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已經在國内許多中小學開展,據相關調查顯示翻轉課堂帶來的變革意義巨大。不少教師認為翻轉課堂将為教育賦予新的意義,帶領我國教學事業走向新的明天。但是一味地誇贊未免有失偏頗,新事物的出現總是伴随螺旋式的上升和發展,翻轉課堂有利有弊,要想真正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必須認清楚這一點,才能在現有的基礎上改正不足,發揮優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新的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有基礎運算能力,能夠通過數學手段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一種基礎教育,它對學生的要求是普及而不是拔高。想要将翻轉課堂運用到數學教學當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數學不同于語文,它對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學生通過視頻教學掌握一定的解題能力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最大效應,但是一旦一些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視頻教學的内容可能就會跟不上課堂進度,影響整個課程的進度。
翻轉課堂的數學教學模式基本上由教師錄制視頻,提出本節課的任務和完成目标,對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和運算法則進行講解,然後解答例題,布置家庭作業和練習題。這種模式下,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總的來說可以概括成以下幾點。
優點:
第一,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自主能力的培養和探究是小學學習階段的重點要求,教育部已經把它列為小學生必備素養之一。以視頻的方式學習确實給了學生更大的自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沒有家長的監督,那就要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跟着視頻學習并思考,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學生明确學習的目标。以往的教學課堂由教師完全掌控,學生學習沒有目标。現在,學生在學習前就知道自己需要掌握知識,在觀看視頻的時候重點關注,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課堂教學更高效。良好的預習狀态有助于提升課堂效率,因為提前通過視頻進行了學習,所以在課堂上學生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和老師達成一種良性互動。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疑惑,教師進行精準解答,有不少時間留給學生和老師進行交流。
缺點:
在教學方面方法單一,教學過程沒有辦法實時監控學生的聽課過程。學生在視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未解決問題沒辦法立刻解決,放到第二天課堂上可能有所遺漏。不能積極互動,教師未能準确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動向和學習情況,一些自控力較差的學生可能不能好好地完成視頻學習。
小學數學是怎樣通過翻轉課堂來提升數學教學的呢?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學生教學前的預習。為了更好地講解課堂内容,學生必須做足準備,充分預習,避免一些學生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另一些學生還雲裡霧裡。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趙老師在教“比長短”這一課時,制作了一個5分鐘的教學視頻,分兩個步驟。
步驟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準備了五根不同長度的鉛筆,編号後将它們利用工具一一立在桌子上。
師:小花同學一共有五隻鉛筆,今天她剛削完鉛筆,大家來比比看哪根鉛筆最長?哪根鉛筆最短?
生:學生通過觀察鉛筆的長短進行了排序。
師:家長檢查小朋友的排序是否正确。
步驟二:提出問題,引起思考
師:小朋友是怎麼比較出這些鉛筆的長短的呢?請比較你自己文具盒裡的筆的長短,從長到短依次排序。
在這節小學一年的數學課中,小朋友學會了比較長短,并在家長的監督下對自己文具盒裡的筆的長短進行了排序。對“長”和“短”這兩個概念有了初步的認知。
翻轉課堂應用實現了随時随地,在家就可以學習的目标。教師通過五分鐘的視頻,既幫學生掌握了基礎概念,又布置了活動内容,讓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物體的區别。
再列舉一個簡單案例,在學習四年級“位置”這一課時,教師提前錄制了視頻,視頻裡回顧了以前學過的八個方位,并引入了新概念“行”和“列”,規範描述位置時用的規範語言“第幾行第幾列”,明确數“行”時從左往右數,數“列”時從上往下數。第二天上課時,老師讓學生在方格紙上标出“第三行第四列”和“第四行第三列”,學生很快就标了出來,引導學生觀察,行列中有數字相等的情況,這兩個點的位置有什麼特點。
因為有了前一天的預習,本來要花費半節課教的知識學生在課前已經掌握了,上課時又很快地進行了實踐,教師可以利用更多的東西講重、難點。這也是翻轉課堂帶來的優點之一,增加了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課堂效率。
翻轉課堂的實施還沒有完全普及,需要教師和學生以及家長的大力配合,才能發揮它的積極效應。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問題,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