民的勇氣。這句話,不禁令我又陷入思索。
作者簡介:齊鳳豔,筆名靜鈴音,遼甯康平人,現居大連。有散文、詩歌、文藝評論發表在《海燕》、《遼河》、《椰城》、《羊城晚報》、《華西都市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華文學》、《散文選刊》(下半月)、《西部散文選刊》、《精短小說》、《黑龍江日報》、《企業家日報》《江南時報》等各級報刊。詩觀:詩是一扇門,打開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