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專題會議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專題會議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2-17 07:59:59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專題會議(聯手大灣區兄弟城市)1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專題會議(聯手大灣區兄弟城市)2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專題會議(聯手大灣區兄弟城市)3

彭芳梅

本期專欄文章來自深圳市委黨校決策咨詢部副主任彭芳梅教授,以下為專家觀點:

深圳營商環境做對了什麼?

緻力于“法治規則最優、

企業成本最小、宜居環境最好”

對區域或者城市發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而言,說到底是各類要素的優化配置,而營商環境建設就是資源優化配置的最基礎禀賦。

深圳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績。縱觀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世界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經濟學人智庫《營商環境排行榜》等各類營商環境的評估報告,盡管所用指标差異較大,但綜合來看投資熱度、法治力度、人才滿意度、創新活躍度、國際認可度等這五個方面大緻能衡量一個城市或者區域的營商環境。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評估方法,結果無不顯示深圳的營商環境一般都處于前列。

比如2021年底,深圳商事主體數超過380萬戶,位居全國城市第一,創業密度連續多年全國第一,這樣高的投資熱度說明投資者對深圳營商環境是比較認可的。再比如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8萬家,蓬勃的創新活力正是深圳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體現。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述深圳營商環境建設做對了什麼,大概就是“城市法治規則最優、企業運行成本最小、居民宜居環境最好”。

無論是縱向比較深圳發展曆程,還是橫向比較全國各地營商環境建設,深圳近年來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依然保持領先地位。特别是近年來,深圳把優化營商環境列為重大改革工程,陸續推出一批又以一批重大改革舉措,行穩緻遠,積極作為,繼續建設富有競争力、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新時期如何優化營商環境?

千方百計吸引全球創新高端人才

新時期的深圳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繼續保持奮進的領跑姿态,在今年1月出台的《深圳市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從“4個方面、12個領域”着重發力,更能體現深圳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高招”,成效顯著:

一方面深圳一以貫之地能快速準确地貫徹中央要求,準确結合實際,制定符合深圳發展實際情況、所需的可執行細則,确保改革創新政策真正落地。

另一方面深圳始終一以貫之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形成富有活力的“政府、企業、和居民”多赢局面。

深圳營商環境通過改革創新,政府的法治能力更優了,公平透明預期顯著提升了。企業辦事流程更優了,辦事效率和便利度顯著提升了;企業和居民享受到的服務更實惠了,市場主體感受度顯著提升了。

未來深圳營商環境建設仍然大有可為,本人對如下三個方面更加期待:

一是始終如何想盡千方百計,吸引全球富有創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彙集與此,深圳在不僅能夠吸引人,還能真正留住人等方面,更好的“出新招”。

二是在防止深圳産業鍊與全球産業鍊斷層脫鈎方面,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縱深建設的機遇,聯手香港、澳門、廣州等兄弟城市共同營造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

三是在建設民生幸福标杆城市方面,切實增強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仍然任重道遠,且大有作為。

如何與兄弟城市聯動發展?

以機制創新實現最大聯動效應

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都市圈建設,既是不同城市個體的發展,更是城市群、都市圈的整體協調可持續發展。深圳更需要與周邊城市攜手共進,聯動提升區域整體營商環境。

一是要營造濃厚的“共建共優”的輿論氛圍。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民間組織層面,多應加強輿論引導,營造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各地時刻站在建成充滿活力的國際一流灣區的框架下,看到城市群營商環境建設與優化。

二是協調個體與整體的關系。深圳同周邊地區既要發揮各自的已有個體優勢,也要強化“不分你我、隻分功能”的整體思維,協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形成更加暢通的各種要素流動、更加合理的産業布局、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格局。

三是理順競争與合作的關系。深圳與周邊城市絕不是競争關系,而應該是良性的“競合關系”。這種良性的競合關系,不是“搞一團和氣”的合作,也不是同質化競争的“内耗”發展。而是既追求共赢共享的合作,也講究圍繞各自核心關鍵問題的“攻堅克難”,比如廣州和深圳,在重大項目、核心技術公關方面,既要善于合作,也要敢于競争突破,推行“解綁挂帥”、“比學趕幫”,推動關鍵領域盡快“沖線”。

四是以機制創新實現最大聯動效應。深圳與周邊城市聚焦營商環境優化建設,可探索建設營商環境優化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要就重點問題,各地常态化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建設領域的交流溝通,推動區域營商環境找準着力點更自主的開展聯動合作,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建設。

如何解決産業空間難題?

北融合、中挖潛、南協同

深圳城市曆經40多年的快速發展,毫無疑問的确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迹。

一是北融合共進。中央明确要求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深圳發揮核心引擎的作用。引擎不僅僅在于自己能做多大,還應該包括與周邊城市的融合發展。深圳完全可以跳出“一畝三分地”,向周邊地區,比如東莞、惠州,甚至是珠江西岸的中山,在更大的視野謀劃産業發展空間、謀劃城市功能發展。

二是中更新挖潛。經過近40年快速發展,與國内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比較而言,深圳城市的土地利用和開發的密度和強度遙遙領先,深圳土地資源難以為繼續,但是正是因為空間緊約束,深圳反而在城市更新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更新模式,對存在的大量閑散低效用地,不斷創新更新辦法,向“存量挖潛”,既能不斷優化超大城市空間治理,又能為産業持續發展提供空間保障。

三是南協同發展。2019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确“香港——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三個極點之一,同時《綱要》進一步明确粵港澳大灣區的空間布局遵循“極點帶動、軸帶支撐、輻射周邊”。可見,深圳更需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縱深發展機遇,向南進一步攜手香港協同發展。2021年香港主動對接灣區發展,發布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謀劃将香港北部約300平方公裡的空間打造成為能夠承載250萬人口的城市新空間,對深圳而言,深港雙城産業與空間的協同發展又迎來了新的曆史機遇。

【作者】深圳市委黨校決策咨詢部教授、副主任,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常務理事彭芳梅

更多報道請看專題>>>深圳營商環境創新試點調研及案例征集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