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糜爛性胃炎?
糜爛性胃炎分為急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糜爛性胃炎。
急性糜爛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發性糜爛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稱急性胃黏膜病變或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約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慢性糜爛性胃炎又稱疣狀胃炎或痘疹狀胃炎。
糜爛性胃炎是當胃黏膜在受到各種因素的損傷以後,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糜爛,這裡的糜爛可以簡單理解為有破損、出血等症狀。糜爛比較輕的情況,症狀可能并不十分明顯,僅僅有輕微的上腹部不舒服、上腹部隐隐作痛、惡心、反酸、食欲減退等症狀。
糜爛比較嚴重的情況,例如損傷到了黏膜血管,還可能發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舊會嘔吐咖啡色樣的東西,甚至是鮮血,或者解黑色大便。
2、哪些因素會引起糜爛性胃炎?
常見的有:
➤ 幽門螺杆菌感染(一種引起各種胃部疾病的細菌);
➤ 應激狀态(面對嚴重創傷、危重疾病時的反應);
➤ 藥物: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導緻胃黏膜損傷、而且容易反複發生黏膜糜爛;
➤ 酒(酒精飲料)、刺激性食物等;
➤ 十二指腸液反流:當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的「閘門」(幽門括約肌)功能異常時,膽汁、胰液、腸液等消化液可以反流進入胃内,損傷胃黏膜,引起黏膜糜爛;
➤ 改變腸道功能運動功能藥,此類藥能提高胃腸張力,抑制腸蠕動,制止推進性收縮,代表藥物有嗎啡、複方樟腦酊、地芬諾酯、洛哌丁胺等。
3.哪些人容易患糜爛性胃炎?
工作壓力較大,長期精神過于緊張,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酗酒,濫用止痛藥物或者感冒藥,有幽門螺杆菌感染、存在十二指腸液反流的患者,以及那些正在經曆某些較為嚴重的情況(例如嚴重感染、創傷、心腦血管疾病、大手術等)的患者,發生糜爛性胃炎的幾率會明顯增高。
4. 急性糜爛性胃炎有哪些症狀?
根據黏膜糜爛的程度和範圍不同,患者的表現也不同。
➤ 病情較輕的患者:可能僅有輕微的上腹部不适感或者隐痛。
➤ 病情較重的患者:可能突然嘔血和/或者解黑色大便,醫生稱之為糜爛出血性胃炎,嘔吐物可能是鮮紅色的,也可能是黑色的、咖啡色的,還可能混有血凝塊。這是該病最突出的表現。
➤ 其他症狀:例如惡心、反酸、食欲減退、腹脹;如果發生了消化道出血,還可能因出血量的不同,發生不同程度的頭暈、心慌、氣促(呼吸急促),甚至暈倒、休克。
5. 慢性糜爛性胃炎有哪些症狀?
大多數慢性糜爛性胃炎患者的症狀沒有明顯的特異性(也就說是,不能因為具有某個症狀就意味着一定是得了某種疾病),但常見的表現有:
➤ 上腹部不舒服: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燒灼感,飯後可以加重。
➤ 消化不良症狀:包括食欲減退,餐後飽脹,惡心、反酸、打嗝等。
➤ 如果糜爛程度比較重,發生了消化道出血,還可以解黑色大便;如果症狀反複、消化道出血時間比較長,還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和乏力等表現。
6.糜爛性胃炎會傳染嗎?
糜爛性胃炎不屬于傳染病。但糜爛性胃炎病因之一的幽門螺杆菌,是可以在人群之間傳染的。主要是口口傳播,所以,診斷為慢性糜爛性胃炎的也要檢車幽門螺旋杆菌。
7.糜爛出血性胃炎嚴重嗎?
糜爛出血性胃炎的嚴重程度跟出血的多少以及發病時間的長短有關系。
(1)如果出血量比較大,甚至發生了血壓下降、暈倒、休克,那麼病情是非常危急的,需要立即到醫院急診處理,否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2)如果出血量不大,但是因為病情反複、消化道出血的時間比較長,造成了明顯的貧血,也需要及時就診進行治療。
8.怎麼判斷消化道出血的量和嚴重程度呢?
關于消化道出血量可參考如下幾個方面:
➤ 大便潛血實驗(采集部分大便,以确定大便中是否有血的一項檢查)陽性時,提示胃腸道出血大于 5 mL。
➤ 當出現黑便時,提示出血量超過 50 mL。
➤ 當出現嘔血時,提示胃内積血量大于 250 mL。
➤ 當出現頭暈、心悸、乏力等症狀時,出血量大于 400 mL。
➤ 當出現四肢濕冷、發熱等休克情況時,出血量大于1000 mL。
其嚴重程度可以參考如下幾個方面:
➤ 與僅有黑便時相比,如果同時出現嘔血和黑便,那消化道出血的量通常比較大。
➤ 嘔血的次數:如果反複多次嘔血,說明這期間消化道出血很可能是持續性的,累計的總出血量可能也比較大,往往也比較嚴重。
➤ 解黑大便的情況:如果黑便很稀,量很大,甚至是暗紅色、鮮紅色時,說明血液在腸道内通過很快,這時的出血量往往也比較大。
➤ 頭暈、心慌、發冷、呼吸急促、甚至在嘔血或解黑大便前後發生了暈倒、意識喪失,這些表現都說明出血量比較大,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發生消化道出血時,具體的量和嚴重程度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和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因此,若出現上述情況,建議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9.哪些藥物可能引起糜爛性胃炎?
(1)最常見的是非甾體類抗炎藥,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們在街邊藥房裡就可以購買到的鎮痛藥、退燒藥,例如布洛芬、吡羅昔康(炎痛喜康)等。含有解熱鎮痛藥成分的各種感冒藥、止痛片、頭痛粉、以及某些來源不正規、成分不清楚的中草藥、保健品也可以導緻糜爛性胃炎。
(2)為了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患者比例逐漸上升,由于服用阿司匹林導緻的胃黏膜糜爛也日益多見。
10.糜爛性胃炎會發展成癌症嗎?
一般來說,糜爛性胃炎僅僅是損傷了最表面的一層,所以很好修複,預後較好。
癌症的發生發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大多數情況下,糜爛性胃炎變成癌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有如下情況需要注意:
(1)導緻糜爛性胃炎的原因:
胃癌是幽門螺杆菌感染、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已經成為醫學界的共識。如果患者的胃黏膜糜爛是由幽門螺杆菌感染所導緻的,同時幽門螺杆菌感染又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那麼這些糜爛性胃炎的患者今後發生胃癌的危險性就可能會相應的增加。
(2)是否确定為糜爛性胃炎:
部分早期胃癌的患者在某次胃鏡檢查中可能僅僅表現為局部黏膜糜爛,如果沒有進一步進行檢查,例如胃黏膜活檢或者 NBI(窄帶成像)放大胃鏡、超聲胃鏡等,可能會漏掉這些早期癌症的表現。
11.得了糜爛性胃炎需要做哪些檢查來診斷?
基本的檢查包括:
➤ 胃鏡檢查(必要時在胃鏡下進行胃黏膜活檢):最重要的檢查方法。
➤ 幽門螺杆菌檢查:了解胃黏膜糜爛與幽門螺杆菌感染之間的關系。
➤ 血液化驗:例如血常規,尤其是對于伴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了解其貧血程度。
➤ 大便化驗:包括大便常規、大便隐血,幫助了解有無消化道出血。
12.醫生是如何診斷糜爛性胃炎的?
(1)詢問患者是否存在可以導緻胃黏膜糜爛的原因:常見的有酒精、辛辣刺激性飲食、損傷胃黏膜的藥物和幽門螺杆菌感染等。
(2)症狀:上腹部隐痛、反酸、惡心、腹脹、食欲減退,甚至有嘔血或解黑大便。
(3)查體:按壓患者上腹部時可能有疼痛感。部分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眼皮、口唇蒼白,也稱為貧血貌。
(4)檢查化驗:主要依靠胃鏡和胃黏膜活檢,這是醫生診斷的主要依據,不僅可以判斷胃黏膜糜爛的嚴重程度,還可以有助于排除腫瘤性病變的可能性。其他檢查,例如血常規、大便隐血。另外,為了排除其他可導緻胃黏膜糜爛的疾病,必要時還需要進行 CT 檢查以排除胃癌等特殊情況。
通常,醫生會綜合上述情況後再做出診斷。
13.糜爛性胃炎的治療方式都有哪些?
(1)一般治療:
改善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結構,如飲食多樣化,不偏食,多吃新鮮食物,不吃黴變食物,少吃或不吃熏制、腌制食物,戒煙戒酒等等。還要避免服用可能導緻胃黏膜損傷的藥物(若因為某些疾病必須服用,請根據醫生建議服用保護胃黏膜的相關藥物)。
(2)原發疾病治療:
所謂原發疾病就是在糜爛之前,胃部就有的疾病。有效防治那些可以誘發或者加重胃黏膜糜爛的原發疾病,例如嚴重的感染、創傷、休克、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幽門螺杆菌感染,這樣可以有助于避免胃黏膜的損傷、同時促進黏膜糜爛的修複。
(3)内科藥物治療:
例如保護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有消化不良症狀的加促胃動力藥或助消化藥。
14.糜爛性胃炎需要用抗生素嗎?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雖然糜爛性胃炎的疾病名稱裡也有個「炎」字,但是該病治療的重點是避免那些可以損傷胃黏膜的緻病因素,同時通過減少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等藥物幫助受損黏膜的修複。
(2)與此同時,如果是由幽門螺杆菌感染所緻的糜爛性胃炎,我們就需要根除幽門螺杆菌,這時才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15.糜爛性胃炎需要胃鏡下治療止血或做外科手術嗎?
絕大多數情況下,糜爛性胃炎的患者不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在常規的藥物治療基礎上,如果發生了消化道大出血,在有條件的醫院,可以通過胃鏡下操作進行止血,這屬于内科止血治療的範疇。如果上述治療無效,止血困難,病情危急,醫生可能會進行動脈栓塞止血(堵住出血部位的上遊血管)甚至外科手術急診止血。
16.為什麼糜爛性胃炎的症狀總是反複發生?
可能是因為某些導緻胃黏膜糜爛的病因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例如:
(1)雖然進行了藥物治療,但是患者忽視了對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服藥習慣等的調整,比如仍然常吃非常辣的食物、酗酒、長期精神緊張、濫用止痛藥等,這樣會導緻糜爛性胃炎複發。
(2)根除幽門螺杆菌效果不佳:對于已診斷幽門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在按療程服藥并且停藥一個月後,應進行複查,了解幽門螺杆菌根除效果,是否需調整藥物方案。
17.如何預防糜爛性胃炎?
➤ 調整心理狀态、避免精神過于緊張。
➤ 調整生活習慣:按時作息、戒煙戒酒,避免過度疲勞。
➤ 調整飲食習慣:按時進餐,避免過于辛辣、刺激、過熱或者過冷的飲食。
➤ 避免服用可能導緻胃黏膜損傷的藥物。
➤ 及時治療可以導緻胃黏膜糜爛的疾病:例如幽門螺杆菌感染等。
18.得了糜爛性胃炎後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飲食上:
➤ 清淡飲食,不吃高鹽的、腌制的,以及過于粗糙、辛辣的食物。
➤ 不要喝太多濃茶、咖啡、酒精。
➤ 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生活上:
➤ 注意休息,減輕精神壓力,避免緊張、焦慮的情緒。
➤ 戒煙戒酒,煙酒均不利于胃黏膜糜爛的修複。
➤ 停止服用那些不必要的、而且可能導緻胃黏膜損傷的藥物,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上述藥物,可以根據醫生建議同時服用保護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的相關藥物。
來源:胃腸病
你可能還想看:
秋季如何防止胃腸病複發?
長期炎症性腸病,要小心結直腸癌!
超全講解:胃鏡、腸鏡、膠囊内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