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似乎問得十分愚蠢。那還用說,當然是近乎聖的那一類人。他悲天憫人,寫了《三吏三别》;他安貧樂天,深愛着自己的妻子兒女,是一個有情懷而又顧家的好男人。“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這樣的杜甫可愛、質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這樣的杜甫豪情萬丈。正是因為這樣近乎聖的品性,讓後世給了他一個“詩聖”的美稱。
但是,杜甫畢竟不是神,他也有人該有的性格,而他最大的弱點就是永遠改不了自己“不平則鳴”的習慣。不過或許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世人心中那個有血有肉的詩聖。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十分可愛的《花鴨》,是杜甫在被貶後寫的一首自嘲詩,這是詩聖平生最有趣的一首詩,在詩中他以一隻花鴨自比,看似句句寫鴨卻句句寫自己,這樣詩聖讓人服氣。
《花鴨》
唐代:杜甫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
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
不覺群心妒,休牽衆眼驚。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這是一首十分可愛的詠鴨詩。全詩大意:鴨群中,有一隻花鴨,十分顯眼。這隻花鴨身上一點泥都沒有,十分潔身自好。它總是在台階前緩緩散步,意态閑适,悠閑悠哉。這隻鴨的羽毛最為與衆不同,黑白色的羽毛分外鮮明。難道它不覺得别的鴨子都在嫉妒它嗎?花鴨啊花鴨,你還是低調點吧,千萬不要惹的大家都投來嫉妒的眼神。主人因為你的特殊,多給你稻米,那麼你就不要每次都第一個嘎嘎鳴叫了。要是煩了主人,你就吃不成稻子了!
卻原來,鴨群裡也有羨慕、嫉妒、恨!全詩第一句,點名“花鴨”不被泥土所污,潔身自好。“階前每緩行”顯示出花鴨的可愛一面和高潔一面。然而這個“花鴨”卻為自己埋下了禍患的伏筆,緣由是“黑白太分明”。其實那些黑白分明之人,不也是常常遭受挫折嗎?反而是同流合污者,十分快意!
第三句是規勸,“休牽衆眼驚”,不要惹别人嫉妒了。最後一句反映出杜甫其實也有過猶豫和徘徊,那就是到底要不要“先鳴”。當然,他勸花鴨不要先鳴是因為稻粱,不過杜甫自己卻不是一個為五鬥米折腰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落得個平生不得志!
透過文字,不難發現這首詩實則是杜甫的自嘲、自勸之詩。他就像那隻引人嫉妒的花鴨,當年任左拾遺,一個需要為不平而鳴的谏官,在任時他敢于直言進谏,敢于先鳴!正因為“先鳴”,他丢了官。此後,杜甫流離隴蜀,卻品性不改,仍然借助詩文,發出不少振聾發聩的不平之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