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原版人馬,我就不看了!”
這是大多劇迷對《慶餘年》第二部的評價。
自從2019年底,熱播劇《慶餘年》完結時,留好了第二部的劇情接口。
因為這部劇太過火爆,于是2020年騰訊乘熱打鐵,發布了《慶餘年2》的預告,宣布原班人馬回歸。
按照這個進度來講,《慶餘年2》在2021年播出是毋庸置疑的,
可眼看2022年都進入了尾聲,《慶餘年2》的主演之一李小冉卻透露說:第二部的劇本都還沒出來。
在這之前,主演宋轶曾在節目中稱,自己一直在為《慶餘年2》預留檔期,但卻遲遲不見劇本。
男一号張若昀也早在綜藝裡透露,自己把檔期留給了《慶餘年》。
可9月份過去,《慶餘年2》還沒有任何一絲消息。
于是有鐵粉稱,《慶餘年2》要是還不開機,張若昀就會入其他劇組。
這下,劇迷的着急了,放話如果不是原班人馬就棄劇。
其實市面上有很多影視劇,都曾因為更換主演導緻收視率斷層式下降,當然也有例外。
最為經典的一個例子必然是86版《西遊記》中3個唐僧扮演者的更換。
《西遊記》中一共換過3次唐僧。
按理來說,換人了觀衆應該一眼就能看出來,然而神奇的是,小時候的我們竟然都沒有發現唐僧竟然換過3次。
他們分别是汪粵、徐少華、遲重瑞。
汪粵隻拍了《禍起觀音院》、《偷吃人參果》、《三打白骨精》三集,就因拍攝周期太長選擇退出。
徐少華共有9集戲份,因在拍攝過程中考上了大學,便放棄唐僧選擇了學業。
徐少華走後,遲重瑞才被導演楊潔發現,飾演了唐僧一角。
要不是我在這兒提一嘴,可能很多人現在還沒意識到,唐僧有三個版本。
這其實是換主演的例證中比較成功的一個,因為演員是在不知不覺中更換的,觀衆還一緻認為《西遊記》拍攝的十分成功。
但是大多數時候,換主演的電視劇是沒有這麼好的運氣。
比如老版《濟公》中,遊本昌老師隻演了8集,後面的4集是由演員呂涼飾演的。
結果換人後觀衆根本不買賬,認為呂涼版的濟公演得太不像樣。
事實上,因為換主演而導緻觀衆群槽、口碑下滑的電視劇還真不少。
01《家有兒女》夏雪
《家有兒女》這部情景喜劇片,可以說是很多90後的童年回憶。
劇中的夏雪由楊紫飾演。
其實一開始,楊紫并沒有被選為主角,她隻不過是去客串一個角色。
但是後來導演組卻覺得楊紫非常符合夏雪的人物形象,于是破例讓楊紫成為了主角。
幸好楊紫也沒有辜負導演們的期待,當時還沒長開,甚至有些嬰兒肥的她十分符合角色設定,把古靈精怪、活潑可愛的夏雪飾演得活靈活現。
楊紫和飾演劉星的張一山很玩得來,兩個人在一起演對手戲像是産生了化學反應,把故事的呈現效果瞬間拔高了一個階層。
于是兩個人留給了我們很多經典片段,比如頭戴誇張紅色假發,盡情唱歌的鏡頭,絕對能讓人捧腹大笑。
可以說前兩部《家有兒女》中楊紫飾演的夏雪恰到好處,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後兩部《家有兒女》夏雪卻換了甯丹琳飾演。
等這幫90後長大,很多人便開始猜測楊紫為什麼會被換掉。
網上傳得最真的一個說法是:甯丹琳是投資方的女兒,想演夏雪這個角色,于是楊紫隻好拎包走人。
這個說法一度被很多人相信,演員甯丹琳也遭到了不少攻擊。
但實際上,楊紫真正退出的原因是拍戲時間剛好撞上中考,父母更希望她安心學業,雖然楊紫很不舍,最後卻還是聽了父母的話。
但不論如何,《家有兒女》三、四部的收視率以及好評率下降,是擺在眼前的。
畢竟原班人馬總是在觀衆的腦海裡先入為主,甯丹琳半路插進來确實很難讓人喜歡。
首先,甯丹琳比較高壯的身高體型看着就讓人很出戲,觀衆很難有代入感。
再者和楊紫相比,甯丹琳在演戲時五官不那麼靈動、自然,有時候似乎也顯得拘謹、放不開。
她和張一山也沒有那種神奇的化學反應,兩人之間演戲的效果遠遠比不上楊紫和張一山的搭配。
對比起來,她的演技顯得有些笨拙,少了楊紫的少女感和嬌憨。
于是原本就對換人心有不滿的觀衆更瞧不上甯丹琳了,《家有兒女》的口碑下滑不少,熱度也降低了。
多年後的今天,楊紫憑借自身努力成為了流量小花,
而甯丹琳雖然還在娛樂圈活動,名氣卻遠遠比不上楊紫,隻能說各人有各命吧。
02《還珠格格》紫薇
1998年,《還珠格格》熱播,火遍大江南北。
據說還珠熱播的時候引發了收視狂潮,因為大家都等着看電視,全國犯罪率都下降了不少,由此可見這部戲當初有多火。
還珠滿打滿算一共4部,前兩部的紫薇都是林心如飾演的,第三部換成了馬伊琍。
最新版還珠完全由當初的年輕新人演員出演,在這裡就不讨論了。
今天隻講林心如和馬伊琍的紫薇。
其實在大多數人眼裡,林心如才是當之無愧的紫薇。
然而最開始的時候,林心如得到角色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最開始她被定下來飾演的是塞娅公主,後來因為演員變動,林心如才得到了紫薇的角色。
即便如此,電視台的領導還是覺得林心如不好看,質疑瓊瑤怎麼會用這麼普通的女孩子做主角。
畢竟林心如不是科班出身,如果不是她哭着求瓊瑤不要換掉她,說不定就要走人了。
但不得不說,林心如的個人氣質真的非常契合紫薇的角色要求。
她的一雙大大的眼睛仿佛會說話,豐潤的臉龐很有圓鈍感,欲語還休之時便把知書達禮、溫婉柔和的紫薇呈現得很好。
紫薇失明時,一開始她的神情還懷有希望,眼睛不過有些空洞,在得知自己可能瞎了後,瞬間變得疲憊僵直。
原本溫婉的她,也變得驚慌起來,最終在恐懼下崩潰。
淚水滾落中,紫薇的痛苦被宣洩得淋漓盡緻。
在被容嬷嬷的針紮時,一開始她被吓得淚水要落不落,
後來被紮時已經面色猙獰,額頭和鼻尖吓出的汗水要多真實有多真實。
兩個高難度鏡頭都完成得這麼好,平常的鏡頭就更是不在話下了。
于是林心如憑借這部劇火了起來。
原本《還珠3》要接着《還珠2》開機,但瓊瑤在寫劇本時家中發生變故,耽擱了好幾年才完成寫作。
當還珠3籌備開拍時,主演們幾乎都調不開檔期了。
張鐵林和蘇有朋在拍攝《倚天屠龍記》,
林心如在拍攝《半生緣》。
于是多方因素下,還珠3的演員基本上來了個大換血。
紫薇自然也要另找人,找來找去,導演組看中了在《前世今生》中有着不錯表現的馬伊琍。
一開始,馬伊琍覺得還珠的劇本有點俗,不是很想接。
但馬伊琍也明白,還珠1和2已經打下了觀衆的基礎,還珠3的起步是不一樣,自己拍攝一定是占便宜多。
拍一部還珠3會勝過拍10部别的戲,讓大家迅速認識自己。
于是馬伊琍決定進組。
扮相上,馬伊琍的紫薇給人的感覺柔弱又堅毅,顯得我見猶憐,但是這種扮相勢必會給人一種凄苦感。
而事實上,還珠3中的紫薇确實也十分不順,因為爾康随軍南下,所以她與爾康常常是生離死别。
在劇中,她做了母親,面對關于爾康的噩耗和年幼的兒子,她總是以淚洗面。
但馬伊琍的感情同樣充沛飽滿,在一次次的哭戲中,不會讓人覺得厭煩,
反而是給人不同的層次感和感受,一個堅韌的紫薇得到了呈現。
有人說,還珠1、2是青春和愛情,還珠3則是現實。
馬伊琍把紫薇的痛苦、堅定、母性完美地展現。
所以總的來說,馬伊琍的演技也值得肯定,隻不過因為林心如的紫薇先入為主深入人心,還是有很多人讨厭馬伊琍。
但馬伊琍自己倒不怎麼在意,她看得很開。
但在評分上,22萬人給林心如版還珠打了8.5分,6萬人給馬伊琍版還珠打了5.3分,不得不說,差距還是很大的。
03《少年包青天》包拯
《少年包青天》系列講述的是少年包拯與朋友共同斷案,走向成熟的故事。
但3部包青天換了3個包拯,分别是周傑、陸毅和鄧超,口碑、經典程度和評分也是逐部降低。
其實包青天1選角的時候,接觸過吳奇隆和陸毅,隻不過二人考慮後都推辭了。
于是劇組想起了因為“爾康”火起來的周傑,邀請他出演包拯。
瓊瑤當時還挺不願意,她認為周傑好不容易培養出來溫文爾雅的形象會被“黑臉”的包拯颠覆。
但周傑覺得自己應該勇于嘗試,于是他毅然與包青天劇組簽訂了合約。
而周傑的包拯,也颠覆了以往的一貫形象,由“鐵面無私”變得更加多樣化。
因為故事中的包拯正值少年,故事又添加了愛情和搞笑情節,
所以周傑的包拯斷案時鐵面無私,平常卻跳脫幽默,更顯得真實、接地氣。
周傑飾演的包拯少年意氣、剛正不阿,滿腔熱血,堅持自己的觀念,不願向權貴低頭。
他将包拯平日的少年氣,斷案時的穩重,和堅持理想的固執拿捏得恰到好處,演繹了一個全新的包拯,征服了很多觀衆的心。
同時第一部的包青天劇情環環相扣,推理和懸疑氣氛濃厚,音樂制作也十分優良,
當時不少鏡頭至今是許多人的童年陰影。
所以周傑的包拯能火,不僅在于自身精湛的演技,也得益于劇情和音樂的優良。
但後來《少年包青天1》的劇本被曝有抄襲日本漫畫的嫌疑,于是劇組隻好在第2季采用了原創劇本。
周傑拿到包青天2的劇本時,覺得故事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就推辭了出演。
于是陸毅接手了包青天2。
陸毅版的包青天和周傑比起來要遜色不少。
原本設定是少年包青天,陸毅演得卻像包拯已經為官數年。
雖然長相清俊,但呈現角色時整個人顯得太有偶像包袱,完全一個中規中矩的臉譜化官員形象。
如果沒有周傑多面出彩的珠玉在前,陸毅的表現也許能算得上可圈可點,但對比已然存在,陸毅就被周傑甩了好幾條街。
但話說回來,這可能也和第2季的劇本遜色不少有關。
至于第3季的包拯就更不用提了,在人設方面就自帶缺陷。
再加上鄧超五官誇張、有些用力過猛的表演,這版的包拯看起來有些不忍直視。
但鄧超後來也獲得過影帝的殊榮,所以可能真的隻是包拯這個角色不太适合他而已。
04 TVB《西遊記》孫悟空
《西遊記》作為經典IP,已經有很多衍生作品,90年代的TVB自然也想分一杯羹。
于是TVB對《西遊記》做了新改編,在劇本之中加入了搞笑情節,還找來張衛健擔任孫悟空一角。
其實有那麼多版本的孫悟空珠玉在前,張衛健飾演孫悟空也很緊張,但幸好經過努力,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齊天大聖。
在劇中,張衛健飾演的“美猴王”有猴子的特征,卻從骨子裡透露出更多身為齊天大聖的驕傲和剛毅。
張衛健的眼神一直明亮銳利,飾演的孫悟空給人感覺好似看破紅塵,乃至不在五行之中,也正因此他也被觀衆稱為“最灑脫的孫悟空”。
加上他的招牌動作和經典台詞,這些個人特色硬是讓他在衆多孫悟空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讓觀衆牢牢記住了這個“齊天大聖”。
這部劇高達40%的收視率讓人咋舌,也讓張衛健大火。
有香港制作人找他拍戲,張衛健自認為提出了很合理的片酬。
然而制作人卻羞辱了他:如果你臉上沒毛,不飾演孫悟空,根本就不值錢。
就是這句話,讓張衛健毅然決然成為了一個北漂,自然也就沒有再繼續拍攝《西遊記2》。
于是當時還是新人的陳浩民接到了這個角色,
其實他明白張衛健版孫悟空那麼受歡迎,自己現在接拍隻能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但他沒得選擇,于是青澀的陳浩民隻能一點點摸索着如何演,還被要求要“有所突破”。
不過顯而易見,陳浩民版本的孫悟空和張衛健版本的差距太遠。
張衛健的孫悟空灑脫、自由、霸氣,陳浩民的孫悟空卻顯得有些拘謹、生硬。
張衛健的美猴王氣息是由内而外的,陳浩民的則浮于表面,“演”的痕迹太重,模仿猴子的動作也顯得不自然,輕浮懶散。
甚至故事中另一隻猴子通臂猿猴的表現都比陳浩民的孫悟空強上不少,要不是孫悟空是主角,誰輸誰赢還不一定。
也許是因為知道陳浩民撐不起來孫悟空,劇組還特地通過擡高他人的戲份來減弱孫悟空的存在感,分散大家注意力。
這也使得兩人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張衛健版本的孫悟空越發經典。
過了這麼多年,談起TVB《西遊記》,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還是張衛健的美猴王。
實話說,換主演實在太容易讓口碑崩塌、讓觀衆吐槽了,演員還是原來的好,不求出彩,隻求不出錯。
但我們這些外行都明白的道理,導演會不懂嗎?
很多時候,換主演拍續集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原班人馬聚集起來實在太難了。
但我還是想說,想維持經典就勢必要萬事小心,如果已經預料到續集會慘不忍睹,導演們不如愛惜羽毛,讓經典“戛然而止”算了。
畢竟,跨越不過的山峰,才是真高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