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11:37:27

你會不會遭遇過以下這些情形?

當上司要求你在會議上發言時,你感到很緊張。

當你在商店裡想了解一個商品的使用方法時,卻羞于向店員詢問。

在聚會上,當别人向你走近時,你卻立馬躲開。

甚至于當朋友想約你出門參加活動時,你想都不想便拒絕了。

這些行為表現都表明了你在一定程度上患有社交恐懼症。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家教你破除)1

01

社交恐懼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恐”和“社交焦慮症”,如今并不少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害怕與别人接觸和交流,害怕當衆發言,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害怕去人多的地方,别人的目光會讓自己惶恐不安甚至痛苦不已,更多時候隻想在家裡宅着,一個人靜靜,隻有這樣才感覺到安全舒适。

我們為什麼會害怕陌生人?為什麼會有社交恐懼症?這種恐懼心理還有救嗎?如何才能輕松自然地與别人進行社交?

在《害怕陌生人》一書裡,作者從專業的角度為我們分析了社交恐懼症的表現和成因,介紹了相應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讓我們透過表面看到這種心理障礙背後的心理機制和真實需求,客觀地看待社交恐懼症,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從自我編織的保護殼中走出來。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家教你破除)2

02

平時我們經常會提及社交焦慮症或社交恐懼症,這兩者都出于各種各樣的害怕表現,都是一種焦慮症,但在強弱程度上有一定的區别。

個體出于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在社交場合中,不喜歡跟陌生人有過多的目光接觸,害怕面對一群人發言,感到尴尬不适,都是一種常見的正常心理反應,還不屬于社交心理障礙。稍微嚴重一點的可以算作是一種社交焦慮症,也不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但是,如果在這些場景中,個體感到過度焦慮和懼怕,渾身不舒服,甚至感到很痛苦,不自覺地想逃避,影響到社會功能和生活狀态,表現反常,那麼這就是社交焦慮症的重度形式,屬于心理疾病範疇的社交恐懼症了。

社交恐懼症有三種主要表現:一是不堪重負的情緒,在社交場合容易産生焦慮和羞恥感;二是有負面想法,自信不足,害怕别人的評價;三是有逃避行為,逃避社交場合,拒絕進行社交活動。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家教你破除)3

03

心理學家研究了讓社交恐懼症患者感覺最害怕的場景主要有四種:

①在衆目睽睽之下介紹或表演:害怕表現不好,影響自我形象。

②非正式讨論、泛泛之聊或深入讨論:害怕自己冷場、接不上話。

③讓别人聆聽自己的心聲、把觀點傳達給别人:害怕失敗後對方有挑釁舉動。

④日常行為中接受他人的注視:因害怕而流露出激動的情緒及内心的不安。

患有社交恐懼的人并非什麼場合都會害怕,社交恐懼的程度也有等級之分,心理學家列出了一個“等級金字塔”,從下到上分别是:害怕失敗,害怕被人揭穿,害怕表現,害怕被人觀察。

大多數的人都會因為害怕失敗而引起恐懼,而處于頂層的級别,如果個體“害怕被人觀察”,那麼他也很可能害怕其他的場景。

可以看到,所有的這些場合都有相似之處,就是個體是被置于他人的目光或評價之下的。因此有很多研究者認為社交焦慮症類似于評估焦慮症,也就是會害怕他人的目光和評價,有着很深的評估焦慮。

社交恐懼症患者有着雙重評估模式,即外界評價和自我評價,都會傾向于負面消極,高估外界的風險和敵意,低估自己的能力水平,這源自于缺乏自信和認知上的偏差。

當個體對自己信心不足,認知上有偏差,就會傾向于進行自我貶抑,也會将别人的目光和評價往負面方向進行揣測,放大負面,并由此得出消極的判斷和結論,産生災難化思維的錯誤認知。

從擔心别人的目光、反應和評價到認為自己表現不行,患者會覺得事情将會變得不可收拾,成為一次災難,從而産生焦慮恐懼,希望通過回避社交來避免不良結果的發生。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家教你破除)4

04

社交恐懼症的起因,導緻患者的種種行為表現和認知風格的根源,既有天生的(遺傳的),也有心理動力方面的(即個體的經曆),以及社會學方面的,包括其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因素。

通過對大腦功能的研究可以發現,由于大腦神經遞質的含量和作用不同,神經系統會對恐懼症産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大腦邊緣系統區域産生故障,其中影響情緒的杏仁體如果如産生功能障礙,就會影響人的情緒反應和行為表現,容易出現膽怯的社交抑制行為。

除了生理和遺傳因素,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經曆影響更大,包括父母的語言和行為、養育風格、教育因素、生活經曆、複雜的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等。

如果社交恐懼症患者的父母其中一方也患有社交恐懼症,那麼孩子患病的概率會提高三倍以上。

父母如果患有社交焦慮症的話,孩子也會模仿他們的抑制而膽怯的行為。同時,家長也會因為不善于與人交往而采取社交隔絕的生活方式,因此孩子們也同樣不善于應對社交活動。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對孩子缺乏積極的認同和鼓勵,而是不停地進行貶低和打擊,孩子長期處于缺乏安全感的焦慮狀态和壓力之下,會導緻孩子缺乏自信,容易産生逃避和膽怯抑制行為。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家教你破除)5

其實人天生就有焦慮基因,這使得個體從一出生開始對陌生場合有強烈反應,到大約兩歲大時出現抑制行為,然後逐漸患上社交焦慮症,再發展成為恐懼症。

但是,在不同的養育環境和個人經曆體驗之下,有可能形成不同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說,如果在積極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環境中成長,人們可能會逐漸消除焦慮基因的影響,并不會患上社交恐懼症。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比較膽小,有社交焦慮,那麼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克服膽怯心理,給予他時間慢慢進行改變。

作者給出了一些實用的建議:父母自己要成為一個善于社交的人;為孩子與其他成年人的直接接觸創造機會;為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的交往創造條件;偶爾讓孩子過過集體生活;鼓勵他和别的孩子交往;不要粗暴地對待他,尊重孩子的節奏。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家教你破除)6

05

針對社交恐懼症的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一般是兩者結合,雙管齊下。

其中,心理治療以認知行為療法最為常用,相對其他療法來說更有效。主要關注患者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與慣性,破除患者的非理性思維,糾正不合理的認知,從而改變行為方式。

除了通過專業渠道尋求幫助,患者日常在家裡也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節,緩解焦慮恐懼的情緒。

在面對害怕的事情時,人們的本能反應是逃避,這種行為隻會進一步加強恐懼感。但如果能勇敢地面對,反而能使焦慮有所緩解。

認知行為療法中采用的一種治療方式“暴露療法”便是基于這個特性來設置,幫助患者逐漸脫敏,減少對社交的敏感反應。

所以,當我們産生社交焦慮要進行自我調節的話,首先便是要學會如何去面對讓自己感到焦慮恐懼的社交場景,改變自己對這個場景的消極評價。

社恐怎樣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家教你破除)7

害怕陌生人,害怕社交,其實是無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隻有将真實的自己坦誠地展示出來,我們才有足夠的力量走出社交焦慮和社交恐懼的困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